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结 论
生活问题的研究给我们提供了以下几点有意义的思考。首先,将生活问题从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中剥离出来,确立了以“生活”为对象的社会政策理论和实践方法论。第二,在消费膨胀以及信息化普及的现代社会,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经济性循环不再是单纯的物质性再生产,它和生活者的生命再生产的循环连接在一起。将来它还会与组织性的再生产和精神性的再生产捆绑在一起。比如,我们的广场舞、网上购物以及微信群、团购的出现和普及,商家推出的智能电脑和有关生活消费的APP,都在一一印证这一点。人们的生活超越了物质性和生命性再生产的范畴,已经把这种再生产延伸到了组织层面和精神层面。生活问题研究的视角让我们发现了其中的规律,沿着这个规律还可以寻找到如何给予人们生活安全感、幸福感的路径。第三,将消费生活过程作为考察人的生命再生产的重要环节,根据社会发展的变化,重新理解和阐述人的生命再生产理论,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进入新时代,研究生活问题,用新思维和科学的方法再建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核心的社会政策价值体系,是社会政策在新时代需要急迫思考的问题。
坂口正之,1998,“社会政策学の展開と生活問題の经済学的研究——生活問題研究の社会政策学的アプローチー”,《大阪市立大学生活科学部紀要》第46卷,第103—117页。
陈恭,2013,“在国家与市场之间寻找中国社会政策改革的逻辑——‘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国际经验与中国改革’国际学术研讨会评述”,《科学发展》第10期,第93—98页。
广井良典,2001,《定常型社会―新しい「豊かさ」の構想》,岩波新書。
关信平,2002,“社会政策发展的国际趋势及我国社会政策的转型”,《江海学刊》第4期,第93—98页。
景天魁,2010,“论中国社会政策成长的阶段”,《江淮论坛》第4期,第5—10页。
李迎生,2012,“国家、市场与社会政策:中国社会政策发展历程的反思与前瞻”,《社会科学》第9期,第50—64页。
沈洁,2017,“浅论‘生活型’社会政策”,《社会政策研究》第1期,第53—60页。
沈洁,2017,“社会政策中的生活视角”,《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第3期。
沈洁,2014,《中国の社会福祉改革はなにを目指していたのかー社会主義と資本主義の調和ー》,ミネルヴァ書房。
社会政策学会杂志,1992,《社会政策学と生活の論理》第16辑,1992年10月。
武川正吾,1985,《労働経済から社会政策へ 社会政策再生のために》,《福祉政策の基本問題》,东京:东京大学出版社。
王思斌,2004,“社会政策时代与政府社会政策能力建设”,《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第8—11页。
杨团,2002,“社会政策研究范式的演化以及启示”,《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第127—139页。
岩田正美等編,2013,《一番ヶ瀬康子社会福祉論の再検討—生活権保障の視点とその広がり》,ミネルヴァ書房。
一番濑康子,1998,《社会福利基本理论》,沈洁等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邹蕴涵,2016,“我国居民消费的历史变迁及新特征分析”,国家信息中心,www.sic.gov.cn/News/45516169.htm。
中川清,1992,《生活の再生産と生活の単位—社会政策学と生活の論理によせて》,《社会政策学会》,第137—161页。
中鉢正美,1975,《現代日本の生活体系》ミネルヴァ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