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9章 历史的感叹
我们在华盛顿的西波托马克公园游览,公园的景色很迷人。参天的乔木,如茵的草坪,组合成斑斓的秀色;公园四周富丽堂皇的建筑群,流光溢彩。除白宫、国会大厦、高等法院、五角大楼外,还有金碧辉煌的肯尼迪艺术中心,情趣盎然的航天航空、自然、历史博物馆。华盛顿纪念塔高入云天,有电梯直上顶端。但有不少游人却一口气跑上那898步石阶。这个为纪念“美国之父”而建的高塔,在鲜花盛开的时光,那景致就像一幅彩色画片。
正当我目眩神迷时,却无意中看到朝鲜战争纪念碑和越南战争纪念碑。我站在两座碑前,目睹此情此景,心中感慨万千。
朝鲜战争纪念碑,矗立在东侧的地平面上,是用黑色大理石雕塑而成的,高约3米,长40米,碑上刻下了似像非像的死难者的遗像。在纪念碑前的那片地上,塑造了数十尊美国士兵的形象。塑像似真人一般大小。那些士兵背着卡宾枪、步话机,头戴钢盔,脚蹬大头皮鞋,身披雨衣,近似跑步的姿势,向前冲去。一个个眼含敌意,十分凶猛、残忍。
看着看着,我不禁心潮起伏,仿佛看见一群群无辜的人们,在美国兵的枪口前倒下,鲜血染红了朝鲜的山河。
记得1950年6月,朝鲜爆发了战争。不久,远隔重洋的美国政府,不顾中朝人民甚至全世界人民的反对,悍然派重兵在仁川登陆。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迫跨过鸭绿江,展开了抗美援朝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有数十万人把鲜血洒在朝鲜的土地上。
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在1951年3月底发表了最后一次战争声明,强调中国没有足够逆行现代化战争的工业力量,中国军队的数量优势抵消不了陈旧战争机器的巨大缺陷。“如果联合国把军事行动扩大到中国的海岸线和腹地,那么,赤色中国就注定发生军事崩溃的危险。”然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三个多月后,骄傲得不可一世的美国军队,就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迎头痛击下溃不成军。
美国政府及麦克阿瑟在朝鲜战争中犯下了一系列本不该犯的战略误判,把美军拖入了二战后损失最大、受挫最重、伤害最深的朝鲜战争。他们中的伤亡者,实际是美国侵略者的炮灰,对正义而言应该遭到世界人民的谴责。
今天的美国老百姓,是不希望发生战争的。他们都希望过着物质丰富的生活。海湾战争爆发时,华盛顿百万群众集会游行,反对政府派兵打仗。密执安大学请来了当时的美国总统布什参加学生的毕业典礼。可是,毕业生并不领情。为了抗议布什发动的海湾战争,学生们在毕业典礼上,一直背转身子,将屁股对着布什。他们的理由是:生怕总统会成为当代的希特勒。
打现代化战争,无论对侵略国或被侵略国的人民,都是灾难。纪念碑上写着美国有50000多官兵死在朝鲜。一位华人告诉我,不少美国人仍然在对朝鲜和越南战争进行反思,不少人反战情绪仍在激荡。但愿美国政府能接受历史教训,不要充当世界警察,去干涉别的国家的内政,不要让自己的儿女调到别国去送死。
昔文今注:一场战争在不同的价值观视域下,有着不同的解读,不同的叙述话语。朝鲜战争,在美国看来是阻止共产主义全球渗透,在中国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但要和平、反战争终究是人类的共同追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国际新秩序的建构中,一直以对话替代对抗,以交流替代交锋,将和平、发展确定为时代主题。随着近期南海局势的发展,我深感:理直气壮反对战争,理直气壮表达非战争威胁诉求更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之路更需要战略定力。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