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利文斯通横穿非洲大陆
大卫·利文斯通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1813年3月19日,利文斯通出生于英国苏格兰一个纺织工人的家里。贫困的生活使他失去了上学读书的权利,10岁那年,他到一家纺织工厂当了童工。他每天要从早晨6点一直劳动到晚上8点,繁重的劳动远远超出了一个孩子的承受能力,他感到筋疲力尽。可是,利文斯通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求知欲。每天下班后,他立即赶到为工人开办的夜校学习两个小时,回到家里,他趴在小油灯下读书一直要读到深夜。利文斯通不仅喜爱读书,他还喜欢到大自然的怀抱里去寻求更多的知识。他常常对大自然中的新奇事物苦苦思索,感到自己所学的知识还太少,无法解答一个又一个自然之谜。于是,他更加勤奋地学习,希望能掌握更多的知识。
利文斯通的父母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受他们的影响,利文斯通不仅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而且还决心做一个传教士。不过,他认为要做一合格的传教士,仅仅向人们宣传基督教的教义,从精神上解除他们的痛苦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学会治病救人的技术,从肉体上解除他们的痛苦。因此,他决定学医。为了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他常常深入乡村,访医寻药。他用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大部分工资作学费,进入格拉斯哥大学医学院学习。经过几年的刻苦努力,他以优异成绩完成了大学学业,学校根据他的实际水平授予他硕士学位。利文斯通这个出身贫苦的纺织工人,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然而,他不愿过平静的生活,为实现自己做一名传教士的理想,他决定离开家乡,到一个新奇广阔的天地里去追寻自己的理想之梦!
利文斯通过有限的书本得知,遥远的东方大国——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但并未得到上帝“光照”的国度,他希望能有机会到中国去传教。正在这时,他与一位曾到过非洲的英国传教士莫法特邂逅相遇,两个一见如故。莫法特很喜欢热衷于传教的利文斯通,他向利文斯通介绍了非洲南部地区的一些情况,希望利文斯通能到非洲去传教。利文斯通深受启发,决定放弃去中国的打算,并立即向伦敦传教协会写信自荐,要求去非洲工作。这并不是什么“美差”,他的要求很快得到了批准。
1840年11月,利文期通离开祖国,踏上去非洲的艰难旅程。就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他的这一选择,将成为他生命之路的又一次重大转折。
利文斯通风尘仆仆地来到非洲南部的库鲁曼,立即在伦敦传教协会最早派来的传教士莫法特领导下开展工作。可是,他很快发现,在这里传教谈何容易,非洲人对白人怀有强烈的仇恨和明显而易的敌意。每当来到非洲人居住的村落时,几乎所有的黑人村民都不欢迎他的到来,他们或用仇恨的目光盯着他,或像躲避魔鬼似地远远跑开了。有几次,利文斯通还被愤怒的黑人团团包围,逼迫他立即离开。至于石块或毒箭的袭击更是时常发生。利文斯通知道,自从16世纪欧洲人发现欧洲以来,西方殖民主义者用极其卑鄙残暴的野蛮手段把大批非洲黑人掳掠到美洲做奴隶,同时又有无数非洲人死于野蛮屠杀之中。直到利文斯通在非洲期间,这种肮脏无耻的奴隶贸易仍在进行,给非洲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民族灾难。非洲人民对白种人的敌视、仇恨的戒备完全是情有可原的。对于非洲黑人的不幸遭遇,利文斯通一向深表同情,他也坚决反对奴隶贸易。为了消除非洲人对他的误解和隔阂,打开工作局面,初到非洲的几年里,他克服重重困难,深入乡村城镇,耐心地向人们解释;热心地给黑人治病;经过他的不懈努力,非洲人逐渐对他产生了好感。利文斯通凭着一手高超的医疗技术,好几次妙手回春,救活人似乎注定要死的病人,终于赢得淳朴善良的非洲人的信任,被他们当作能够信赖的朋友了。
早在青少年时代,利文斯通就阅读过古希腊学者希罗多德和著名地理学家托勒密的著作,书中所描述的神秘的非洲大陆使他心驰神往。在和非洲人民友好交往的过程中,他不仅对非洲人的语言、风俗和智慧才能有了深刻的了解;而且还听到许许多多关于这个神秘大陆的传说和情况。利文斯通被这些欧洲人闻所未闻的传说和情况所深深吸引,他在心中酝酿思考了很长一段时间,终于下决心深入非洲内陆探险,揭开蒙在非洲大陆上的神秘面纱!
