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足太阳膀胱经
本经起于睛明,终于至阴,左右共134穴。取至阴、通谷、束骨、京骨、昆仑、委中,为井、荥、输、原、经、合。本穴通谷,络穴飞扬,俞穴膀胱俞,募穴中极,郄穴金门。
循行概述:
起于睛明,沿着眉头、前额、头顶、项、背及下肢后面下行,过腰、臀、膝窝、腿肚、外踝后至小趾外侧端至阴和足少阴经相接。头部的支脉,交百会入里络脑。头顶的支脉,横行于耳上角。臀部的支脉,从秩边交环跳而下行。背脊的支脉、入里联络肾脏,归属膀胱(图29)。
生理功能:
膀胱位于小腹,和肾互为表里。膀胱藏津液,司气化,主汗,尿之排泄。
病理症候:
经络症:发热恶寒,头痛,鼻衄,鼻塞流涕,目痛流泪,项、背、腰、臀和膝后面至足等膀胱经循行线之肿痛、麻痹、厥冷。
脏腑症:
小便不利,遗尿,尿赤,尿浊,尿血,蓄血发狂。膀胱气绝,则遗尿狂言,目反直视。
膀胱经穴歌:
六十七穴足太阳,睛明目内红肉藏。
攒竹眉冲与曲差,五处二寸上承光。
通天络却下玉枕,天柱发际大筋上。
大杼风门肺厥阴,心俞督俞膈俞当。
肝胆脾胃具挨次,三焦肾气海大肠。
关元小肠到膀胱,中膂白环寸半量。
上次中下四髎穴,一空二空骶孔藏。
会阳尾骨外边取,附分背脊第二行。
魄户膏肓神堂寓,膈关魂门详。
阳纲意舍胃仓随,肓门志室至胞肓。
二十一椎秩边是,承扶臀股纹中央。
殷门浮郄委阳至,委中合阳承筋量。
承山飞扬跗阳继,昆仑仆参申脉堂。
金门京骨束骨跟,通谷至阴小趾旁。
睛 明
部位:
取穴法有三种。
1.睛明
仰卧合目取穴,在内眼角外约1分凹陷中。
2.内睛明
仰卧分开上下眼睑,目向外视取穴,在内眼角内泪阜边缘。
3.上睛明
仰卧合目取穴,在内眼角上1分凹陷中(图30)。
穴释:
睛,眼睛;明,光明。此穴在目内眦靠近眼球,有使眼睛明亮之功,故名睛明。
针灸:
直刺1~3分;内、上睛明直刺1~1.5寸。
功能:
疏风清热,活血明目。
主治:
目赤肿痛,内眦胬肉侵睛,目痒,流泪,近视,青盲,色盲,夜盲,视网膜炎,视网膜出血,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早期白内障等一切眼病。
按语:
睛明系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和阴、阳脉之会穴。有疏风清热,通络明目的作用。为治疗眼病的主穴,尤其内睛明是内眼病的首选穴。对青光眼、视网膜出血、视网膜炎和视神经萎缩等病有较好的疗效。配风池、颅息、角孙、太阳、攒竹治疗视网膜炎和眼底出血。配风池、球后、瞳子髎、攒竹治疗视神经萎缩,加配合谷、光明可降眼压治疗青光眼。
攒 竹
部位:
正坐或仰卧取穴。在睛明直上,眉头陷中(图30)。
穴释:
攒,簇聚;竹,竹叶。此穴在眉头凹陷处,眉毛似攒聚之竹丛,故名攒竹。
针灸:
向下斜刺3~5分或透鱼腰或点刺出血。
功能:
疏风清热,通络明目。
主治:
头痛,面肿,眉棱骨痛,目赤肿痛,目翳,眼球痒痛,流泪,青盲,口眼斜,眼睑痉挛,近视,视网膜出血,视神经萎缩,鼻炎等。
按语:
攒竹有疏风泄热、通络明目的作用。功同睛明,治疗一切眼病。但内睛明长于内眼病;而本穴则长于外眼疾患和头痛等。配鱼腰、太阳治疗急性结膜炎。配承泣透睛明治疗泪囊炎。配上星、合谷治疗前头痛。
眉 冲
部位:
正坐或仰卧取穴。在眉头直上,入发际5分,督脉神庭与曲差之间(图29)。
穴释:
眉,眼眉;冲,冲要。此穴在眉头直上,经气冲入发际之处,故名眉冲。
针灸:
沿皮刺3~5分。
功能:
清头散风。
主治:
头痛,眩晕,鼻塞流涕,目赤肿痛等。
曲 差
部位:
正坐或仰卧取穴。在督脉神庭旁1.5寸(图29)。
穴释:
曲,弯曲;差,参差不齐。此穴在眉冲外,发际弯曲不齐之处,故名曲差。
针灸:
沿皮刺3~5分。
功能:
清头散风。
主治:
头顶肿痛,鼻衄,鼻塞流涕,目视不明等。
五 处
部位:
正坐取穴。在曲差后5分,督脉上星旁1.5寸(图29)。
穴释:
五,五数;处,处所。此穴在曲差后5分,又是足太阳经的第五穴,故名五处。
针灸:
沿皮刺3~5分。
功能:
清头散风。
主治:
头痛,眩晕,目视不明等。
承 光
部位:
正坐取穴。在五处后约2寸,督脉前顶旁1.5寸(图29)。
