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森林碳汇实践与低碳发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中国森林碳汇潜力和趋势分析

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以生物量形式将其固定在森林植物体内和森林土壤中,使得森林成为地球上的重要碳库。森林碳库由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枯死木、枯落物和土壤碳库构成。储存在森林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枯死木、枯落物和土壤碳库中碳的总和称为森林碳储量。森林碳储量因人为和自然的原因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既可能是碳汇也可能是碳源。若森林碳储量在一定时间内呈现增加,则表示森林从大气中持续吸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这时森林就是碳汇;否则,森林就是碳源。

自1949年以来,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中国森林也经历了从大规模采伐向大规模造林更新的转变,这些变化必然引起中国森林碳汇的变化。方精云院士等利用1977—2003年全国森林资源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表明: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森林植被碳库显著增加,全国森林碳库已由20世纪80年代初(1977—1981年)的4.3亿吨碳增加到21世纪初(1999—2003年)的5.85亿吨碳,年均碳汇750万吨碳。单位面积的森林碳密度也由20世纪80年代初期每公顷36.9吨碳增加到2003年的41吨碳。特别是1999—2003年期间,全国森林每年碳汇量达到1700万吨碳左右,已超过美国森林植被每年1100万~1500万吨碳的碳汇量。其中,中国人工林对全国森林总碳汇量的贡献率超过了80%[1]。依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数据的计算结果:2000年和2005年中国森林植被碳储量分别是5.0×10ml version= 第四节 中国森林碳汇潜力和趋势分析"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Images/note.png"/>吨碳和6.1×10<img alt="ml version=" 1.0"="" encoding="utf-8" standalone="no" ?="">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1//EN" "http://www.w3.org/TR/xhtml11/DTD/xhtml11.dtd"> <html xmlns="http://www.w3.org/1999/xhtml" xml:lang="zh-CN"> <head> <title>第四节 中国森林碳汇潜力和趋势分析"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Images/note.png"/>吨碳。综合分析结论是:中国目前森林植被、土壤和枯落物的储碳量分别是(5~6)×10<img alt="ml version=" 1.0"="" encoding="utf-8" standalone="no" ?="">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1//EN" "http://www.w3.org/TR/xhtml11/DTD/xhtml11.dtd"> <html xmlns="http://www.w3.org/1999/xhtml" xml:lang="zh-CN"> <head> <title>第四节 中国森林碳汇潜力和趋势分析"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Images/note.png"/>吨碳、20×10<img alt="ml version=" 1.0"="" encoding="utf-8" standalone="no" ?="">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1//EN" "http://www.w3.org/TR/xhtml11/DTD/xhtml11.dtd"> <html xmlns="http://www.w3.org/1999/xhtml" xml:lang="zh-CN"> <head> <title>第四节 中国森林碳汇潜力和趋势分析"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Images/note.png"/>吨碳和(0.8~0.9)× 10<img alt="ml version=" 1.0"="" encoding="utf-8" standalone="no" ?="">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1//EN" "http://www.w3.org/TR/xhtml11/DTD/xhtml11.dtd"> <html xmlns="http://www.w3.org/1999/xhtml" xml:lang="zh-CN"> <head> <title>第四节 中国森林碳汇潜力和趋势分析"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Images/note.png"/>吨碳。对中国森林碳汇未来变化趋势的研究结果虽然因研究方法不同而有差异,但总体趋势是:20世纪80年代前呈降低趋势,20世纪80年代后呈增加趋势。1990—2050年期间,中国森林的净碳汇量将会逐步增加,使中国同期温室气体排放比例略呈下降趋势,估计到2050年中国森林每年产生的净碳汇量约占同期工业部门排放的温室气体总量的7%。

和森林分布一样,中国森林碳汇地域分布明显不均。西南和东北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最大,占全国的24%~31%。西北和华北地区碳储量较低,但20世纪70年代末启动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后,使得该地区森林碳储量显著增加。森林植被碳密度以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区、热带季雨林区和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最高,每公顷碳储量近200吨碳。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森林植被碳密度最低,约为每公顷120吨碳。东北和西南地区在不同调查时期均表现出较高的碳储量和碳密度,这和该区域主要分布着具有较高生物量积累的北方森林或由云冷杉、落叶松组成的亚高山针叶林有关。而以人工林为主的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森林碳密度则较低。

总之,近20年来中国森林碳汇能力正在不断增加,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森林都将是一个重要的碳库。但由于生态系统碳源/碳汇变化过程复杂,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年际间变化大,因此,有关中国未来的森林碳储量和碳源/碳汇变化情况的研究工作还有待进一步继续和深化。

[1] 方精云等.1981—2000年中国陆地植被碳汇的估算.中国科学,200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