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 言
痴呆是一种以认知功能障碍和日常活动能力减退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轻度认知障碍是介于正常老化和痴呆的中间阶段,是防治痴呆的关键时期。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人群痴呆总患病率为5.14%~7.3%,轻度认知障碍患病率高达20.8%,据此推算,我国老年人群中有800余万痴呆患者,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约2500万人,痴呆及认知障碍相关疾病已经成为导致我国老年人功能障碍、进入养老机构和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对痴呆和认知障碍进行正确的预防和干预是保障老年人群健康、家庭稳定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近数十年,我国临床医师及科研人员对痴呆和认知障碍相关疾病的关注、认识、研究、诊断和治疗有了长足进展,从事该领域的专家队伍逐年扩大。为规范痴呆和认知障碍相关疾病的诊疗,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和中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于5年前组织专家编写了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2010年版),并在全国开展规范化培训,促进了中国痴呆和认知障碍临床诊疗队伍的建设,提高了我国痴呆与认知障碍临床诊疗水平。
上版指南出版至今已5年时间,其间痴呆和认知障碍领域有很多新的进展。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影像及生物标志物研究揭示了AD的纵向发生发展过程,促使对AD有了全新的认识,多次更新了AD的诊断标准:用基于AD本身特征的诊断(临床核心症状+客观标志物)代替了既往临床为主的排他式诊断模式(痴呆→AD特征→排除其他疾病)。AD痴呆前阶段的提出深刻改变了对AD诊断、预防和干预的时机及理念,是AD领域的重大突破。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概念渐趋完善,对VCI患者认知心理学研究基本明确了VCI的神经心理学特征,发展了基于VCI特征的测验工具,使VCI脱离了AD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评估及诊治体系。常见的其他痴呆类型如额颞叶变性、帕金森病痴呆等领域的诊疗也在持续发展中。认知评估能够客观反映认知是否有损害、损害程度、损害特征,是认知障碍和痴呆临床及科研中的重要工具,但也是我国目前此领域的薄弱环节。针对某个认知域、某种疾病、某个目的如何选择量表正困惑着很多临床医务人员。
鉴于近5年痴呆和认知障碍领域的重大进展及针对我国该领域存在的问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以及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认知障碍专业委员会组织本领域的相关专家对2010年版指南进行了更新。在原指南的基础上,检索近5年发表的痴呆和认知障碍相关临床研究、荟萃分析和系统性综述,根据欧洲神经科学联合会(European Federation of Neurological Societies,EFNS)证据判定原则,划分为不同的等级(Ⅰ、Ⅱ、Ⅲ和Ⅳ级),然后依据证据级别确定证据 “推荐级别”(A、B和C级)。本指南对AD、VCI两个最重要的痴呆及认知障碍类型的诊治和预防进行了大量的更新,亦根据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对其他痴呆和认知障碍疾病的诊疗建议进行了调整。同时纳入了新的临床热点问题,如快速进展性痴呆。依据临床需要和我国国情,指南还增加了神经心理量表使用的指导和推荐意见。
参加编撰指南的专家本着认真、科学、求实的态度,力求指南符合科学性、实用性、可行性、时效性。希望本指南能够继续对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和帮助,进一步推动和提高我国痴呆与认知障碍临床诊疗水平。
衷心希望广大临床医师在使用过程中提出宝贵意见,以便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贾建平
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