穴释:
承,承受;光,光明。此穴在头部,有承受眼病,使之恢复光明的功能,故名承光。
针灸:
沿皮刺3~5分。
功能:
清头散风。
主治:
头痛,眩晕,鼻塞流涕,口眼斜等。
通 天
部位:
正坐取穴。在承光后1.5寸,督脉百会旁1.5寸(图29)。
穴释:
通,通达;天,高上为天。此穴是足太阳经上交督脉百会之处,为一身之天顶,故名通天。
针灸:
沿皮刺3~5分。
功能:
清头散风。
主治:
头痛,眩晕,偏瘫,鼻衄,鼻塞流涕,尸厥等。
络 却
部位:
正坐取穴。在通天后1.5寸,督脉旁1.5寸(图29)。
穴释:
络,联络;却,退却。此穴在通天之后,经脉从巅顶入里络脑,还出却向后下行,故名络却。
针灸:
沿皮刺3~5分。
功能:
清头散风。
主治:
头痛,眩晕,耳鸣,青盲,目视不明等。
玉 枕
部位:
正坐取穴。在督脉脑户旁1.5寸凹陷中(图29)。
穴释:
玉枕,相士称枕骨为玉枕骨。此穴在脑后枕骨两旁仰卧着枕之处,故名玉枕。
针灸:
沿皮刺3~5分;灸3~5分钟。
功能:
清头散风。
主治:
头痛,眩晕,鼻塞流涕,目视不明,近视等。
天 柱
部位:
正坐取穴。在项后发际,督脉哑门旁大筋外缘(图29)。
穴释:
天,高上为天;柱,支柱。此穴在项后发际大筋外缘,项筋柱骨支持头部有擎天之象,故名天柱。
针灸:
向内斜刺0.5~1寸。
功能:
清头散风,通经活络。
主治:
头痛,眩晕,目视不明,鼻塞流涕,感冒,颈项强痛,落枕,失眠,健忘,肩臂酸痛等。
按语:
天柱有通经活络之功,为治疗颈项病的主穴。又有升清降浊的作用,可清头明目。配大杼、风门、巨骨治疗项背疼痛。配内关、阳陵泉治疗高血压。
大 杼
部位:
俯伏取穴。在第一胸椎下,督脉陶道旁1.5寸(图29)。
穴释:
大,盛大;杼,织布之梭。第一胸椎谓之杼骨,此穴在杼骨两旁,故名大杼。
针灸:
向下斜刺3~5分;灸3~5分钟。
功能:
祛风解表,疏调筋骨。
主治:
头痛,项强,目眩,咳嗽,哮喘,发热汗不出,咽喉肿痛,肩胛酸痛,脊背酸痛等。
按语:
大杼系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少阳胆经之会穴。又是八会中的骨会。有解表退热、舒筋壮骨之功。配大椎、陶道、后溪治疗伤寒脉浮、头项强痛、恶寒发热无汗等症。配大椎、华佗夹脊、委中治疗项背筋急酸痛不得屈伸等症。
风 门
部位:
俯伏取穴。在第二胸椎下,督脉旁1.5寸(图29)。
穴释:
风,风邪;门,门户。此穴在第二胸椎旁,是风邪侵入与驱出的门,故名风门。
针灸:
向下斜刺3~5分;灸3~5分钟。
功能:
祛风解表,清热宣肺。
主治:
头痛,项强,感冒,咳嗽,哮喘,胸背疼痛,荨麻疹,支气管炎,肺炎等。
按语:
风门亦称热府,系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之会穴。因风邪多由此为门户侵入,故名。有理肺宣散之功,擅长祛风,凡外感表症皆可取此穴施治。配大椎、肺俞、鱼际、少商治疗寒邪外束,内热郁闭之肺炎等症。
肺 俞
部位:
俯伏取穴。在第三胸椎下,督脉身柱旁1.5寸(图29)。
穴释:
肺,肺脏;俞,同输。此穴内应肺脏,是肺气转输之处,故名肺俞。
针灸:
向下斜刺3~5分;灸5~10分钟。
功能:
疏散风热,养阴清肺。
主治:
肺痨,咳嗽,哮喘,吐血,盗汗,感冒,发热,荨麻疹,肩背强痛,气管炎,肺炎等。
按语:
肺俞系肺在背之俞穴。有调补肺气之功,通治肺经内伤、外感病症。配风门、喘息、列缺治疗外感咳喘,胸膈满闷等症。配大椎、身柱、中府、列缺、照海治疗内伤咳嗽,盗汗、午后潮热等症。
厥阴俞
部位:
俯伏取穴。在第四胸椎下,督脉旁1.5寸(图29)。
穴释:
厥阴,心包络;俞,同输。此穴内应心包络,是心包络之气转输之处,故名厥阴俞。
针灸:
向下斜刺3~5分;灸5~10分钟。
功能:
理气活血,疏通心脉。
主治:
心痛,呕吐,胸痛,肋痛,烦闷,咳嗽,冠心病等。
按语:
厥阴俞系心包络在背之俞穴。有通经活络之功。配心俞、膻中、内关缓解冠状动脉痉挛,扩张血管,改善心脏供血障碍,治疗心绞痛。
心 俞
部位:
俯伏取穴。在第五胸椎下,督脉神道旁1.5寸(图29)。
穴释:
心,心脏;俞,同输。此穴内应心脏,是心气转输之处,故名心俞。
针灸:
