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仙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我说谭谈(代序)

古华

谭谈小我两岁。可是多年来,无论思想上、艺术上,我都觉得他长我数岁似的。有一回,我们相约了到一座山区水库去写作。那地方的自然风光十分幽静,水面就如同两面失落在半山腰上的明镜。谭谈给取了个名字:眼镜湖。当时恰逢他没有创作欲望,就每天拉了我山下山上地跑,或是坐在凉风习习的大坝上闲聊天。而我却直想写部中篇。因谅他一年四季埋头创作,难得有这么浓的“玩兴”,只好苦笑了笑,“舍命陪君子”了。

“古华,如果当初是你来写‘山道弯弯’,会是怎么个搞法?”他总是一脸憨厚的傻笑,问问题也总是要抬起手来抠抠头皮。

我感到突兀。不知他为什么要提出这么个问题来。因为依我自己的习惯,凡已发表、出版了的习作,不管获奖与否,好歹优劣,是很少去想起了的。目标是个“下一个”,信奉的是球王贝利的哲学。

“老叶对我说,如果他来写‘山道弯弯’,就会在金竹和二猛的叔嫂关系上、男女恋情上再多下些功夫的!叔嫂之恋,多来劲……可我只写到了现在这份上,已经引起了煤炭战线许多人的反感、抗议了。”他有他的苦恼。

这家伙,原来他已经向叶蔚林取过艺术真经,又来向我敲诈勒索。我告诉他,我大约会通过金竹和二猛关系的发展、演变,向社会纵深开掘出其中的关系网络……他现在这样抓住乡里人淳厚的风俗民情、伦理观念来写的好处是,清新,明丽,是一首极富色彩的乡村牧歌,风格上很接近周立波老师。但又没有袭用那么多的方言土语。所以获得了成功。

“噢噢,有意思……”他又抬手抠了抠头皮,跟着巴掌很响地在膝盖上一拍,“我对准的是乡里人的伦理观念,老叶看到的是男女间的柔情蜜意,你看到的是这后边的社会网络关系……一个和尚一本经,各有各的一套。”

谭谈是善于思考、善于吸收的。总结过去,为着面对未来。难怪他继《山道弯弯》之后,两三年的时间里,又写出了《山女泪》、《风雨山中路》、《山野情》、《你留下一支什么歌》等十来部中长篇小说。他以每年一部长篇加一两部中篇的速度在文学的大道上迅跑着。同是职业作家,我却每年只能以一至二部中篇及数个短篇、散文的中等偏慢的速度前行。

“谭谈,你能不能慢一点?文学创作是马拉松赛,需要我们以一生的精力来跑完全程。”有时候,我也提醒他。

他明白我的意思,不是要他停息下来,“拉老兄一把”。文学创作,更需要的是艺术质量上的不屑物议、甘受冷遇的执着追求。毋须讳言,首先是我自己,大约也包括我们这一代作家中的许多人在内,难得有这种艺术的自觉。社会生活对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有着太多的诱惑。失却的是“悼红轩中、披删十载”的传统。

“唉!我自己也想慢。可只要一进入了境界,我就每天要写一万来字,心里有太多的话要说……这些话憋在心里,不说出来难受……”

是的,谭谈从小生长在湖南贫瘠的涟源山区。初中未毕业就当了煤矿工人,十七岁时参了军,去过海防前线六七年,一九六五年便开始在《解放军文艺》、《人民日报》、《收获》等刊物上发表作品;“文化大革命”中又复员回到煤矿,从机修工人,到矿山小报编辑,到宣传干事,到省报记者……生活道路虽没有性命攸关的大起大落,却不乏艰辛,不乏苦痛,不乏坎坷。他由此积累下了丰富的生活矿藏。因之到了盛年,时逢盛世,又当了职业作家,便有些急不可待地开掘着自己的生活矿藏。

“老兄,有人建议我多写些短东西以提高艺术素质。可我却不太喜欢短篇这形式……它不过瘾。你看怎么样?”

