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齐国风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3章 ? 阴险狡诈卖友求荣的小人

公元前656年夏天,齐桓公率联军退至召陵,即今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东南。

随后,以齐桓公为首,齐、鲁、宋、陈、卫、郑、曹等国国君和楚国代表屈完,在召陵订立盟约,史称“召陵之盟”。

盟约签署后,为了让楚国见识见识中原诸侯联盟强大的军力,齐桓公特意带着楚国大夫屈完巡视联军军营。

当时,以齐国为首的八国联军可谓兵强马壮,甚是威仪。

齐桓公对屈完道:“大夫你看,这样的军队,哪个敢敌?如果攻城,哪个城不破?”

齐桓公的潜在台词,就是“如果我们真的要打你们楚国,楚国难道还不被打趴下?”

谁知,楚国大夫屈完却淡淡一笑,不卑不亢道:“如果,齐侯您用仁德来安抚诸侯,天下诸侯哪个敢不顺服?

但是,如果齐侯您耀武扬威,妄图以武力恐吓,那敝国只需以方城作城墙,以汉水作护城河,再敝国上下同仇敌忾,众志成城,任您兵马无数,恐无甚鸟用!”

屈完在当时强大得令人恐惧的齐国为首的中原列国诸侯联军面前,在春秋第一霸齐桓公面前,不卑不亢,言词有力有理有节,不辱外交使命,真是令人啧啧称赞,这样的人才,堪称春秋史上第一辩才了。

但不管如何,齐楚双方总算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了问题。这场令人期待的南北战争,终于没能打起来。

根据盟约精神,楚国检讨了自己不进贡包茅的过错,并表示立即整改,很快便筹备了一大车的包茅进贡周天子。

然后,楚军依约从郑国撤出。这样,八国联军救郑国的目的也达到了。

楚成王还是很大方的,他另外送了厚礼给大家,即拿出七车财物以补偿各国军资。

为何拿出了七车而不是八车呢?因为八国联军中出了一个意外。

许国国君许穆公本就年老多病,这次跟着来打楚国,只是听令于齐桓公,拖着个老迈之躯跑个龙套而已。

但军旅劳顿,未等两国开战,许穆公居然病死军中!

国君都薨了,那许国人当然得先回去办丧事了,所以现在剩下的其实是七国联军。

楚成王数了一下人数,按人头给礼物,所以只送了七车。

有人对齐桓公这次虎头蛇尾的伐楚行动非常有意见,说这本是中原诸侯联军一举打压楚国的大好机会。

但由于这次齐桓公没能将楚国彻底收拾了,使楚国从此不断北上中原,成为中原大患。

是的,这本来是一场南北终极对抗,只要战事一开,历史必将被改写。

但最终没打起来,这背后的原因难道不值得我们探探吗?

首先,联军既定的计谋已然泄密。

已然成就春秋第一霸的齐桓公,声望如日中天,齐国的国力军力也强大到了可怕的地步。

但楚国也绝对不是好惹的,自楚武王以来,楚国南征北战,并国数十,从国力战力上讲,丝毫不亚于齐国。

中原列国联军远道而来,要胜楚国,如果不是趁楚军主力不在,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起突袭,而是双方列阵对峙,或打持久战,势必陷入被动。

由于打蔡国这颗烟雾弹没有发挥作用,使楚国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应对联军进犯,使齐桓公与管仲、王子成父等人精心密谋的突袭楚国之策告吹。

第二,按原定的计谋,联军先突袭楚国,将楚军围困于楚国都城郢都,然后再静待已北上伐郑的楚军主力仓促回援,联军却来个围点打援,一举将楚军有生力量精锐灭个七七八八。

从此,楚国不得不对齐国俯首帖耳,再也不敢北犯中原。

但既然楚国现在有了准备,这第一场仗完全失去了必胜的把握。

而且,情报显示,楚成王已令伐郑的楚军精锐回援了。

如果没把握在第一仗中赢得胜利,回援的楚军便有可能成为对联军形成南北夹击之势的生力军,那对联军是非常不利的。

第三,齐国虽然强大,但近几年来,为履行尊王攘夷的国际义务,齐军连续征战,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再厚的家底也是要掏空的,如果再跟楚国干上一架,哪怕最后得胜,也是落得个惨胜的下场。

