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现实背景
(一)商品期货新品种不断推出,成交量已跃居世界前列
自1990年10月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成立以来,我国商品期货市场大致经历了试点和盲目发展阶段、规范和整顿阶段、稳步发展阶段。1998年治理整顿中保留下来的12品种中,其中农业品占了10个,有色金属品种为2个。2004年我国期货品种上市取得了重大突破,一些影响国计民生的大品种如棉花、玉米、燃料油先后上市。至2017年年底,共有48个品种上市(见表1-1),基本上形成了涵盖农产品、林产品、工业品、能源、贵金属的产品体系。每家交易所都有自己的特色。大连商品交易所和郑州商品交易所虽然都从农产品起家,逐步引入工业品,但前者主要是以某一个品种为主,逐渐形成上下产业链,而后者则是以点带面,逐个突破。上海期货交易所则以金属、贵金属、能源类品种为主。它们相互独立,又逐步形成有所交叉的板块。
表1-1 中国上市期货品种一览表
随着新品种的不断上市,以及期货交易制度如限仓制度和大户报告制度、保证金制度、价格涨跌停板制度、交割制度等的不断完善,市场上形成逼仓的难度越来越大,机构投资者逐渐进入市场规避风险,市场成交量大幅增加。2009年,中国商品期货成交量首次跃居世界第一,占全球的43%;2016年,商品期货成交量达到41亿手,成交金额突破177万亿元,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油脂、塑料、煤炭、黑色建材期货市场和第二大农产品、有色金属期货市场(见图1-1)。
图1-1 中国商品期货成交情况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期货业协会网站。
(二)商品期货交割库数量呈增加趋势,交易所管理难度加大
在商品期货市场建立之初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业内各部门未对交割产生足够重视,认识上存在很多误区。误区之一,有些人认为交割率越低越好,实物交割无足轻重。这种认识源自西方成熟市场国家的交割率一般不超过5%。误区之二,交割问题只在交割的最后阶段才存在。因此,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交易所一般对交割率讳莫如深,认为交割率高是产品失败的表现,部分交易所在交割规则中对某些品种的实物交割量会进行总量控制,而有些交易所的指定交割仓库布局不合理,库容量得不到充分保障。但由于交割风险频发,小品种暴涨暴跌损害了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后来大品种的交易量逐步上升,交割制度逐渐得到完善。
商品期货交割的顺畅进行不仅依赖于期货交易制度的完善,也依赖于交割制度是否健全。而随着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及不同品种的具体交易交割情况,交易所对交割库的布局、交割费用的增加或减少、交割方式、交割标准品和替代品的规定及升贴水都会做出适当的调整。在期货市场建立初期,交割库地点一般位于交易所所在地,并且各品种以单一交割地建库的较多。但随着期货交易量的加大,上市品种的增加,参与交易的客户数量增多,单一交割地很难满足参与期货市场的交易双方对交割的需要,在极端情况下或运输不畅时容易造成逼仓。目前,除西藏外,我国境内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都设有期货交割库。几乎所有品种现有交割库数量都大于上市之初时的数量。
(三)新的交割方式被创新出来,部分品种迎来重大转机
交割方式是任何一个期货产品必须面对的问题,交割方式不合理,对该品种上市后的正常运行会产生不利影响。根据不同的标准,目前国内商品期货交割方式的大致划分如图1-2所示。
图1-2 国内商品期货交割方式
国内早期的交割全部采用的是仓库标准仓单形式,但随着新品种的不断上市,期货市场的规模持续扩大,能适合仓库标准仓单交割的品种越来越少,因此,交割方式创新成为必然。
仓库标准仓单一般要求产品耐储藏、易保存,产区、销区或集散地较为集中,且市场上有符合交易所交割条件的仓库,国内目前约有一半的上市期货品种全部用仓库进行交割。但对于一些特殊品种如玻璃,由于体积大、单位价值低、搬运时易碎易破等特点,如果照搬以前经验采用仓库交割,显然很难找到符合条件的社会仓库;且把产品从生产厂家搬到交割仓库,势必会导致成本大幅增加,因此郑州商品交易所在借鉴国外和国内豆粕交割经验的基础上,对玻璃实行了全厂库交割,解决了无法进行仓库交割的问题。另外,不同交易所对部分其他品种也进行了交割方式的创新,如大连商品交易所的豆粕、郑州商品交易所的动力煤和粳稻及苹果等。甚至对某些品种如玉米,交易所在条件合适时可能会推出集团厂库仓单,即某集团厂库仓单生成后,投资者可以协商,在该集团的全国所有仓库选择性提货,实现“通存通兑”,以降低交割成本,方便投资者接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