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华裔汉语学习者HSK(初中等)构想效度检验1
黄霆玮
一、引言
效度(validity)是评价考试质量最重要的指标,是语言测验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效度即有效性,指测验在何种程度上测出了它宣称要测的东西(张凯,2002)。根据评价的角度不同,效度可被分为内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构想效度(construct validity)和效标关联效度(criterion-related validity)等,其中构想效度处于核心位置,对其他各种效度的检验都可看作是为验证构想效度而积累证据。构想效度问题是测验设计、开发和使用中都无法回避的首要问题(柴省三,2011)。
效度依赖于参加测验的被试群体。测验有效与否和参加测验的被试群体有关,任何一个测验都是针对某个被试群体设计的。如果测验被错用于别的群体,效度就会受到影响。例如高考是为高中毕业生设计的,如果拿来给小学毕业生用,高考的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对高中毕业生而言,高考的效度高,对于小学生高考的效度则是很低的。
HSK(汉语水平考试)是测量母语非汉语的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标准化考试,是专为母语非汉语的第二语言学习者设计的,很多研究表明,HSK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具有很高的效度。长期以来,由于缺乏专门针对华裔汉语学习者的测验,大量华裔混同于其他二语学习者一起参加HSK考试。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华裔参加HSK考试是否适宜的问题,陈宏(1995)考查了华裔被试对HSK(初、中等)的信度的影响,认为HSK(初、中等)不适合华裔被试,王汉卫(2009)明确提出应研发针对华裔被试团体的汉语测验。
本文拟使用HSK(初中等)的数据,来检验华裔汉语学习者参加HSK的构想效度,考察HSK对华裔汉语学习者是否也同样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