善于经营之道的管仲认为,这笔买卖对齐国来讲实在不划算,更不利于齐国霸业。

第四,虽然说联军并未如愿狠揍一顿楚国,但齐国至少赢得了面子。不管如何,楚国认了错,认了罚,这对齐国来讲是最重要的。

春秋早期,中原许多诸侯国发动的战争,与秦晋楚吴越等边陲国家发动的战争,目的有着本质的差别。

中原诸侯,一般是通过战争讲清道理,重在教训对方。

边陲诸侯,一般是通过战争拓地扩疆,重在消灭对方。

从这个层面上讲,齐桓公率领八国联军讨伐楚国算是达到了战略目的。

联军的直接目的,更是因为楚军被迫从郑国撤军,实现了“伐蔡救郑”或“围楚救郑”的战略意图。

不管如何,召陵会盟后的春秋江湖,逐步形成了南北两大军事集团。

北方的军事集团,以齐国为核心,打着“尊王攘夷”旗号,聚集了鲁、卫、郑、燕、邢、曹、曾等数十个大大小小的诸侯,形成中原列国诸侯联盟。

南方的军事集团,则形成了以楚国为核心的南方列国诸侯联盟,包括巴、蜀、邓、蔡、郧、绞、谷、轸、鄀等等数十个大大小小的诸侯或者部落。

当然,相对于中原列国诸侯联盟而言,中原列国诸侯联盟圈中许多国家相对比较弱小,且有的已经成为了楚国的附庸,有的后来成为了楚国的一个县,有的只是迫于无奈而口服心不服地表示服从楚国而已。

在齐桓公的霸主地位越来越稳固的同时,中原列国诸侯中最早小霸江湖的郑国,此时相当郁闷。

召陵会盟后,郑国又吃了一个大亏。

话说齐桓公自召陵会盟达到目的后,立即率领八国联军班师了。

但这个班师要如何班法可不是一件小事,数十万大军可不是闹着玩的。

最后,班师方案定了下来,大军计划沿着陈国与郑国的边界北返中原,再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这就意味着,在八国联军凯旋的过程中,陈国与郑国得一路负责这庞大军事行动的后勤诸事。

这可是一大笔预算!

陈国国小力弱,随军的陈国卿大夫辕涂涛唉声叹气了一阵后,决心为自己的祖国努一把力。

智计过人的辕涂涛想出了一条如何才能让大军不经行这条路线的妙计。

辕涂涛还找了自己的一位好朋友、郑国大夫申侯商议的个办法。

什么办法?

如果能够说动齐桓公沿着向东的路线前进,打着八国联军的旗号,一路展示军威,便可以让沿途的诸多边沿小国以及东夷部落有威慑感,不会再对中原各国有异心。

他们认为,齐桓公好大喜功,应该会采纳。如果采纳了,那大军便不经过成国与郑国的边界,两国便不用承担繁重的后勤保障工作了,为国家省下一大笔钱。

于是在齐桓公与列国诸侯君主准备凯旋的军事会议上,陈国大夫辕涂涛便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齐桓公当霸主好多年了,感觉这方案非常好,立即决定采纳。

结果,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原来与辕涂涛一起谋划的郑国大夫申侯事后偷偷去求见齐桓公,道:

“齐侯,外臣认为不妥,此方案很危险。”

齐桓公皱了皱眉,问道:“怎么说?”

申侯道:“外臣认为,联军已经出征好久了,大军疲惫,战斗力有所下降。

万一碰到那些个东夷趁机围攻,便很危险。再者,大军向东先进,后勤保障力量薄弱啊。”

齐桓公猛然醒悟,他一边命大军按原定方案班师,一边命人立即拘捕辕涂涛。

齐桓公狠狠责骂辕涂涛道:“你这家伙,居心叵测,欲害寡人,啊?来人,拖出去砍了!”

辕涂涛当场便吓傻了,左右卫士上前便拖辕涂涛。

管仲急拦阻道:“主公,不可。辕涂涛虽有罪,但毕竟也是为陈国考虑,亦算忠臣,杀之不义。不如先带回齐国。”

齐桓公哼了一声,他当然也并非一定要杀辕涂涛,只是必须将中原列国诸侯联盟盟主的威风摆足而已。

盟主之威还包括重赏郑国大夫申侯,齐桓公奖励给他一块土地:制邑。

制邑,即虎牢关,那可是一块兵家必争战略要地,是郑国最重要的战略重镇。

这一次,齐桓公居然以中原诸侯联盟盟主的名义,在没有充分征求郑国国君郑文公意见的情况下,直接将这么重要的一块地赏赐给了郑国的一个大臣!

寡人帮了你郑国这么大一个忙,难道作作这点主意也不行?

对郑文公来说,齐桓公如此蛮横霸道,当然郁闷了。

但齐桓公的命令,郑文公哪敢放半个不同意的屁?

所以,召陵会盟后,郑文公对齐桓公相当不满。

当然,这里我们要讲的还是那个出卖朋友的小人申侯。

申侯虽然通过出卖自己的良心和朋友,暂时地获得了利益,但后来还是先被辕涂涛设计最后被郑文公给杀了。

对了,令齐桓公没料到的,是这次班师引发的事件,不但让郑国对齐国三心二意,连陈国也开始对齐国心怀不满!

这一切,当然要从陈国大夫辕涂涛说起。

辕涂涛何许人也?他在接下来的春秋江湖又掀起了何等风云?

先不急,我们还是先讲齐桓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