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基尔霍夫定律
基尔霍夫定律(Kirchhoff Laws)是电路中电压和电流所遵循的基本规律,是分析和计算电路的基础,1845年由德国物理学家G.R.基尔霍夫(G.R.Kirchhoff,1824—1887)提出。它既可以用于直流电路的分析,也可以用于交流电路的分析,还可以用于含有电子元件的非线性电路的分析。基尔霍夫定律包括电流定律(KCL)和电压定律(KVL):前者应用于分析电路中流入和流出节点的电流;后者应用于描述电路中沿回路各段电压间的约束关系。
在分析和计算电路之前,先介绍与电路结构相关的几个电路术语。如图 1.5.1 所示,电路由电路元件的两端相互连接而成,这样可用支路、节点、分段点、回路等电路术语来描述。

图1.5.1 支路、节点、分段点、回路
支路:串联的元件构成一条支路,US1与R1形成一条支路。一条支路的元件流过一个相同的电流,称为支路电流。
节点:两条或两条以上支路的连接点。
分段点:元件与元件的连接点。
回路:由支路组成的闭合路径。
图1.5.1中有3条支路( I1、I2、I3),2个节点(a、b),4个分段点(a、b、c、d),3个回路(1、2、3)。
1.5.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又称为基尔霍夫第一定律,记为KCL。可以表述为:任一时刻流出(流入)任一节点电流的代数和等于零,或任一时刻,流入任一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之和,即

在图 1.5.1 中,若按电流列方程,设流出节点的电流为正,流入节点的电流为负;则节点a的KCL方程:-I1+I2+I3=0,节点b的KCL方程:I1-I2-I3=0。这两个方程相加,左右都为0,即这两个方程不独立。若将其中一个节点b接地,其余节点的KCL方程称为独立方程,即当节点数为n,独立方程个数为n-1。
【例1.5.1】求如图1.5.2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1、I2及I3。

图1.5.2 例1.5.1电路
解:设流出节点b的电流为正,则节点b的KCL方程为

同理设流入节点a的电流为正,则节点a的KCL方程为

根据节点c电流的流入等于流出,则节点c的KCL方程为

1.5.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又称为基尔霍夫第二定律,记为KVL。此定律表明:沿任一闭合回路绕行一周,各支路电压的代数和为零,即

应用式(1.5.2)时要注意,元件两端电压的方向与回路绕行的方向一致取正,相反取负。
【例1.5.2】求如图1.5.3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1和U2。

图1.5.3 例1.5.2电路
解:取回路1和回路2的顺时针方向为绕行方向。
回路1的KVL方程为

求得U1=4.4(V)。注意在回路1中2Ω电阻的电压方向是从“+”到“-”,与回路顺时针绕行的方向一致,所以U1取正。1Ω 电阻的电压方向是从“+”到“-”,与回路顺时针绕行的方向一致,所以其电压取正。6V电压源的电压方向是从“+”到“-”,是向下的,与回路顺时针绕行的方向不同,所以取负。
回路2的KVL方程为

求得U2=-3.6(V)。
【例1.5.3】求如图1.5.4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ab和Uac。

图1.5.4 例1.5.3电路
解:取顺时针方向为绕行方向,电流I方向如图1.5.4所示,注意bc支路没有电流。
KVL方程为4× I+4+2× I+2=0
求得I=-1(A)
从图1.5.4中可知,由于bc支路存在1V的电压源,即Ucb=-1(V)。由于ad支路存在2V的电压源,所以Uad=-2(V),则Uab=Uad+Udc+Ucb=-2-2×(-1)-1=-1(V), Uac=Uad+Udc=-2-2×(-1)=0(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