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药品质量标准与药品检验
“齐二药”事件发生的原因之一是检验人员对进入生产程序的丙二醇进行红外光谱鉴别时,没有发现其为二甘醇而不是丙二醇;“欣弗”事件是生产工艺中减少了注射液的灭菌时间而检验人员未检出其无菌项目不符合规定;2006年4月21~24日四川南充地区发生18例患者使用标示为四川某厂生产的批号为060308的香丹注射液后出现过敏样反应的群发性事件,经分析表明,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部分香丹注射液中含有微量丹参高分子抗原活性物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会导致临床过敏反应的发生,需要在质量标准中增加丹参高分子物质检查项。这些药品不良事件的发生,使得药品质量与检验越来越成为药品研发、评价、生产、监管、使用等各环节关注的焦点内容之一。如何对药品生产全过程进行良好的质量控制,从而获得高质量的药品以满足临床需要,是药品研发者、生产者、使用者以及评价者共同关心的问题,而药品质量标准及其执行(药品检验)是药品质量控制的重要一环。
所谓质量控制,其范围包括了为确保药品的质量可控性进而对安全有效性提供支持的全部药学研究工作,强调了对原料或制剂生产全过程进行控制,是药品研发和生产的关键环节和基础。一般认为,质量控制包括前期控制、过程控制和终点控制等三方面,其中前期控制指生产药品前的原材料、辅料的质量控制等内容;而过程控制与生产过程同步进行,以验证的参数为依据,在全过程中进行多点控制(包括中间体的质量指标控制);而终点控制于生产结束后进行,并以质量标准为依据进行传统意义上的药品检验控制终产品的质量。总之,在药品生产的前期、生产过程以及终产品的全范围的质量控制中,需要对制备药物的原材料、辅料、生产中间体以及最终产品进行检验。因此,药品检验体现在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的全过程。有时,药害事件原因查找也仰仗药品检验和质量分析。而药品研究和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药品质量研究、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稳定性研究等与药品检验密切相关的内容。尽管药品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尽管药品“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D)”,但是,任何的设计和生产前、中、后的指标都必须通过检验而获得;在ICH质量体系框架图中,明确提出了要想达到理想的质量控制状态,必须从药物研发以及QbD、质量风险管理以及药物质量体系三方面入手,即Q8(包括Q8R)、Q9和Q10的加合。因此深刻理解药品质量标准和药品检验对于保证药品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章对现有的药品质量标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重点放在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药品质量标准的执行(药品检验)以及药品质量标准的修改与发展,以期通过理解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过程,能更好地执行药品质量标准,为真正控制药品质量起到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