向下斜刺3~5分;灸5~10分钟。
功能:
理气活血,化痰宁心。
主治:
胸闷,心痛,心烦,心悸,心脏病,咳嗽,哮喘,呕吐,吐血,遗精,健忘,癔病,癫痫,肩臂酸痛等。
按语:
心俞系心在背之俞穴。有行气活血、清热化痰、镇惊安神之功。治疗癫痫、狂躁、精神病等。近代临床为治疗心绞痛和冠心病的主穴。另外对于心肾不交之遗精、溲浊、神经衰弱亦有疗效。配厥阴俞、膻中、内关治疗心绞痛和冠心病。
督 俞
部位:
俯伏取穴。在第六胸椎下,督脉旁1.5寸(图29)。
穴释:
督,督脉;俞,同输。此穴在第六胸椎旁,是督脉之气转输之处,故名督俞。
针灸:
向下斜刺3~5分;灸5~10分钟。
功能:
宽胸理气。
主治:
胸膈满闷,心痛,气逆,腹胀,肠鸣,脊背痛等。
膈 俞
部位:
俯伏取穴。在第七胸椎下,督脉至阳旁1.5寸。正坐时与肩胛骨下缘平齐(图31)。
穴释:
膈,横膈;俞,同输。此穴内应横膈,有开胸通膈治疗气滞血瘀的功能,故名膈俞。
针灸:
向下斜刺3~5分;灸5~10分钟。
功能:
宽胸降逆,调补气血。
主治:
胸胁胀痛,胃痛,呕吐,噎膈,呃逆,饮食不下,咳嗽,哮喘,吐血,瘀血,便血,贫血,肩臂酸痛等。
按语:
膈俞系八会穴中之血会。与胆俞合称“四花穴”,主要有补血化瘀作用。并可治疗咳嗽、哮喘、胸满气逆和虚劳诸疾。配肝俞、脾俞、曲池、血海、三阴交治疗慢性出血、贫血和紫癜等症。配肝俞、期门、中脘、合谷、内关治疗膈肌痉挛。
肝 俞
部位:
俯伏取穴。在第九胸椎下,督脉筋缩旁1.5寸(图29)。
穴释:
肝,肝脏;俞,同输。此穴内应肝脏,是肝气转输之处,故名肝俞。
针灸:
向下斜刺3~5分;灸5~15分钟。
功能:
清泄肝胆,养血明目。
主治:
胸胁胀痛,胃痛,黄疸,鼻衄,吐血,癔病,癫痫,眩晕,青盲,夜盲,肝炎,胆囊炎,视网膜出血,视神经萎缩,乳少,脊背酸痛等。
按语:
肝俞系肝在背之俞穴。既可泄肝胆之火,又能养肝肾之阴。凡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和肝胆经湿热之见症,皆可选用此穴施治。此外,对肝胆经所司两胁痛和目疾等症,也常选用此穴。配胆俞、期门、中脘、足三里、三阴交治疗肝炎。配大椎、风池、肾俞、颅息、角孙、太阳治疗因血小板减少引起的紫癜和视网膜反复出血。
胆 俞
部位:
俯伏取穴。在第十胸椎下,督脉中枢旁1.5寸(图29)。
穴释:
胆,胆腑;俞,同输。此穴内应胆腑,是胆气转输之处,故名胆俞。
针灸:
向下斜刺3~5分;灸5~15分钟。
功能:
清泄肝胆,理气解郁。
主治:
胸胁胀痛,黄疸,口苦,感冒,恶寒汗不出,胃痛,呕吐,胆囊炎,肝炎等。
按语:
胆俞系胆在背之俞穴。功同肝俞。而肝俞偏养阴潜阳;此穴则长于利胆解郁;二穴常同时使用治疗肝胆所见诸症。配肝俞、期门、中脘、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治疗急性黄胆性肝炎,加配日月治疗胆囊炎。
脾 俞
部位:
俯伏或俯卧取穴。在第十一胸椎下,督脉脊中旁1.5寸(图29)。
穴释:
脾,脾脏;俞,同输。此穴内应脾脏,是脾气转输之处,故名脾俞。
针灸:
向下斜刺3~5分;灸5~15分钟。
功能:
健脾利湿,益气统血。
主治:
胃痛,腹胀,呕吐,泄泻,黄疸,水肿,肠鸣,痢疾,癥瘕,积聚,出血性病症,崩漏等。
按语:
脾俞系脾在背之俞穴。有健脾利湿、益气统摄之功。凡脾阳不振出现水湿内停、纳差、便溏、脘腹胀满、疼痛喜按、四肢困乏、水肿等中焦虚寒,以及脾不统血之出血见症,皆可取此穴施治。配胃俞、中脘、足三里治疗脾胃虚寒证。配关元、归来、三阴交、隐白治疗经水崩漏证等。
胃 俞
部位:
俯伏或俯卧取穴。在十二胸椎下,督脉旁1.5寸(图29)。
穴释:
胃,胃腑;俞,同输。此穴内应胃腑,是胃气转输之处,故名胃俞。
针灸:
向下斜刺3~5分;灸5~15分钟。
功能:
滋养胃阴,健脾助运。
主治:
胃痛,胃下垂,腹胀,饥不思食,渴思冷饮,虚烦干呕,泄泻,小儿疳积,营养不良,腰背酸痛等。
按语:
胃俞系胃在背之俞穴。与脾俞有治疗消化系统病症的协同作用。脾俞健运脾阳,胃俞滋养胃阴,凡见渴思冷饮、干呕嘈杂、饥不思食、脉数舌红等胃阴不足之症,均以此穴为主。配中脘、内关、足三里治疗胃脘痛。配脾俞、中脘、建里、下脘、足三里、四缝治疗消化不良。配中脘、内关、三阴交治疗胃阴不足。