非洲位于亚洲的西南面、欧洲的南面,面积有3000多万平方公里,是小于亚洲的世界第二大洲。非洲大陆的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起伏不大,平均海拔在600米以上,被称为高原大陆。
非洲地跨南北两半球,赤道横贯中部,气候带作南北对称分布,全洲有四分之三的面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绝大部分地方的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气候炎热,干燥地区广,有“热带大陆”的称号。
利文斯通不满足于人们对非洲地理的表面认识,他决心作一番深入的考察。1849年6月1日,利文斯通和两位英国青年一起前往非洲南部最大的沙漠——卡拉哈里沙漠,去勘探这个沙漠北面的恩加米湖。
利文斯通一行冒着炎热的天气,顶着沙漠刮来的热风,艰难地行进着。他们在水源奇缺的沙漠跋涉近一个月,才见到一条水量不大的河流——萨加河。他们了解到这条河的源头是恩加米湖时,顾不得旅途的疲劳,便兴冲冲地出发了。又在沙漠中艰苦奋斗了12天,他们来到烟波浩水的恩加米湖畔。恩加米湖仿佛是这片荒凉贫瘠的大沙漠里的一颗明珠,湖畔的灌木和芦苇丛迎风摇弋,里面栖息着众多的鸟类的和野兽,给人生机盎然的印象。利文斯通在这里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地理考察。返回住地后,他立即着手整理一份关于卡拉哈里沙漠和恩加米湖的详细报告,寄给了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利文斯通的这次“见习”探险旅行受到皇家地理学会的高度重视,他们很快给利文斯通写来回信,确认了的探险家身份,并对他今后的探险活动提出明确的要求,希望他能找到一条通向非洲内陆的道路。利文斯通知道,从此他的探险活动就是由国家资助的有目的的行动了。
1851年,利文斯通第二次来到恩加米湖,他深入科洛洛人聚居地区,一面进行传教行动,一面为地理探险作准备。科洛洛人对这位医术高明的英国传教士颇有好感,热情地推选出熟悉地形的向导陪同利文斯通进行地理探险,在科洛洛人向导的协助下,利文斯通见到了波涛汹涌、水量浩大的赞比西河。
赞比西河是非洲南部最大的一条河流,它全长2660公里,流经它哥拉、赞比亚、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津巴布韦、莫桑比克等国;它河床宽阔,水量充沛,浩浩荡荡,一泻千里。利文斯通出神地注视着奔流不息的河水,不禁想起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对他的嘱托,他思忖,既然赞比西河源远流长,它的下游一直向东注入莫桑比克海峡,那么能不能借此开辟一条横贯非洲大祟的交通要道呢?
这一想法在利文斯通头脑中一闪现,他立即开始酝酿一个大胆的探险计划,作一次横贯非洲大陆的探险考察。因为,他觉得要证明自己的想法是否可行,仅凭非洲人提供的情况是远远不够的,他必须亲自进行实地考察,深入到欧洲人尚未去过的地方,对赞比西河的发源地以及沿途的河道作详细的调查。他十分清楚这次探险活动困难重重,险象环生,但他仍充满信心地开始作探险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1853年11月,利文斯通从科洛洛人聚居的达利尼安提出发,开始了横贯非洲大陆的探险旅程。科洛洛人为利文斯通的这次探险活动提供了慷慨的援助,塞凯莱图尊工特意挑选27名身强体壮的土著人护送他,还慷慨提供了许多物资。
利文斯通决定向西去寻找通往大西洋的通道。然而他所要经过的那个地区在地图上是一片空白,过去还尚未有人涉足过,这无疑给这次探险增加了难度。可偏偏在他刚刚踏上旅途之际。他患的恶性疟疾突然发作,连续的高烧和反复发作的摆子把他折磨得极度衰弱,他不得不趴在牛背上进行长途跋涉。他强忍病痛的折磨。坚持每天记探险日记,把沿途的地理、地质、动物、植特等情况详细记录下来。他还时常用颤抖的手拿起望远镜和马表进行天文观测,确定自己所在的位置,算出经纬度,然后标注在地图上,填补了这片空白。
功夫不负有心人,利文斯通凭着顽强的意志,拖着病躯艰难地行进在崎岖的道路上,终于找到了赞比西河的发源地——迪洛洛湖。这是分水岭上的一个湖泊,湖水一总值发注入赞比西河,另一部分流向刚果河。这一发现使利文斯通精神大振,稍事休息后,便又踏上了征途。
