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背部九大诊疗区神经治疗线的分布
脊柱区带九大诊疗区的划分,是横向的节段划分,通常运用水针刀、针刀、针灸或手法诊治内脏疾病时,可灵活地运用九大诊疗区;在临床实践中,通过大量的尸体解剖及临床总结、在脊柱区带,创立出几条神经线的分布投影线路,运用水针刀微创疗法治疗脊柱相关疾病及临床疑难病,通常沿着这几条神经投影线路进行纵向治疗,这几条神经投影线路与传统经穴有一定的出入,它是实实在在的神经投影线,而不是抽象的经络线,因而将几条纵线确定为神经治疗线(图上5-10)。

图上5-10 神经治疗线的分布
一、低级中枢治疗线
1.定位
位于棘突线的后正中线,至寰枕关节下(风府穴),下至尾骨尖端,贯穿整个脊柱为脊髓的外在投影线,为低级中枢治疗线。
2.局部解剖
该线为脊髓的外在投影线,作为治疗中枢性疾病的低级中枢治疗线。脊髓为人体中枢神经上通下达的传导通路,联络全身内脏及四肢百骸,31对脊神经分别从脊髓侧角发出,通过交通支与交感神经节相连,支配内脏,传统经穴的督脉线为针灸治疗内脏病的主干,当脊柱小关节错位,椎周软组织损伤时,可累及脊髓周围的神经支,出现脊柱相关性病症。
3.水针刀微创疗法
在该治疗线上由皮层至棘上韧带逐层切开,逐层分离,水针注药,留置药磁线,磁线只留在肌筋膜层,在低级中枢治疗线注射分离留置药磁线,主治脑部病变、脑部相关疾病、神经系统疾病。
二、内脏神经治疗线
1.定位
内脏神经治疗线位于棘突根部两侧,关节突关节内缘与脊髓的联络线,距后中线1.5~2cm。
2.局部解剖
棘突两侧方的小关节囊,其前方对应的是椎前筋膜,椎前筋膜上方附着的是椎旁交感神经节。该线为脊髓背面两侧与椎旁交感神经节的后内侧线交接处。它们借节间支连成交感神经干,后关节囊线是交感神经干与脊神经的连接点在体表的投影。
3.水针刀微创疗法
由浅入深逐层切开、逐层分离,直达后关节囊,水针刀分离后关节囊可以解除内脏神经节的刺激、压迫,从而达到治疗内脏疾病的目的。该线在脊柱区带作为第一条治疗内脏疾病的治疗线。
三、脊神经后内支治疗线
1.定位
脊神经后内支线在小关节囊外侧,竖脊肌中内1/3处穿出,距后中线3cm左右。
2.局部解剖
脊神经从椎间孔发出后,分为后内支与后外支,后内支从横突根部的乳副突韧带的下方穿出,分布在横突背面,棘突两侧的竖脊肌筋膜层。脊神经后内支通过交通支与内脏神经联络,当局部软组织损伤,刺激压迫脊神经后内支时,也可出现临床相关症状。而内脏疾病也可以沿此线在脊柱区带传导反射,出现软组织改变的相关征象。
3.水针刀微创疗法
由浅入深逐层切开、逐层分离软组织结节,解除脊神经后内支及内脏神经节的刺激、压迫,从而达到治疗内脏疾病的目的为脊柱区带治疗内脏病的第二条治疗线。
四、脊神经后外支治疗线
1.定位
该线距后中线5.5cm左右,是脊神经后外支突出竖脊肌外缘肌筋膜层的外在投影线。该线相当于膀胱经外线,为治疗内脏疾病的第三道治疗线,主要治疗内脏疾病。
2.局部解剖
脊神经后外支从竖脊肌外侧方,髂肋肌肌筋膜层穿出,分布在脊柱区带的外侧方,主管皮肤的感觉。后外支与后内支通过交通支与内脏神经节联络,因此,当局部软组织损伤引起后外支受刺激压迫时,可引起脊柱相关性疾病。
3.水针刀微创疗法
由浅入深逐层切开、逐层分离软组织结节,解除脊神经后外支及内脏神经的刺激、压迫,从而达到治疗内脏疾病的目的。
综上所述,人体背部的经络线是治疗内脏疾病及脊柱相关疾病的治疗线,水针刀微创疗法,以在背部九大相关疾病诊疗区为治疗区,以脊髓后正中投影线为中枢神经治疗线、椎旁交感神经节线为内脏神经治疗线、脊神经后内侧支线与脊神经后外侧支线四条纵线为治疗线,以阳性反应点为治疗点;以胸、腹部内脏的体表投影区为前面对应治疗区;以四肢的特殊治疗点为辅助治疗点,进行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