三焦俞
部位:
俯伏或俯卧取穴。在第一腰椎下,督脉悬枢旁1.5寸(图29)。
穴释:
三焦,三焦腑;俞,同输。此穴内应三焦,是三焦之气转输之处,故名三焦俞。
针灸:
向下斜刺3~5分;灸5~15分钟。
功能:
温阳化气,通调水道。
主治:
腹胀,呕吐,泻痢,水肿,消化不良,腰背酸痛等。
按语:
三焦俞系三焦在背之俞穴。此穴统管三焦之火,有通调水道之功。故凡三焦寒凝、水湿内停皆可取用此穴,温阳化气,行水利湿。配脾俞、胃俞、中脘治疗消化不良。配肾俞、水分、水道、中极、阴陵泉、复溜治疗水肿。
肾 俞
部位:
俯伏或俯卧取穴。在第二腰椎下,督脉命门旁1.5寸(图31)。
穴释:
肾,肾脏;俞,同输。此穴内应肾脏,是肾气转输之处,故名肾俞。
针灸:
直刺5~8分;灸10~20分钟。
功能:
益肾固精,清热利湿。
主治:
阳痿,遗精,遗尿,尿血,尿闭,水肿,耳鸣,目昏,腰背酸痛,肾炎,神经衰弱,视网膜出血,视神经萎缩,赤白带下,月经不调,盆腔炎,下肢麻痹等。
按语:
肾俞系肾在背之俞穴。有滋阴补肾之功。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多用此穴。配关元俞、关元、三阴交治疗遗尿、遗精、阳痿等症。配内关、中脘、水分、气海、阴陵泉、足三里、复溜治疗肾炎。
气海俞
部位:
俯伏或俯卧取穴。在第三腰椎下,督脉旁1.5寸(图29)。
穴释:
气海,原气之海;俞,同输。此穴与脐下气海相对,有输调元气之功,故名气海俞。
针灸:
直刺5~8分;灸10~20分钟。
功能:
培补元气。
主治:
下焦虚寒,腰酸腿软,阳痿,遗精,腹胀,便秘,腰背强痛,崩漏,带下,下肢瘫痪等。
大肠俞
部位:
俯伏或俯卧取穴。在第四腰椎下,督脉阳关旁1.5寸。约与髂嵴平齐(图31)。
穴释:
大肠,大肠腑;俞,同输。此穴内应大肠,是大肠之气转输之处,故名大肠俞。
针灸:
直刺1~1.5寸;灸10~20分钟。
功能:
通调大肠。
主治:
腹痛,便秘,泻泄,痢疾,肠痈,痔漏,腰背酸痛,坐骨神经痛,肠炎等。
按语:
大肠俞系大肠在背之俞穴。有调理大肠气机的作用。可用于燥热伤津、大便秘结;或水湿偏渗、大便溏泻等症。配中脘、天枢、气海、足三里治疗痢疾、肠炎。配支沟、次髎、天枢、照海治疗便秘。
关元俞
部位:
俯卧或俯伏取穴。在第五腰椎下,督脉旁1.5寸。骶髂关节上缘凹陷中(图29)。
穴释:
关元,元气之机关;俞,同输。此穴与脐下关元相对,有输调元气之功,故名关元俞。
针灸:
直刺1~1.5寸;灸10~20分钟。
功能:
温肾壮阳。
主治:
腹痛,泄泻,遗精,遗尿,尿闭,腰腿酸痛,坐骨神经痛,赤白带下,癥瘕,月经不调,盆腔炎,下肢麻痹等。
按语:
关元俞有统理下焦气血的功能,尤可调补丹田元气。凡下焦虚寒诸症,皆可选用此穴。配肾俞、上髎、关元治疗少腹寒痛。配秩边、环跳、承扶、委中、承山治疗腰膝冷痛、下肢酸软和坐骨神经痛。
小肠俞
部位:
俯卧取穴。在第一骶椎下,督脉旁1.5寸(图29)。
穴释:
小肠,小肠腑;俞,转输。此穴内应小肠,是小肠之气转输之处,故名小肠俞。
针灸:
直刺1~1.5寸;灸10~20分钟。
功能:
清热利湿。
主治:
小腹胀痛,小便淋沥,遗尿,尿闭,遗精,消渴,痢疾,赤白带下,盆腔炎等。
按语:
小肠俞系小肠在背之俞穴。有调理小肠、分清降浊的作用。配关元、中极、三阴交、复溜治疗尿浊、尿赤、遗尿、尿闭、茎中痛等症。
膀胱俞
部位:
俯卧取穴。在第二骶椎下,督脉旁1.5寸。骶髂关节下缘凹陷中图 29)。
穴释:
膀胱,膀胱腑;俞,转输。此穴内应膀胱,是膀胱之气转输之处,故名膀胱俞。
针灸:
直刺1~1.5寸;灸10~20分钟。
功能:
疏调膀胱,清热化湿。
主治:
尿赤,遗尿,小便不利,遗精,阳痿,泄泻,便秘,会阴部湿痒、肿痛,腰脊酸痛,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等。
按语:
膀胱俞系膀胱在背之腧穴。凡由寒热诸因致成膀胱气化失司,证见小便不利、癃闭、频数、失禁,湿热下注之阴部瘙痒、肿痛、肾气虚弱之遗精、阳痿等症,皆可取本穴治疗。配关元、中极、三阴交治疗遗尿、尿闭、阳痿、遗精等症。配肾俞、关元俞、腰眼、阿是治疗腰肌劳损,加配环跳、委中、承山治疗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瘫痪等。
