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序
时不时地,会有读过“成为明星讲师”系列丛书的读者通过扫描书上的二维码加我微信。大家告诉我,看完书后很有启发,对如何成为一位好讲师,把课讲授得更生动,以学员为主开展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每当看到读者的支持和肯定,我都很感动,也有了满满的动力。无论再忙,我都要把这个系列创作下去,让更多的企业内训师受益。其实,很多企业的内训师不缺传道、授业、解惑的动力,缺的是方法。2018年,我决定创作我的第三本图书——《成为明星讲师3:脑科学与活动开发全案》。
大脑是一个很神奇的器官,虽然重量只有2斤多,所占身体的比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其消耗的能量却达到惊人的20%,所以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学习或在集中注意力思考某些疑难问题的时候,虽然你的身体没有运动,却总是感觉饿得特别快,原因就在于你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太“烧脑”了,让大脑满负荷运作,消耗了大量的能量。
如果讲师能多了解一些人类大脑工作和学习的原理,那么对于他授课效果的提升肯定是益处多多的。讲师的授课过程,其实是一个与学员大脑相互“博弈”的过程。如果你讲授的内容枯燥乏味,缺少对感官的刺激,就无法激活和影响大脑,大脑就会选择过滤你所发出的信息,同时选择接收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如今天上完课,晚上去哪里吃饭,或开始玩手机,或在本子上涂鸦……
本书从大脑学习的全流程来重新看待授课学习这件事情。大脑是如何学习的?要靠外部刺激、选择性接收、短期记忆、长期记忆4个部分全力配合完成。成年人身处教室,感受到的外部刺激特别多,灯光、讲师说话的声音、同学衣服的颜色、教室的温度等。大脑会通过五官选择性接收它当下感兴趣的信息,这就是选择性接收。如果我们的课程内容能在确保有效的情况下,更多地刺激学员的五官,就越有可能被学员的大脑接收。因为只有信息被接收了,学员才能顺利进入下一个学习阶段,而没有被接收的信息就被过滤掉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左耳进,右耳出”。信息进入大脑之后,存放在海马体,只是短期记忆,时间为5~15秒,所以人的“忘性”是很大的。讲师的授课内容可能是关键的方法、步骤、观点,是需要让学员记住的,记住以后才能有效运用。所以讲师还需要通过一些方式和手段帮助学员把所学的内容从短期记忆编码成长期记忆,存储在大脑皮层,便于以后检索使用。
因此,基于大脑的学习流程,本书分享了40个授课中可以使用的活动,分别是10个破冰活动、10个开场活动、10个教学活动、10个收尾活动。每个活动对活动原理、活动概述、活动目的、活动指引等都有较为清晰准确的描述。同时,阅读注意事项可以帮助讲师解答学员的异议,规避一些误区,少走一些弯路。活动变体则可以让我们举一反三,将同一个活动玩出不同的效果。这些活动符合成人大脑学习的原理,对学员进行多感官的刺激,帮助学员接收信息;同时让学员做好自我评估,让学员结合自身事例和感受做分享等,通过与学员关联内容的分享和讲解,让学员不断重复所学内容,帮助其将所学内容由短期记忆变成长期记忆。
记得有位同行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平庸的讲师说教;合格的讲师解释;优秀的讲师示范;伟大的讲师激发。”希望大家能用好这本工具书,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刺激学员大脑,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获得应有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