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的偶然:我为什么拍纪录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0个具体的方法论

那么,如何重新定义“观察”呢?

首先,我意识到“观察”有两重意思。

一个是创作者(即我自己)的观察。尽量排除先入为主的观念,虚心且敞开胸怀地去观察自己眼前的这个世界,在其结果之上构筑电影。

另一个是观众的观察。作品需要留下多义性,使观众能通过自身这个主体去观察、感受、解释电影中发生的事情。

为了这两点,我有意识地采用了以下方法。


(1)不对被拍摄对象与题材进行调查。

(2)原则上不与被拍摄对象进行拍摄内容上的事前商议(除了会面时间和地点以外)。

(3)不写脚本。作品的主题和结局也绝不在拍摄前或拍摄过程中设定。漫无计划地拍摄,而不去谋求设想与结果一致的“预定调和”。

(4)为了提高机动性,在各种状况下都能随机应变,原则上摄影和录音都只由我自己一个人来做。

(5)即使感觉到“也许不是很必要?”,也还是尽量长时间地开着摄影机,任何画面都不漏掉。

(6)留心进行“窄而深”的拍摄,而不是“广而浅”。不要只为实现“多边采访”的构想而进行不在场的采访。

(7)作品剪辑时也不事先设定主题。总之,先多次观察拍下来的影像素材,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画面,并试着按画面构筑场景(scene)。场景大概都齐了,就把它们像拼图一样重新排序、进行增删,慢慢地让一部作品的血液流通。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现本来乍一看没有关联的场景之间存在着有机的关系,然后就会渐渐地发现自己的观点和主题。一旦有所发现,为了使之更加鲜明,我们就要进一步提高剪辑的准确度。同时,为了让电影更有看头,还要调整剪辑的节奏,构建一些戏剧性。

(8)原则上不使用旁白、说明字幕和音乐,因为这些配置(当然也要看怎么用)可能会妨碍观众的主动观察。而且还会缩小影像的解释空间,使其倾向于变得单义扁平化。

(9)为了能让观众充分地观察影像和声音,镜头的时间尽量剪辑得长一些,留下更多空白。让观众体验身临其境的临场感,并且重视时间的流逝。

(10)制作费基本上由我们的公司出(我和妻子自己经营的小规模制作公司“实验室X”[Laboratory X])。只要对方出了钱,肯定就想提各种意见,这是人之常情,所以我们不接受任何有附加条件的投资。不干涉作品内容的基金倒是可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