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心之所属(Coeurs)
导演:阿兰·雷乃(Alain Resnais)
编剧:让—米歇尔·里布(Jean-Michel Ribes)
主演:萨宾·阿泽玛(Sabine Azéma),兰伯特·威尔森(Lambert Wilson),安德烈·杜索里埃(André Dussollier)、皮埃尔·阿迪提(Pierre Arditi),伊莎贝尔·卡瑞(Isabelle Carré)
摄影:埃里克·戈蒂耶(Eric Gautier)
出品:法国/意大利
这是一部与最近几年出现的《碰撞》(撞车)、《巴别塔》立意相似的多角色、多线索故事,剧情结构几乎完整印证了社会学上的“六度间隔理论”(the theory of six degree):影片中的6位人物,在生活间接地影响了一个完全不相识的人。在这些喜剧化的小品格局中,我们看到个人经历、职业身份、社会地位完全不同的几个人物,但他们都有一颗善良而孤独的心,他们渴望更幸福的生活,却又困惑于现实。雷乃这部电影与《巴别塔》的一个区别在于,他没有把人物推向一个生死悠关的时刻,让观众在痛苦的情感升华中直白地感悟人生道理,而是让人物内心中的孤独、失败和痛苦,埋伏在故事诙谐、风趣和荒诞的剧情表层之下,喜中有悲,引而不发。
像阿兰·雷乃这样87岁高龄并早已能功成身退的导演,仍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和创作敏感,本身就让人钦佩,何况阿兰·雷乃的电影创作在近20年来,始终在法国及国际舞台得到认可。1980年以来,他先后2次获得恺撒奖最佳导演奖,《心》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评委会大奖,更难得的是,阿兰·雷乃的影片在法国始终保持良好的发行成绩,创造了其他新浪潮导演没有达到的成绩。1980年以来的阿兰·雷乃电影可以分为两类:第一是在叙事结构和表达手法上的不断创新。数年来,阿兰·雷乃始终对时代文学、流行音乐、漫画、滑稽戏和现代戏剧等文化现象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他大胆借鉴流行元素,在《几度春雨几度秋》(Mélo)、《吸烟/不吸烟》(Smoking,no smoking)中,进行叙事结构的创新,并在《老调重谈》(On connaît la chanson)和《请勿吻嘴》(Pas sur la bouche)中采用歌舞剧形式。第二是对命运、信仰、孤独、死亡、爱等终极问题的关切和挖掘,在《向死之爱》(L'Amourà mort)、《吸烟/不吸烟》中,雷乃进行形式实验的同时,还将电影聚焦于现实世界的深层精神问题,尤其《向死之爱》,这部影片没有其他影片知名,却在形式创新和主题深度上达到了高度统一,堪称他近20年来的总结性作品。
《心》延续了最近几年在电影形式上的尝试,主人公是巴黎贝尔西区(Bercy)6个身份不同的人物,在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些或者幽默、或者紧张的生活片段,展现了一近乎返老还童般的纯真的世界观,在这些欢快、风趣和讽刺的小段落背后,雷乃试图让观众去发现现代人深深遮蔽的内心,难以言表又彼此封闭的内心生活。
或许因为《向死之爱》表达了太多深刻而沉重的话题,运用了过于晦涩、凝重的表现形式,在这部电影里,雷乃在形式上的创新与对主题的挖掘达到了很好的平衡。尽管影片改编自戏剧作品,但雷乃电影的戏剧性始终都要比里维特更加微弱和稀薄,自《我的美国叔叔》之后的雷乃电影,在人物关系和剧情结构的处理上,更像把玩一盘人生棋局,人物都成为人生实验的棋子,雷乃在每个人物的棋步之中,向观众展示不同命运真谛,《心》在人物关系上也延续了这个特点。但《心》中人物设置所要实现的目的,与《向死之爱》那种层层递进般的论证不同,也与《吸烟/不吸烟》那种循环往复的重新再来不同,这次的人生棋盘摆得更大,在更广阔的黑白格之间,让不同的人物走向彼此无关的方向,并让这个故事包括在一个通俗喜剧中。在形式上,《向死之爱》里那种不断突然插入的黑色背景里飘雪片段,在《心》中直接变成更乐观、美妙的想象风景,影片中时时刻刻都在下雪,与剧中人的生活环境融为一体。雪的意象,我们可以理解出3种不同的含义,首先映现出一个返老还童的导演对幻想世界的美妙想象,展现出一个理想化的纯净的外部现实;其次是对《向死之爱》中沉重的死亡观念和宿命色彩的自我反驳,在《心》中,雪花不再是沉重而压抑的死亡象征,反而成为生命的召唤;最后,一个被小雪不停包裹、覆盖而变得宁静、隔绝的世界,反衬出主人公们被现实遮蔽的内心世界,被现实(雪花)不断包裹起来,等待人们去发现和关怀。可以说,《心》是阿兰·雷乃在《向死之爱》之后,一种富有理想主义的亲切感。
《心》是一部戏剧改编作品,剧本来自英国剧作家艾伦·艾克伯恩(Alan Ayckbourn)的戏剧作品《公共场所的私人忧虑》(Private fears in public places),这种创作方式来自雷乃多年来对戏剧的热爱,并始终尝试将现代戏剧的叙事效果引入到电影中。阿兰·雷乃是艾伦·艾克伯恩[1]的戏迷,这也是他与艾伦·艾克伯恩的第二次合作,1993年的《吸烟/不吸烟》就是改编自艾克伯恩的戏剧《Intimate exchanges》中的16部戏剧。《公共场所的私人忧虑》自2004年上演以来大受欢迎,为此,艾克伯恩破例首次在伦敦执导了这幕剧,并在2005年5月将该剧搬演到美国纽约。阿兰·雷乃看过该剧之后,立即产生了改编成电影的想法,由于之前的愉快合作,这次两个人一拍即合,艾克伯恩不但慷慨赠送改编版权和剧本手稿,并同意让雷乃以任何形式进行改编,阿兰·雷乃才得以把这部英国名剧改编成巴黎故事。
影片的制作完全符合阿兰·雷乃晚期创作的脾气:主要演员都是与他合作多年的几位忠实演员,他们是阿泽玛、威尔森和阿尔蒂提,在剧本方面,像《老调重弹》里启用活跃在戏剧领域的让—皮埃尔·巴克利和阿涅斯·雅薇一样,这一此雷乃再次与戏剧家让—米歇尔·里布合作担任剧本工作,而影片的配乐、摄影完全都是与他合作多年的近友完成。所以,尽管那些不熟悉雷乃的普通观众会对这样一部影片感到满意,但如果离开雷乃晚期电影整个体系,则很难领会这部电影中蕴含的那种返朴归真的纯真情感,在这部妙趣横生的人生实验剧的背后,是一颗不老的灵魂。
(李洋/文)
注释
[1]艾克伯恩是20世纪英国最重要的戏剧家,他1939年生于伦敦,先后有67部戏剧作品问世,是公认的自威廉·莎士比亚以来,世界上演剧目最多的英国剧作家。艾克伯恩在英国小城Scarborough创建了自己的剧院Stephen Joseph Theatre,并带领自己的剧团在那里不断上演自己的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