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 言
新制度主义(new institutionalism)蔚为当代社会科学方法论之“主战场”,各流派除了共同关注制度与行动之间的关系,并以建立中层理论(meso-theory)作为研究目标之外,其知识体系枝繁叶茂,被视为目前社会科学界最具影响力的理论家族注10亦不为过。政策分析领域中断续均衡理论(punctuated-equilibrium, PE)、倡议联盟框架(advocacy coalition framework, ACF)、多元流程模式(multiple-streams)、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institutional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framework, IADF)等广泛运用于实证研究之重要理论,其论证理路皆受新制度主义之结构主义观点的深刻影响(Baumgartner & Jones, 1993; Smith & Sabatier, 1993; Kingdon, 1995; Ostrom, 1990; Ostrom & Ostrom, 2011)。
无论是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强调制度安排决定诱因结构与信息流动、左右个人的行动与策略选择(Ostrom, 1986, 1990),还是历史制度主义指出制度形塑人类行为模式与建制能力的恒久影响(Hall & Taylor, 1996),抑或社会学制度主义主张基于社会建构之制度在文化传承中提供适当行为之判准(Thomas et al., 1987),上述“古典”新制度主义研究途径之政策分析观点,皆认定制度因素长期稳定制约人类行为,政策变迁必肇因于外生重大冲击,循此理路,制度分析应更宜解释“为何没变迁”的政策存续(Schmidt, 2000)。重结构稳定性、轻行动者自主性的思路,较能解释静态的制度约束、不易分析变迁动力来源的论证困局,引发新制度主义学者的辩论与反思(Hall & Taylor, 1996; Hay & Wincott, 1998),进而提出“理念转向”(ideational turn)及关注变迁动力归因的“第二波运动”(Campbell & Pedersen, 2001b),并从中逐渐形成薇薇安·A.施密特(Schmidt,2008, 2010, 2011, 2012)所指称的“第四种新制度主义”:“话语性制度主义”(discursive institutionalism)。
同样以制度分析为核心,话语性制度主义聚焦于制度如何借由意义性、语言性框架塑造行为,亦即行动者如何依循话语规则,运用理念阐联注11及叙事诠释,形成界定问题及规划方案的政策话语,借以解释、审议、合理化自身行动(Schmidt, 2012)。简言之,话语性制度主义研究要旨,即尝试分析政策话语在政策过程中的重要性及影响政策调整(policy adjustment)的机制(Hajer, 1995; Fischer, 2003; Lynggaard, 2012)。
相较于其他话语分析的理论观点,话语性制度主义的特色在于将制度、政策理念、政策制定三者共冶于一炉,统摄于政策调整(制度变迁或存续)过程,并尝试建立兼顾“结构”(structure)与“行动者”(agents)二者交互影响制度变迁的解释分析(Schmidt, 2010;陈嫈郁,2014a)。施密特(Schmidt,2008)将政策话语定义为“以特定方向传导政治思想与行动的制度化意义体系”,在此定义之下,话语既是传达行动者理念的媒介,亦可视为建立行动者共识与政策合法性的重要资源,在变迁归因的概念化分析中扮演枢纽角色。以理念为发轫、话语为枢纽的分析框架,呈现出一种特殊的“二阶段”变迁,首先是由理念转变为话语的“理念阐联”过程,即依循话语形成的规则;接续为“话语制度化”(discursive institutionalization),即话语需获得社会权威及一定程度的公众认可。
话语本身不仅是引发变迁的重要变量,更同时具备汇集制度、利益等要素,共组变迁动力(dynamics of change)的功能,亦即话语所特有的“变革力量”(transformative power)(Schmidt, 2000, 2008)。换言之,话语(及其中蕴含的理念)并非直接影响政策变迁,而是借由政策过程中定义问题、整合利益、规划方案等环节,将理念转换为行动,并串连不同行动者及各方资源,形成催生制度变迁的条件与动力。实际上,话语在政策过程中也许确能有助于某理念“出线”,抑或流于常见时下讽评之“放空气”“烟雾弹”“假议题”。因此相较其他话语分析者主张“话语确实重要”(discourse dose matter),话语性制度主义则进一步探索“理念及话语何以、何时、何处及为何重要”(Schmidt, 2008, 2010)。
综上所述,本文经由解析“话语性制度主义”的发展脉络及研究途径,探讨其政策分析观点及如何裨益政策科学。首先概述话语性制度主义的兴起脉络,比较此论与理性选择、历史、社会学等分析范式的异同,显示其理论特质及所欲反思、矫正的偏失;接续说明话语性制度主义的分析理路和变迁归因;最后由方法论及变迁动力来源之概念切入,以话语性制度主义与其他政策分析理论的对话,展望话语性制度主义未来将可开拓政策变迁分析的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