1854年5月31日,利文斯通一行胜利到达大西洋岸边的罗安达。面对一望无际的大海,同行的科洛洛人欣喜万分,可利文斯通却陷入了深思。他觉得沿途经过的复杂地形和热带森林中恶劣环境,以及非洲土著部落的敌对情绪,使通过这条路进行贸易活动的设想一时难以实现,他决定暂时返回科洛洛人的聚居地,尔后再向东去寻找一条通向印度洋沿岸的道路。
1855年11月,利文斯通经过几个月的休息,身体基本康复,他决定顺着赞比西河而下,去寻找通往印度洋的道路。塞凯莱图酋长被这位白人探险家的勇敢精神所感动,选派200名土著青年护送他,并提供了大量的物资援助。
在科洛洛人向导的带领下,利文斯通一行来到赞比亚和津巴布边界上的巴托卡峡谷附近。利文斯通忽然被耳旁隐约传来的隆隆声所吸引,他抬头一看,只见几公里外的空中飘浮着浓密的雪雾。利文斯通以一个地理探险家的敏锐感觉意识到那里也许有一个巨大的瀑布。他立即加快步伐,沿着赞比西河向雪雾升起之处奔去。跑着跑着,他发现水流湍急的河水突然来了个急转弯。他立定脚跟一看,一幅无比壮美的景色立即映入眼帘。奔腾的河水从一幅宽约180米,落差108米的巨大水帘,奔腾澎湃,宛如白练凌空。流水冲击着谷底的岩床,发现雷呜般的轰鸣声,激起的浪花水雾,在几百米高的空中弥漫。在阳光的照耀下,一条绚丽的、经久不散的彩虹,飞架于大水帘和对面的峭壁之间,仿佛是一条通向云霄的彩桥。面对如此蔚为壮观的美景,利文斯通心旷神怡,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他想了很久,才决定用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的名字来命名这个欧洲人从未听说过的大瀑布。可事后一打听,非洲当地人早就知道这个瀑布了,并取名为“莫西瓦托尼亚”,意思是“声若洪钟的雨雾”,这名字显然要形象恰切得多。
利文斯通驾着小船,从瀑布上缘顺流而下,对瀑布作了详细考察,他发现这个大瀑布上缘顺流而下,对瀑布作了详细考察,他发现这个大瀑布被河床中突兀的岩岛分隔成几段,自东向依次是魔鬼瀑布、主瀑布、彩虹瀑布和东瀑布。他在急流和漩涡中登上瀑布顶端的一个小岛(现称利文斯通岛),在岛上,利文斯通抬头仰望大瀑布飞流直下的雄姿,不由赞叹不已。利文斯通是第一个冒着生命解除,登上利文斯通岛的人,也是第一个发现大瀑布的欧洲人。由于他的发现和考察,世界最大的也是最壮观的瀑布之一的莫西瓦托尼亚瀑布,从此闻名于世。利文斯通一行在对莫西瓦托尼亚瀑布作一番考察之后一,便马不停蹄地穿过赞比西拉巴萨险滩。虽然,在最后通过葡萄牙人的势力范围时,受到组织起来反抗欧洲殖民主义者的非洲人的阻挠,但利文斯通一行终于化险为夷,于1856年5月20日,安全抵达印度洋西岸的克利马内,胜利完成了横贯非洲大陆的探险,结束了这次为时两年半,行程3800多公里的探险旅行,成为非洲探险史上首次创纪录的壮举。
利文斯通带着他的大量探险成果,回到英国。英国资产阶段政府一反常态,对他的探险活动极为重视,因为他是第一个把非洲有富饶的土地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的消息带回欧洲的人。他对非洲内陆自然情况的调查,大大改变了人们对非洲地理的传统认识,初步揭开了非洲大陆的神秘面纱。对急于向非洲扩张势力,建立海外殖民地的英国政府来说,这是一笔难得的财富。他们急切地希望利文斯通过非洲内陆作进一步探险,以便把侵略的触角尽快伸向非洲大陆。英国资产阶段的险恶用心,显然是违背利文斯通本人善良的愿望的,也是他始料不及的。但不管他本人的主观愿望如何,当他带着英国政府的明确任务,开辟一条能通向非洲内陆的道路,为英国的商业贸易铺平道路,再次前往非洲探险时,他的探险活动已失去个人猎奇的性质,而带有十分鲜明的殖民主义色彩了。
1858年5月,利文斯通率领一支英国探险队再次来到非洲内陆探险。英国政府为这次探险提供了资金和两艘小汽艇,配备了探险人员,其中包括医生兼翰·柯克和画家托马斯·贝恩斯等,利文斯通除担任领队外,还被任命为赞比西河地区的领事。