中膂俞
部位:
俯卧取穴。在第三骶椎下,督脉旁1.5寸(图29)。
穴释:
中膂,脊背中隆起之肌肉;俞,转输。此穴在骶部、脊椎两旁隆起的肌肉之中,有输调腰膂及下焦经气之功能,故名中膂俞。
针灸:
直刺1~1.5寸;灸10~20分钟。
功能:
清利下焦。
主治:
腹痛,泻痢,腰脊强痛,腿痛、麻痹等。
白环俞
部位:
俯卧取穴。在第四骶椎下,督脉腰俞旁1.5寸凹陷中(图29)。
穴释:
白环,白色玉环;俞,转输。此穴在臀部脊椎两旁白肉处,经脉由此回绕如环,上至上髎,有输调白浊、白带之功,故名白环俞。
针灸:
直刺1~1.5寸;灸10~20分钟。
功能:
疏调下焦。
主治:
遗精,疝气,二便不利,腰背酸痛,月经不调,下肢麻痹等。
上 髎
部位:
俯卧取穴。在督脉和小肠俞之间,第一骶骨孔凹陷中(图29)。
穴释:
上,上端;髎,同窌,骨之空隙。骶骨左右各四孔,此穴在上,故名上髎。
针灸:
直刺1~1.5寸;灸10~20分钟。
功能:
壮腰补肾,清热利湿。
主治:
二便不利,阳痿,遗精,腰腿酸痛,阴门瘙痒,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子宫脱垂,盆腔炎,下肢麻痹等。
按语:
上髎系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之会穴。与次髎、中髎、下髎合称八髎穴。是治疗妇科和二阴疾患、腰痛的常用穴。配关元俞、次髎、中髎、下髎、关元、三阴交治疗遗精、阳痿、盆腔炎,加配中脘治疗子宫脱垂。
次 髎
部位:
俯卧取穴。在督脉和膀胱俞之间,第二骶骨孔凹陷中(图29)。
穴释:
次,次位,髎,同窌、骨之空隙。此穴在骶骨第二孔中,故名次髎。
针灸:
直刺1~1.5寸;灸10~20分钟。
功能:
壮腰补肾,清热利湿。
主治:
二便不利,肠鸣,泄泻,遗精,阳痿,疝气,腰背酸痛,月经不调,白带,经痛,下肢麻痹等。
中 髎
部位:
俯卧取穴。在督脉和中膂俞之间,第三骶骨孔凹陷中(图29)。
穴释:
中,中间;髎,同窌、骨之空隙。此穴在骶骨第三孔中,故名中髎。
针灸:
直刺1~1.5寸;灸10~20分钟。
功能:
壮腰补肾,清热利湿。
主治:
二便不利,腹胀,痢疾,泄泻,遗精,阳痿,腰腿酸痛,赤白带下,月经不调,下肢麻痹等。
按语:
中髎系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之会穴。配关元俞、上髎、次髎、归来、三阴交治疗月经不调和赤白带下。
下 髎
部位:
俯卧取穴。在督脉腰俞和白环俞之间,第四骶骨孔凹陷中(图29)。
穴释:
下,下端;髎,同窌、骨之空隙。此穴在骶骨第四孔为下,故名下髎。
针灸:
直刺1~1.5寸;灸10~20分钟。
功能:
壮腰补肾,清热利湿。
主治:
小腹胀痛,二便不利,肠鸣,泻痢,腰腿酸痛,赤白带下,痛经,盆腔炎,下肢麻痹等。
会 阳
部位:
俯卧取穴。在尾骨尖旁约5分凹陷中(图29)。
穴释:
会,交会;阳,阳经。此穴在尾骨两旁,足太阳经与督脉交会之处,故名会阳。
针灸:
向上直刺1~1.5寸;灸10~20分钟。
功能:
壮腰补肾,清热利湿。
主治:
泻痢,脱肛,痔漏,便血,阴部汗湿瘙痒,白带等。
附 分
部位:
俯伏开胛取穴。在第二胸椎下,督脉旁3寸,肩胛边缘(图29)。
穴释:
附,附属、附近;分,分支、分界。此穴在第二椎下旁开3寸,膀胱经第二行,即第一行的附属分支,故名附分。
针灸:
向下斜刺3~5分;灸5~10分钟。
功能:
清热散风,疏经活络。
主治:
颈项强痛,肩背挛痛、拘急,上肢麻痹等。
按语:
附分系足太阳膀胱经和手太阳小肠经之会穴。功同风门。偏于疏经活络,治疗肩背疼痛、麻木等。配风门、大椎、身柱治疗脊背酸痛,加配肩井、肩髃、肩髎、曲池治疗肘臂麻木。
魄 户
部位:
俯伏开胛取穴。在第三胸椎下,督脉身柱旁3寸,肩胛骨边缘(图29)。
穴释:
魄,肺藏魄;户,门户。此穴内应肺脏,是肺气出入之门户,故名魄户。
针灸:
向下斜刺3~5分;灸5~10分钟。
功能:
疏散风热,养阴清肺。
主治:
肺痨,咳嗽,哮喘,项强,胸满,肩背痛等。
