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读国学·三字经](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558/31279558/b_31279558.jpg)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危杆喻正
原文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释义
每个人生下来,天性都是善良的,由于善是人类最初的天性,所以人性的差别原是极小的,只是后来由于各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所形成的生活习惯不同,才使人们的性格产生了种种差异。如果对儿童不从小就进行教育,他先天的善性就会因为外界不良的影响而改变;在教育的诸多规律中,重要的是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091DC8/16938028104709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09_0001.png?sign=1738920915-B2D3bnsgicUW7b7Ufh92DNRLsrnDrzTM-0-74052f66433954c909788fdbedb2305d)
清殿藏本孟子画像,孟子是性善论的倡导者
故事
危杆喻正
北宋时,宋仁宗在宫中树立了一根又细又长的木杆,下面埋得很浅,他让大臣们据此猜猜他有什么用意,结果没有一个人能猜出。宋仁宗说,以后谁能猜出来,这个人就可以重用。过了八十年,到宋哲宗时,这个谜才被大臣吕大防猜了出来,意思是:木杆又细又长,时刻都可能倾倒,往左用力,它就往左倒,往右用力,它就往右倒,必须时刻把它扶正;就像做一个正直的人一样,必须时刻留心,提防各种坏思想的侵扰。后来,吕大防果然为政清廉,做了宋朝的宰相。这个故事强调了后天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正符合《三字经》强调用学问之道匡扶人性的宗旨。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091DC8/16938028104709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0_0001.png?sign=1738920915-x5AE2SfR5iuKBMYPl5cK3AaJgK89Jypo-0-bbf01de0f336320476b2eb1e61013f70)
清人绘宋仁宗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