利文斯通一行按照英国政府的要求进行了多方努力,他们先从赞比西河河口乘小汽艇溯流而上,试图从东海岸沿这条河流开辟通往非洲内陆的航道。但由于滩多水急的巴拉巴险滩阻挡,未能如愿。他们又勘测了希雷河、鲁伍马河,希望能从这里找到出路,可是仍然被难以逾越的急流险滩阻挡,而未能成功,利文斯通开辟通向内陆航道的计划彻底失败了。然而这个时期,他在地理探险方面的收获仍是巨大的,他不仅对赞比西河、希雷河、鲁伍马河的水文、航道、急流等作了全面的勘测,而且还意外地发现了仅次于维多利亚湖和坦噶尼喀湖的非洲第三大淡水湖——马拉维湖。
马拉维湖(旧称尼亚萨湖),位于马拉维、坦桑尼亚、莫桑比克三国交界处。这个由断层陷落而形成的大湖,东西宽32~80公里,南北长560公里,面积达3080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73米。马拉维湖处于群山环抱之中,有的地方陡峭的崖壁紧贴湖岸,美妙无比的山光水色自然成趣,令人陶醉。利文斯通对马拉维湖进行了极为细致的地理考察,他发现共有14条河流注入湖中,湖水从南端流入希雷河再汇入赞比西河,湖中鱼类品种多达200多种,其中80%是稀有鱼种。水草繁茂的湖畔是大批水鸟栖息的良好去处。
正当利文斯通兴致勃勃地在非洲内陆进行艰苦卓绝的地理探险时,一连串沉重的打击向他猛袭而来。1861年底,他的妻子千里迢迢来到赞比西河河口看望分别多年的丈夫,可他们相聚没多久,他的妻子突然染上非洲热病,不幸逝世。就在利文斯通处于极度悲痛之际,英国政府突然撤消对利文斯通的任命,并决定召回探险队。这是因为英国资产阶段政府迫不及待地妄图在非洲扩展权益,而利文斯通的非洲探险却迟迟未能按照他们的要求取得进展,使他们大失所望。
利文斯通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以顽强的意志强忍悲痛,为实现自己的理想,继续在非洲内陆进行地理探险,直到1864年7月才回到英国。此后,他根据对赞比西河的多年考察所积累的大量第一手资料和考察日记,埋头写作《赞比西河考察记》等著作。这些著作后来都成为地理学上的重要文献。在长期考察研究非洲地理的过程中,利文斯通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多少年来人们对尼罗河这条非洲最大的河流的河源进行过多次考察,但始终未能找到真正的河源,作为一个决心把自己的一生献给非洲的探险事业的探险家,完全有责任对尼罗河河源作进一步的探坦,力争揭开这千年之谜。
尼罗河是世界上流程最长的河流,它全长6670公里。尼罗河有两条主要支流——青尼罗河和白尼罗河,它们在苏丹的喀士穆汇合后,往北流经苏丹、埃及的广阔土地,最后流入地中海。1770年,欧洲探险考察证实了青尼罗河的源头在埃塞俄比亚的高原地带。那么,白尼罗河的源头呢?将近一百年过去了,还没有结果。
1866年1月28日,已经年过半百的利文斯通踏上了第三次非洲探险的征途。
这时,利文斯通早已是世界闻名的探险家,他根据自己对非洲江河湖泊的多年考察,自信地认定:白尼罗河的河源在马拉维湖和坦噶尼喀湖以西的地区。于是,他沿着鲁伍马河谷而上,从马拉维湖南面辗转来到坦噶尼喀湖。
从1867年4月抵达坦噶尼喀湖南岸开始,他用了差不多两年时间,在马拉维湖以西和坦噶尼喀湖以南反复寻找他想象中的尼罗河源头。但毫无所获,却意外地发现了姆韦湖和班韦乌卢湖。
利文斯通感到在这一带已没有希望,便决定向卢阿拉巴河挺进,在那里继续寻找白尼罗河源头。此时,利文斯通已陷入艰难的困境。他的疟疾连续发作,身体极为衰弱,而药品和给养又被盗。但他没有向困难低头,1869年7月12日,利文斯通又向卢阿拉巴河奔去。
遗憾的是,利文斯通在卢阿拉巴河流域来回奔波,艰苦探索了两年多,仍未能有任何进展,他发现卢阿拉巴河实际上是非洲另一条主要河流——刚果河的上游。由于利文斯通在长达5年多的地理探险中,与外界失去了联系,他的祖国和许多国家关心他的人,都深深地为他的命运担忧,同时,白尼罗河的源头也早已被另一位英国探险家塞缪尔·贝克和他的妻子弗洛伦斯发现。贝克夫妇证实,白尼罗河发源于东非高原,其上游卡格腊河注入非洲第一大湖西流入蒙博托湖,向北流,汇合阿苏瓦河,才称作白尼罗河。
利文斯病魔缠身,筋疲力尽,但他仍顽强地继续前进。他来到班韦乌卢湖畔的沼泽地,希望能找寻到尼罗河的源头,可是,长期的艰苦生活和日益加重的病情,使他年老体弱的身体完全垮了下来。1873年4月30日,这个用自己毕生精力从事非洲内陆探险、在地理探险史上作出突出贡献的大探险家,寂寞地病逝于非洲班韦乌卢湖南边的一所小茅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