膏 肓
部位:
俯伏开胛取穴。在第四胸椎下,督脉旁3寸,肩胛骨边缘(图29)。
穴释:
膏,心下为膏;肓,心下膈上为肓。此穴在心膈之间,故名膏肓。
针灸:
向下斜刺3~5分;灸5~10分钟。
功能:
清肺养阴,补虚益损。
主治:
肺痨,咳嗽,哮喘,吐血,咳血,盗汗,健忘,遗精,肩背痛,支气管炎等。
按语:
膏肓有补益气血的作用。对于体弱、虚痨的病人,常作为扶助正气的主穴。配百劳、肺俞、膈俞、肾俞、中府、太渊治疗骨蒸盗汗、咳吐痰血。配定喘、喘息、膻中治疗哮喘。配足三里、关元常灸能健壮身体。
神 堂
部位:
俯伏开胛取穴。在第五胸椎下,督脉神道旁3寸,肩胛骨边缘(图29)。
穴释:
神,心藏神;堂,宫室。此穴内应心脏,是心神朝会之堂,故名神堂。
针灸:
向下斜刺3~5分;灸5~10分钟。
功能:
清肺宁心,理气安神。
主治:
胸满,咳嗽,哮喘,心慌,心痛,脊背强痛等。
部位:
俯伏取穴。在第六胸椎下,督脉灵台旁3寸,肩胛骨边缘(图29)。
穴释:
,伤痛之声;,悲欢之声。此穴在第六胸椎旁3寸,压之令人呼“”,应手震动,故名。
针灸:
向下斜刺3~5分;灸5~10分钟。
功能:
宣肺解表,和胃降逆。
主治:
咳嗽,哮喘,热病汗不出,呃逆,呕吐,胸背痛等。
膈 关
部位:
俯伏取穴。在第七胸椎下,督脉至阳旁3寸,肩胛骨边缘(图29)。
穴释:
膈,横膈;关,关界。此穴内应横膈,是上焦中焦的关界,故名膈关。
针灸:
向下斜刺3~5分;灸5~10分钟。
功能:
宽胸利膈,和胃降逆。
主治:
胸闷,噎膈,呕吐,呃逆,背痛,脊强等。
魂 门
部位:
俯伏取穴。在第九胸椎下,督脉筋缩旁3寸(图29)。
穴释:
魂,肝藏魂;门,门户。此穴内应肝脏,是肝气出入之门,故名魂门。
针灸:
向下斜刺3~5分;灸5~10分钟。
功能:
疏肝理气。
主治:
胸胁胀痛,腰背痛,饮食不下,尸厥等。
阳 纲
部位:
俯伏取穴。在第十胸椎下,督脉中枢旁3寸(图29)。
穴释:
阳,腑为阳;纲,纲纪。此穴内应胆腑,为诸阳之纲纪,故名阳纲。
针灸:
向下斜刺3~5分;灸5~10分钟。
功能:
清肝胆热。
主治:
腹痛,腹胀,背痛,黄疸,泄泻,饮食不下等。
按语:
阳纲有清利肝胆湿热的作用,配至阳、膈俞、肝俞、脾俞、期门、中脘、足三里治疗黄疸性肝炎。
意 舍
部位:
俯伏取穴。在第十一胸椎下,督脉脊中旁3寸(图29)。
穴释:
意,脾藏意;舍,居室。此穴内应脾脏,是脾气居留之舍,故名意舍。
针灸:
向下斜刺3~5分;灸5~10分钟。
功能:
调和脾胃。
主治:
腹满,呕吐,肠鸣,泄泻,食欲不振,背痛等。
胃 仓
部位:
俯卧取穴。在第十二胸椎下,督脉旁3寸(图29)。
穴释:
胃,胃腑;仓,胃为仓廪之官。此穴内应胃腑,是胃气之仓,故名胃仓。
针灸:
向下斜刺3~5分;灸5~10分钟。
功能:
和中理气。
主治:
胃痛,腹满,水肿,食积,便秘,背痛等。
按语:
胃仓有理气和中的作用。长于胃痛、腹胀的治疗。配脾俞、肓门、中脘、三关治疗小儿食积。
肓门(痞根)
部位:
俯卧取穴。在第一腰椎下,督脉悬枢旁3寸(图29)。
穴释:
肓,膜也;门,门户。此穴内应三焦,上有膏肓、下有胞肓、前有肓俞,是三焦之气通向诸肓之门,故名肓门。
针灸:
向下斜刺5~8分;灸5~10分钟。
功能:
通调肠胃,化滞消痞。
主治:
胃痛,痞块,食积,腹胀,便秘,消化不良等。
志室(精宫)
部位:
俯卧取穴。在第二腰椎下,督脉命门旁3寸(图29)。
穴释:
志,肾藏志;室,居处。此穴内应肾脏,是肾之精气储藏之室,故名志室。
针灸:
直刺3~5分;灸5~10分钟。
功能:
补肾培元。
主治:
阳痿,遗精,小便淋沥,阴肿,阴痛,水肿,腹胀,遗尿,尿闭,腰背强痛,腰肌劳损,肾炎等。
按语:
志室功同肾俞。长于壮腰补肾。配肾俞、关元俞、腰眼、阿是治疗腰肌劳损。
胞 肓
部位:
俯卧取穴。在第二骶椎下,督脉旁3寸凹陷中(图29)。
穴释:
胞,膀胱;肓,膜也。此穴内应膀胱,是膀胱之气转输之处,故名胞肓。
针灸:
直刺1~2寸;灸5~10分钟。
功能:
疏调下焦。
主治:
腹胀,阴肿,遗尿,二便不利,腰脊强痛,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等。
秩 边
部位:
