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二 运算符和表达式
一、实验目的
(1)掌握C语言基本数据类型,以及这些基本类型构成的常量和变量的使用方法。
(2)掌握C语言的运算符和表达式的特点和用法。
(3)掌握不同类型数据之间运算,数据类型的转换规则。
(4)会用表达式语句、输入/输出函数调用语句编写简单的C程序。
二、实验内容
1.整型变量及算术运算
下面的程序计算了两个数的和、积、差、商及余数,输入并运行如下程序,并分析结果。

2.实型变量及运算
下面的程序计算了长方体的体积,输入并运行如下程序,分析结果。

3.字符型变量及运算
输入并运行如下程序,分析结果。

4.赋值运算符的用法
输入并运行如下程序,分析结果。

5.计算算术表达式的值
输入并运行以下程序,分析结果。

6.自增自减运算符的用法
输入并运行以下程序,分析结果。

将上面的程序改为以下形式,运行并分析结果。

7.位运算符的用法
输入并运行以下程序、分析结果。

三、实验指导
1.整型变量及算术运算
(1)运行程序,输入正整数分析运行结果。
(2)运行程序,输入负整数分析运行结果。
(3)运行程序,输入一个整数,一个负数分析运行结果。
(4)运行程序,输入实数分析运行结果。
2.实型变量及运算
(1)运行程序,输入任意3个实数,如12、23、23,根据运行结果,分析程序各语句的作用。
(2)运行程序,输入3个负数,分析运行结果。
3.字符型变量及运算
(1)将语句“c1='a';c2='B';”改为“c1=97;c2=66;”,运行程序,并分析程序结果。
(2)将语句“printf("%c\t\t%c\n",c3,c4);”改为“printf("%c\t%c\n",c3+1,c4);”,运行程序,对照执行结果分析程序中各语句的作用。
4.赋值运算符的用法
赋值运算符的结合性是右结合性,对照执行结果分析程序中各语句的作用。
5.计算算术表达式
“%”是进行取余运算,其操作数必须为整型数据,须用强制类型转换运算符将x+y的值强制转换为整型,即(int)(x+y);其他各种类型运算时除遵循运算符优先级的原则外也会遵循数据转换规则。
6.自增自减运算符的用法
自增自减运算符只能用于变量,而不能用于常量或表达式;++和--在变量前和在变量后是有区别的,对照执行结果进行分析。
7.位运算符的用法
位运算符除“~”以外,均为二目运算符,运算量只能是整型或字符型的数据,运行程序,对照结果理解各运算符的含义。
四、自主设计题
题目1.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的边长,编写程序求三角形的面积。
简单提示:
若三角形边长为a、b、c,面积的算法是:

注意:函数sqrt()是C的标准库函数,使用该函数应将库文件math.h包含到源文件中。另外注意三角形三边的基本关系。
题目2.要将“China”译成密码,密码规律是:对每个字符,均用原来的字母后面第5个字母代替原来的字母。例如,字母“A”后面第5个是“F”,用“F”代替“A”。因此,“China”应译为“Hmnsf”。请编一程序,用赋初值的方法使c1、c2、c3、c4、c5五个变量的值分别为'C'、'h'、'i'、'n'、'a',经过运算,使其分别变为'H'、'm'、'n'、's'、'f',并输出。
简单提示:
(1)首先定义变量并赋初值,使c1、c2、c3、c4、c5五个变量的值分别为'C'、'h'、'i'、'n'、'a'。
(2)每个变量分别加5,并赋值给原变量。
(3)按顺序输出c1、c2、c3、c4、c5。
题目3.编写程序,从键盘上输入一个小写字母,输出其对应的大写字母。
简单提示:
小写字母的ASCII码值比对应的大写字母的ASCII码值大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