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反流与呼吸道疾病:胃食管喉气管综合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9.儿童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思路

丁召路

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的现象,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1岁内小婴儿由于食管-胃抗反流屏障不完善,易出现GER,但是不会影响儿童生长发育,1岁左右可自然缓解,属于生理性GER。如患儿反流较重,引起的具有一系列食管内、外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临床症候群,甚至影响正常生长发育,需要治疗干预,可定义为病理性GER,即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根据胃镜下食管黏膜表现,GERD通常分非糜烂性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和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儿童期Barrett食管发生率远低于成人。
GERD是抗反流防御机制下降和反流物对食管黏膜攻击的结果。主要发病机制包括:下食管括约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LES)张力低下、频发的LES一过性松弛、食管与胃夹角变钝、腹部食管段和膈肌脚闭合障碍(食管裂孔疝)、胃排空减缓、食管清除能力降低、食管黏膜屏障损伤(食管下端鳞状上皮细胞间隙增宽)等,在上述防御机制削弱的基础上,反流物包括胃酸、胃蛋白酶及十二指肠胃反流物损害了由食管黏液层、多层鳞状上皮细胞、细胞内缓冲离子和血液供应共同组成的黏膜屏障,出现食管炎。

一、临床特征

儿童GERD的临床表现分为反流症状、食管刺激症状及食管外症状三部分,根据不同年龄段而有所差异。反流症状在婴幼儿表现明显,主要为溢乳或拒食,而年长儿则表现为反酸、反食、嗳气。食管刺激症状包括胃灼热、胸痛、吞咽疼痛等。食管外症状涉及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口腔科、耳鼻喉科等,其中以呼吸系统表现最为突出。
1.婴儿
溢奶或呕吐是婴儿GERD最突出的表现。临床常见的症状有生长迟缓、喂养困难、拒食、易激惹、哭闹、弓背等。患儿因为喂食困难而摄食不足,可导致营养不良、生长迟滞和贫血,是婴幼儿GERD的重要并发症。婴儿胃食管反流病的消化道外症状包括反复咳嗽、喘息、吸入性肺炎、姿势异常即保护性斜颈后仰(Sandifer综合征),甚至出现明显威胁生命事件。
2.儿童
龄前和学龄期GERD常表现为反食、反酸、胸痛、上腹痛、胃灼热和进食困难,大龄儿童更容易描述胸骨后烧灼感。消化道外症状有慢性咳嗽、哮喘、肺炎和龋齿等。反胃、上腹部疼痛和严重的食管炎症可导致呕血和慢性失血性贫血。临床上有时很难区分反流引起的反食和其他原因引起的呕吐。对于大龄儿童而言,症状学问卷可用于GERD流行病学筛查,但是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偏低,不建议用做临床诊断工具。
3.GERD相关呼吸系统并发症
儿童GERD的食管外表现主要是呼吸系统表现,GERD可引起鼻窦炎、慢性咳嗽、反复支气管肺感染、哮喘等,窒息和呼吸暂停是GERD引起的最严重的呼吸道并发症,多见于小婴儿和早产儿。GERD患儿较非GERD患儿的呼吸道疾病发病率高,如鼻窦炎、喉炎、哮喘、肺炎(和支气管扩张等。部分儿科GERD患儿以呼吸系统症状首次就诊,慢性咳嗽、喘息可以是GERD的唯一临床表现,容易被临床医师忽视。部分发病早、抗哮喘治疗无效、无特异反应性家族史的患儿更可能为GERD引起。

二、诊断

GERD在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中,临床症状有很大的差异,任何单一检查手段都有局限性,因此需要综合分析确定诊断。尤其是对于无明显系统性疾病的频繁呕吐、反复呼吸道感染、胸痛、喂食困难、治疗无效的哮喘、不明原因的营养不良和发育迟缓等表现,应除外GERD。GERD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选择下列技术。对于无条件进行相关检查或者不能配合的患儿家属,可以采用诊断性治疗,如果患儿症状在治疗后显著缓解,在排除其他因素后,也支持GERD诊断。
1.食管pH监测
24小时食管下端的动态pH监测,可有效判断GERD及疗效,被认为是诊断GERD的“金标准”。该方法简便易行,儿童常用参数为Boix-Ochoa综合评分>11.99和酸反流指数(RI)>5%。目前多结合生物电阻抗(Impedance)技术,可以同步判断非酸反流和气体反流。24小时食管胆汁检测已经较少采用。
2.电子胃镜
安全易行,能直观判断食管黏膜病变及进行组织活检,对于难治性食管炎,需要组织活检以除外嗜酸细胞性食管炎。
3.食管测压
可以显示LES压力低下、频发LES松弛及食管蠕动收缩波幅低下等。目前趋向于采用固态测压导管进行高分辨率测压(HRM),国内很多单位已经开展。食管测压不建议作为GERD的诊断依据,仅推荐用于排除其他食管动力异常、科研和治疗前后的评估。
4.上消化道钡餐造影
已经不建议用于GERD的诊断。目前主要用于鉴别排除食管裂孔疝、贲门失弛缓症、胃扭转等疾病。