俯卧取穴。在第四骶椎下,督脉腰俞旁3寸(图29)。
穴释:
秩,秩序;边,边际。此穴在背部膀胱经,依次序排列到最下边际之处,故名秩边。
针灸:
直刺1~3寸;灸10~20分钟。
功能:
壮腰补肾,疏通经络。
主治:
腰脊酸痛,二便不利,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等。
按语:
秩边有疏经通络之功。配关元俞、胞肓、环跳、承扶、委中、承山治疗坐骨神经痛和下肢麻痹。
承 扶
部位:
俯卧屈膝取穴。在臀下横纹中央,大筋外侧凹陷中(图29)。
穴释:
承,承受;扶,扶护。此穴在臀下横纹中,有承受上身扶护下肢之功,故名承扶。
针灸:
直刺1~2寸;灸5~10分钟。
功能:
舒经活络。
主治:
腰臀酸痛,二便不利,痔疮,坐骨神经痛,下肢酸痛、麻痹等。
殷 门
部位:
俯卧屈膝取穴。在承扶下6寸两筋之间(图29)。
穴释:
殷,丰厚;门,门户。此穴在大腿后面肌肉丰满肥厚处,是膀胱经脉气通行之门,故名殷门。
针灸:
直刺1~1.5寸;灸5~10分钟。
功能:
疏通经络。
主治:
腰脊强痛,坐骨神经痛,下肢酸痛、麻痹等。
浮 郄
部位:
微屈膝取穴。在委阳内上方1寸,两筋之间凹陷中(图29)。
穴释:
浮,浅浮;郄,孔隙。此穴在委阳上1寸,经气从承扶顺流直下,至此而浅浮,故名浮郄。
针灸:
直刺1~1.5寸;灸3~5分钟。
功能:
舒筋利节。
主治:
腹痛,吐泻,腿膝挛痛,下肢麻痹等。
委 阳
部位:
屈膝取穴。在膝窝横纹外侧端,两筋间凹陷中(图29)。
穴释:
委,曲也;阳,阳经、外侧。此穴曲膝在委中之外侧,故名委阳。
针灸:
直刺1~1.5寸;灸3~5分钟。
功能:
舒筋利节。
主治:
腰痛,小便不利,腹痛,下肢挛痛、麻痹等。
按语:
委阳系三焦下合穴。配中脘、天枢、阿是治疗腹痛。配秩边、承山、三阴交治疗腓肠肌痉挛。
委 中
部位:
俯卧避开动脉取穴。在膝窝横纹中央,动脉侧凹陷中(图29)。
穴释:
委,曲也;中,正中。此穴曲膝在腘窝横纹中央,故名委中。
针灸:
直刺1~1.5寸或点刺出血。
功能:
清热散邪,舒筋利节。
主治:
腰背痛,膝肿痛,腹痛吐泻,下肢挛痛、麻痹等。
按语:
委中系膀胱经之合穴。是有名的“四总”穴之一,为治疗腰背病症的主穴。配肾俞、关元俞治疗腰痛。配尺泽点刺出血治疗暑热和腹痛吐泻。
合 阳
部位:
俯卧取穴。在委中下2寸,分肉间凹陷中(图29)。
穴释:
合,会合,阳,太阳。足太阳经两条支脉会于腘中,至此合行向下,故名合阳。
针灸:
直刺1~1.5寸;灸5~10分钟。
功能:
舒筋利节。
主治:
腰脊强痛,功能性子宫出血,下肢酸痛、麻痹等。
承 筋
部位:
俯卧取穴。在委中下5寸,小腿肚中央(图29)。
穴释:
承,承受;筋,经筋。此穴在腨肠足太阳经筋所结之处,能承受全身重力,故名承筋。
针灸:
直刺1~1.5寸;灸5~10分钟。
功能:
舒筋利节。
主治:
腰痛,便秘,下肢酸痛、麻痹、转筋、抽筋等。
承 山
部位:
俯卧取穴。在委中(下8寸)与外踝尖之间凹陷中。用力提脚跟,向后翘脚尖,人字形凹陷最明显(图32)。
穴释:
承,承受;山,高山。此穴在丰肉似山的腨肠下,能承受全身重力,故名承山。
针灸:
直刺1~2寸;灸5~10分钟。
功能:
舒筋利节。
主治:
腰痛、痔疮、脱肛、便秘,脚气,足跟肿痛,坐骨神经痛,下肢肿痛、麻痹、瘫痪、转筋、抽筋等。
按语:
承山功同委中。而偏于治疗小腿转筋及肛门病症。配会阳、长强、大肠俞治疗脱肛、痔疮等。配关元俞、阿是、手小节治疗腰背扭伤之疼痛。
飞 扬
部位:
俯卧卷足取穴。在承山外下方约1寸,昆仑上7寸,两筋间凹陷中(图2 9)。
穴释:
飞,飞翔;扬,举也。此穴为足太阳之络,可沟通少阴与阳,有助跑跳捷步如飞之功,故名飞扬。
针灸:
直刺1~1.5寸;灸5~10分钟。
功能:
舒经活络。
主治:
腰痛,痔疮,膀胱炎,下肢麻痹、肿痛、抽筋等。
按语:
飞扬系膀胱经之络穴,别走足少阴肾经。配秩边、环跳、承山治疗下肢麻木和坐骨神经痛。
跗 阳
部位:
俯卧或垂足取穴。在昆仑上3寸,筋骨之间(图29)。
穴释:
跗,跗骨;阳,外侧、阳经。此穴在跗骨上方之外侧,故名跗阳。
针灸:
直刺1~1.5寸;灸5~10分钟。
功能:
舒筋利节。
主治:
