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通识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课时23 技术效率、管理效率与生产效率

黄春兴

本课要点

1.讨论技术效率和管理效率的不同。

2.为何生产效率必须包括技术效率和管理效率?

在前面的课程中,冯兴元教授介绍了经济学的技术效率、经济效率和动态效率等概念。对这几个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以后,我们就可以进一步讨论这几种效率。这里先从技术效率谈起。

效率的英文是 efficiency,原本是物理学用以比较不同能源转换成“功”,或不同技术将相同能源转换成“功”之成效的术语。由于经济学的生产也是一种转换,因此,这个术语也就被引入了经济学,用以比较不同生产要素组合转换成产出品,或以不同技术将相同生产要素组合转换成产出品的成效。

技术效率的定义原封不动地采用了物理学的定义。由于物理学研究可以观察和衡量自然界,而efficiency的定义内容也是强调比较,所以实际上它很自然地便采用了计量指标的比较方式。譬如,以“一单位能源能让汽车跑多少距离”去比较能源的转换效率,或在经济学中,以“一单位生产要素组合可以生产出多少单位的产出品”去比较生产效率。efficiency被翻译成效率,是因为中文的“率”就是单位投入的产出量。在此,“效率”是很不错的翻译。

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生产要素,除了土地和机器(资本)以外,还有劳动力和企业家精神。劳动力和企业家精神都附着在个人身上,并受个人意志的主宰,于是,当个人情绪不佳时,他投入的劳动力质量常常也不太理想。同样,企业家有太多的政治顾虑时,其决策就很容易出错。当经济学借用能源的转换效率去谈生产时,就不能只在技术上好好利用土地和机器,也要在管理上好好利用拥有劳动力的劳动者和拥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我们不仅要关心技术效率,还要关心与人的行为相关的“管理效率”。可以这样说,技术效率的问题是如何在生产过程中好好利用“非人”的资源,而管理效率的问题是如何在生产过程中好好利用人的资源。

但怎样才算“好好利用”?直觉上,“好好利用”就是在给定资源的前提下,设法去提高每一单位投入的产出量。如果我们再问:要如何提高?答案不是改用质量更好的原材料,因为那已经不是原先给定的资源了。同样,改聘能力更高的劳动者、使用更好的机器或采用更好的生产技术,都不能说是“好好利用”。也就是说,效率要表达的不应该是“好好利用”。

技术效率要表达的是如何比较不同质量的原材料、不同的机器和不同的技术,然后再挑选最好的。选择员工也算是技术效率的内容,但为了提高员工对生产的贡献,决策者除了要注重技术效率外,还要注重薪资结构、职务分配、层级与授权以及绩效考核与升迁等管理策略的选择。尤其是较大规模的员工改聘,常需要决策者调整整个组织的薪资结构去加以配合。类似的,引进突破性的机器时也需要重新组织生产部门的结构。可以这样说,技术效率衍生出管理效率,并共同构成经济学所说的“生产效率”。

所以,技术效率的问题在于挑选出有利于实现最高产出量的技术,而管理效率的问题在于挑选出有利于实现最高产出量的管理策略。如果挑选出来的技术或管理策略有利于实现最高产出量,那么这样的选择就可以称为“有效率”(efficient),否则就称为“无效率”(inefficient)。同样,生产效率的问题就在于挑选出一套有利于实现最高产出量的技术—管理策略的套装组合。

至此,我们发现效率问题就是选择问题,也就是要从许多可选择的技术、管理策略或技术—管理的套装组合中进行挑选。但是,决策者用于挑选的目标(评估标准)是什么?在讨论技术效率和管理效率时,这个目标明显就是最高产出量。在讨论生产效率时,目标也同样是最高产出量。当然,这个目标在本讲中是一开始就给定了的,这并不意味着决策者就必须接受。决策者是有他的主观意志和主观目标的,而不同的目标也意味着将有不同的生产效率。于是,我们就得进入下一个讲题——目标的选择和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我们将其称之为“企业家的静态效率”。

思 考

1. 什么是技术效率?什么是管理效率?什么是生产效率?

2. 技术效率和管理效率是如何相互需要的?

资 料

1. 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萧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 Paul Heyne. Efficiency. The Concise Encyclopedia of Economics. http://www.econlib.org/library/Enc/Efficienc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