三、鉴别诊断

应认真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然后选择适当的诊断技术。对于呕吐为主的患儿,应鉴别消化道畸形、牛奶蛋白过敏症、神经系统及代谢异常等;对于以胸痛为主的患儿,应除外心源性和纵隔疾病;对于难治性食管炎,则应鉴别嗜酸细胞性食管炎、药物性食管炎和其他食管动力异常等。
嗜酸细胞性食管炎(eosinophilic esophagitis,EG)的临床表现与GERD相似,无特异性,而且各年龄段表现各异,婴幼儿主要表现为吐奶和喂养困难,大龄儿童则主要表现为呕吐和胸痛。内镜为主要诊断手段。胃镜下可发现:食管黏膜沟犁样或气管环样改变,管腔狭窄,多部位、多点活检可发现黏膜内嗜酸细胞升高。治疗主要包括饮食回避、局部激素以及并发症处理等。由于反流本身可以导致食管黏膜内嗜酸细胞的聚集,因此对于活检病理发现黏膜内嗜酸细胞升高者,应该首先给以足量抑酸药物治疗8周,之后复查黏膜活检,如果食管黏膜内嗜酸细胞显著下降,提示诊断为GERD继发的食管嗜酸粒细胞增多,而不能诊断EG。

四、治疗

儿童GERD的治疗,取决于病因、年龄段和严重程度。对无并发症的婴儿可先采用体位和饮食治疗、对于早产儿及有明显症状的年长儿,应采用药物和其他治疗。治疗目的为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以及防治并发症(营养不良、发育迟缓、出血和食管狭窄等)。其中年龄及治疗方式是影响儿童GERD预后的相关因素,1岁以上发病的儿童预后较1岁之内发病的婴儿预后差,容易出现发育不良,不规律治疗是儿童GERD预后的危险因素。
1.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对GERD的疗效仍有争议。常采用少量多次喂养、增稠的婴儿饮食(反流婴儿专用乳品或在添加适量增稠剂)、避免过饱喂养及控制体重减轻腹内压等。大龄儿童应该回避能降低LES压力和增加胃酸分泌的食物(咖啡、酒类、高糖、高脂饮料和辛辣食品)。
2.体位治疗
喂养后将患儿竖起1~2小时,睡眠时将床头抬高15~20cm,睡前2小时不进食,有助于改善症状。虽然有文献提示俯卧位可以通过改善胃排空减轻GERD症状,但俯卧有增加婴儿猝死的可能,目前不推荐俯卧位睡眠。
3.药物治疗
适应于症状明显、体位和饮食治疗无效的患者。常用抑酸剂、胃肠促动力剂和黏膜保护剂。

(1)抑酸剂:

通过抑制胃酸分泌,以减轻反流物对食管黏膜的刺激,控制GERD。推荐降阶梯方案,即首先应用较大剂量的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病情改善后改为标准剂量,平稳后再换用H 2受体拮抗剂维持治疗,疗程8~12周,疗效优于升阶梯疗法。儿童常用的PPI包括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和埃索美拉唑,目前雷贝拉唑已经推荐用于儿童,15kg以上为10mg,每日一次,而15kg以下儿童为5mg,每日1次。由于CYP2C19基因多态性在不同人种之间有所差异,国内儿童剂量要小于欧美指南推荐剂量。常用的H 2受体包括甲氰米胍、雷尼替丁和法莫替丁。

(2)胃肠促动力剂:

GERD是上胃肠动力性疾病,促动力药是通过改善食管和胃动力,减少胃内容物反流,从而减轻食管酸暴露。多潘立酮能增加胃排空,但对食管动力的改善尚有争议。甲氧氯普胺可引起锥体外系副作用,儿科很少应用。西沙比利由于心脏有副作用,儿科已经不再应用。

(3)黏膜保护剂:

常作为抑酸药的辅助治疗,通过与黏膜结合形成屏障,保护食管黏膜受到胃酸和十二指肠反流物的侵蚀。常用硫糖铝、铝碳酸镁、蒙脱石散、胶体次枸橼酸铋和麦滋林等,其中铝碳酸镁对于胆汁反流有较好疗效。
4.外科治疗
目前GERD仍以药物治疗为主,经内科治疗后,多数患儿可控制病情,仅少数患儿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包括:食管炎伴严重的食管裂孔疝;严重并发症如难治性溃疡、反复出血、穿孔、食管瘢痕狭窄;内科积极治疗8~12周无效;伴有严重的食管外并发症(反复肺炎、支气管哮喘甚至窒息等)。手术目的是加强下食管括约肌及膈肌脚的屏障功能,目前多采用腹腔镜胃底折叠术。

参考文献

1.周吕,柯美云.神经胃肠病学与动力.基础与临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Vandenplas Y,Rudolph CD,Di Lorenzo C,et al.Pediatricgastroesophageal reflux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joint recommendations of the North American Society for P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Hepatology,and Nutrition(NASPGHAN)and the European Society for PediatricGastroenterology,Hepatology,and Nutrition(ESPGHAN).J Pediatr Gastroenterol Nutr,2009,49:498-547.
3.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小儿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治疗方案(试行).中华儿科杂志,2006,44:96.
4.Lightdale JR,Gremse DA.Gastroesophagealreflux:managementguidance for the pediatrician.Pediatrics,2013,131:e1684-e1695.
5.Philip O.Katz,Lauren B.Gerson,Marcelo F.Vela Corrigendum: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Am J Gastroenterol,2013,108:912-914.
6.Sherman PM,Hassall E,Fagundes-Neto U,et al.A global,evidence-based consensus on the definition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in the pediatric population.Am J Gastroenterol,2009,104:1278-1295.
7.Dellon ES,Gonsalves N,Hirano I,et al.ACG clinical guideline:Evidenced based approach to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esophageal eosinophilia and eosinophilic esophagitis(EoE).Am J Gastroenterol,2013,109:679-692.
8.张田,丁召路,徐樨巍,等.儿童胃食管反流病随访研究.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5,30(19):1476-1478.
9.Papachrisanthou MM,Davis RL.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and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Birth to 1 Year of Age.J Pediatr Health Care,2015,29:558-564.
10.Papachrisanthou MM,Davis RL.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and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1 Year to 18 Years of Age.J Pediatr Health Care,2016,30:28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