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bor权威指南:容器镜像、Helm Chart等云原生制品的管理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推荐序1

我在准备动笔写这篇序的时候,一瞬间仿佛回到了多年前的大学校园。当时张海宁(Henry)正在攻读我的硕士研究生,研究领域是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在那个互联网经济尚待崛起的年代,我们对互联网的未来充满期盼。

时至今日,随着各种新技术产业和商业模式动能的释放,放眼全球,整个世界已经运行在一个巨大的软件体系之上。以A(人工智能)B(大数据)C(云计算)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和互联网核心技术,更是以不可想象的步伐引领着社会的变革和前行。云计算作为强大的技术底座,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和边缘计算等技术,为现实世界建立起精确的数字化模型,形成一套可以对物理世界感知、洞察及反馈的高效体系。以云计算、5G、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信息基础设施,正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使传统基础设施向数字化、智能化的融合基础设施转型和升级,并为科研、技术、产业等领域提供创新型基础设施。

从发展的历程上看,云计算早期主要注重基础设施的灵活交付能力,使计算资源能够方便地为用户所用。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云计算已经迈进2.0时代,以应用为中心和基础设施为代码的云原生(Cloud Native)技术正驱动着现代化应用前进的步伐。如今,云原生技术已经成为应用主流的设计、开发和运维模式,容器则作为云原生技术的基石,得到普遍采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云原生平台上构建了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基础能力,在产业智能化的浪潮中推动着数字化的创新,带来影响深远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

Henry作为资深的技术专家,一直活跃在云原生的舞台上。他于2014年率领团队创建和研发了开源镜像仓库Harbor项目,解决了用户管理容器镜像的诸多痛点,如权限控制、远程复制、漏洞分析等,Harbor也一跃成为非常受欢迎的开源容器镜像管理软件。值得一提的是,秉承着开放、包容的理念,Harbor项目于2018年被捐献给云原生计算基金会(CNCF),成为首个原创于中国的CNCF项目,由广大社区用户共同维护。最近更传来喜讯:Harbor成为首个成熟度达到CNCF毕业级别的中国开源项目。

目前,我所带领的微众银行人工智能团队正致力于联邦学习的前沿学术研究和应用场景落地。在2019年年初,我们开源了工业级联邦学习框架FATE(Federated AI Technology Enabler),旨在解决人工智能中数据使用和隐私保护的问题。在联邦学习中,多个组织参与数据方面的合作,各方需要相互信任并运行相同的软件,因此,将FATE项目开源是很好的选择,将促进联邦学习生态圈的培育和发展。Henry所在的团队和我们紧密合作,为FATE项目赋予了云原生的能力,FATE和Harbor两个项目在开源领域胜利会师,实现了基于容器镜像的敏捷部署和自动化运维,大大降低了联邦学习平台的使用门槛,也彰显了开源的力量和云原生+AI的价值。

本书由Harbor项目维护者和贡献者倾力编撰,立意新颖,思路清晰,涵盖了Harbor的设计思想、技术原理、配置架构和应用案例等丰富内容,既高屋建瓴地阐释了云原生技术的核心原理,也深入浅出地解析了容器落地的优秀实践,是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计算机领域的工程师、架构师、开发者和开源贡献者了解云原生应用,特别是容器和镜像技术的优秀参考书,也适合理工类大学生阅读和学习。

杨强

微众银行首席人工智能官、香港科技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