腰痛,下肢酸痛、瘫痪,外踝肿痛,脚气等。
按语:
跗阳系阳跷脉之郄穴。配秩边、环跳、飞扬治疗下肢外侧疼痛、麻木等症。
昆 仑
部位:
垂足取穴。在外踝尖后,脚跟上的大筋(跟腱)前凹陷中(图29)。
穴释:
昆仑,高山名。此穴在似高山的外踝尖后,故名昆仑。
针灸:
直刺0.5~1寸;灸5~10分钟。
功能:
舒筋利节,解表散寒。
主治:
头痛,项强,腰背强痛,坐骨神经痛,阴部肿痛,难产,胎衣不下,足跟肿痛,脚气,下肢瘫痪、麻痹等。
按语:
昆仑系膀胱经之经穴。有疏通经络的作用。配肾俞、关元俞、阿是治疗腰背痛。配次髎、会阳、曲骨治疗阴部肿痛。
仆 参
部位:
垂足取穴。在昆仑直下约2寸,跟骨下赤白肉际凹陷中(图29)。
穴释:
仆,侍从;参,参见。此穴在跟骨外侧,仆人参见下跪时显露之处,故名仆参。
针灸:
直刺3~5分,灸3~5分钟。
功能:
疏经活络,开窍醒神。
主治:
晕厥,癫痫,精神病,脚气,足跟肿痛,下肢麻痹等。
按语:
仆参系阳跷脉之本。功同昆仑。但有治疗癫痫、晕厥、精神病等的作用。配承山、飞扬、昆仑、太溪治疗足跟肿痛不得着地。配人中、合谷、太冲治疗癫狂症。
申 脉
部位:
垂足取穴。在外踝直下,赤白肉际凹陷中(图29)。
附注:
穴释:
申,申时;脉,经脉。此穴在足太阳膀胱经,气血申时流注于本脉,故名申脉。
针灸:
直刺0.5~1寸;灸5~10分钟。
功能:
祛散风寒,疏经活络。
主治:
头痛,眩晕,热病恶寒,癫痫,癔病,精神病,腰腿酸痛,下肢麻木、无力、瘫痪等。
按语:
申脉系阳跷脉之所生,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跷脉。配后溪治疗感冒、眩晕、癫痫等病。配悬钟、环跳治疗半身不遂之腿、脚不收和足内翻。
金 门
部位:
垂足取穴。在第五跖骨粗隆后方,赤白肉际凹陷中(图29)。
穴释:
金,申支属金;门,门户。此穴在膀胱经,申时气血注此,为经气通行之门,故名金门。
针灸:
直刺3~5分;灸3~5分钟。
功能:
清热散风。
主治:
昏厥,癫痫,惊风,腿痛,转筋,麻痹等。
按语:
金门系膀胱经之郄穴,阳维脉之所生。配人中、合谷、中冲治疗昏厥和小儿惊风。
京 骨
部位:
伸趾取穴。在第五跖骨粗隆前下方,赤白肉际凹陷中(图29)。
穴释:
京骨,小趾外侧本节后大骨,谓之京骨。此穴在京骨后,故名京骨。
针灸:
直刺3~5分;灸3~5分钟。
功能:
清热散风,疏经活络。
主治:
头痛,项强,目痛,眩晕,心痛,腰胯酸痛,腿脚挛痛等。
按语:
京骨系膀胱经之原穴。有疏经络,通心脉的作用。配风池、后溪、阿是治疗头痛、项背强痛。配心俞、内关、膻中治疗心痛。
束 骨
部位:
垂足取穴。在第五跖骨小头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中(图29)。
穴释:
束骨,小趾外侧本节,谓之束骨。此穴在束骨后,故名束骨。
针灸:
直刺3~5分;灸3~5分钟。
功能:
清热散风,疏经活络。
主治:
头痛,项强,目赤,目眩,目黄,耳聋,腰痛,小腿酸痛、抽筋等。
按语:
束骨系膀胱经之输穴。有清热利湿之功。配肝俞、胆俞、期门、中脘、阳陵泉治疗身热、目黄。
足通谷
部位:
屈趾取穴。在第五跖趾关节前下方,横纹头凹陷中(图29)。
穴释:
通,通行;谷,山谷。此穴在小趾本节前陷中,足太阳所溜之荥,故名通谷。
针灸:
向下斜刺3~5分;灸3~5分钟。
功能:
清热散风,疏经活络。
主治:
头痛,目眩,颈项强痛,足趾肿痛等。
按语:
足通谷系膀胱经之荥穴。可疏风清热。配申脉、天柱、攒竹、太阳治疗头痛目眩。
至 阴
部位:
伸趾取穴。在足小趾外侧,趾甲角外约1分(图29)。
穴释:
至,到也;阴,阴经。此穴在小趾外侧端,足太阳经终止而交至少阴经,故名至阴。
针灸:
向下斜刺1~2分或点刺出血;灸3~5分钟。
功能:
清热散风,通利下焦。
主治:
头痛,眩晕,目痛,鼻塞,遗精,尿闭,滞产,难产,胞衣不下,胎位不正等。孕妇禁针。
按语:
至阴系膀胱经之井穴。是远距离取穴(上病取下)的常用穴,对于头、面诸疾均可选配此穴。灸本穴尚有矫正胎位的作用。配风池、瞳子髎、攒竹治疗头痛、目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