我读过谭谈的短篇和散文。他行文流畅,自然,很少雕琢词句,玩味文字。溪水浅了,枯了,他不会写成“瘦了”、“细了”。树上的叶子黄了,落了,他不会写成“老了”,“挂了”。更不会把“父亲”一词,模糊成“那位跟本人有着血缘关系的长者”。据说不会这些,便是不具“艺术空灵”。我说:

“你还是自己怎么写来顺手,就怎么写吧!创作就是自我松绑、开放,自己给自己创造一种自由境界,少拘少束,何乐不为?你日产万言,未必坏事,不定正好说明文思泉涌,才情横溢;而那些每日里仅得数百字的高手,未必字字珠玑,不定正是文思枯竭、才情萎缩的征候呢。”

我的另一位朋友、小说艺术的“圣手书生”莫应丰,也曾经谈过一个相类似的问题。有关心他的朋友说他写了两种风格的小说,一如《将军吟》的雄浑豪健,一如《竹叶子》的乡土明媚。这风格要不要统一?我奉献的浅见也是:创作就是无为而治,怎么顺手怎么来。脱离了自己的志趣、素质去面壁苦吟,往往筑茧自缚;离开本来十分开阔的天地,堵塞本来十分通畅的文思,顶多只能钻进艺术的窄胡同里去。小说艺术跟其它艺术一样,忌讳的是雕虫小技,需要的是大家风范。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无技巧境界,是功在文外,谐笔成趣,谈笑风生,是文字的自由王国。

“有人说,先读了我的小说,后见了我这人,有些对不上号呢。你听没听到过类似的反应?”谭谈常常反省自己,也十分注意听取一些客观反应。

我笑了。我自己也常常遇到这类问题。许多朋友读了我的某些习作,便以为我是个“摘帽右派”,年逾花甲,而且历经磨难,备受坎坷,脾气刁钻,为人幽默且辛辣……及至见了我的面,有了交往,才觉得跟原先的印象大大地对不上号了,其人甚至有点“傻憨厚”,缺乏文人气质。

“文如其人”这古老的定语,也有不尽然的时候。

谭谈的文笔是清丽的,细致的,委婉动人的。他的生活扎实,艺术的灵气充盈,且有着日益旺盛的艺术进取心。从这些方面看,谭谈是可畏的。可他的长相块头,他的音容笑貌,却是绝对的粗犷,一副十足的矿工派头。除了寒冬腊月,我真记不起他衬衫的扣子什么时候扣整齐过,且常常将衬衫拎在手里,搭在肩头;出席省委委员会议,也是拖着一双一年起码要穿三个季度的塑料拖鞋。在上海时,有朋友告诉我,好几个人同住一家饭店,每次进门,门卫总是单单地叫住了谭谈要出入证看。他还被朋友们挑唆着,花上百元钱买回一套南美款式的“总统猎装”,堂而皇之地穿着回了长沙,大约被人笑话了,从此将“总统猎装”打入冷宫,锁进衣柜,再没有亮过相。

前些时在北京,遇到东三省才情过人的女作家陈愉庆,说起谭谈时,也是:“那个谭兄呀,在长春电影制片厂改剧本,每回都要被门卫拦住……人家觉得他太土气,哪象个作家。他么,人老实,每回被门卫问了,也就问了,从没见他发过脾气。”

其实谭谈是有脾气的。到了认真动气的时候,他是能义正辞严、拍案而起或是拂袖而去的。“老子怕个鸟!掉了脑壳碗大个疤!”要是他看准了,认为是有道理的事,他也是能为朋友“两肋插刀”,打个抱不平什么的。当然我也发现,随着他在文坛上声誉的增长,社会上地位的提高,他已能注意收敛自身的锋芒,为顾全大局而和和稀泥、打打哈哈。他越来越成熟。我却极愿和他一道,生活的锐气不减,艺术的锐气日盛。

我一直在开心地想:以谭谈进出宾馆、制片厂或者别的更重要的什么地方,在门卫处的遭际为例,作家的样子,应不应该有一个统一的“规范”或“模式”?当然没有必要又来搞什么世俗的标记。作家既是自由职业者,最怕的自然是金印火漆。再说,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人等,文坛上就会有各种各样的作家。文坛更是一个极富色彩情调的小社会。有相貌堂堂者,有土头土脑者,有衣冠楚楚者,有不修边幅者,有宽和仁慈者,有顺昌逆亡者,有趾高气扬、出口带刺者,有畏首畏尾、口舌木讷者,有谦恭谦让的自卑式,有唯我独尊的把头式,有甘于寂寞、潜心创作者,有好抛头露面、凡会议必定出席者,有七分成绩只三分影响者,有三分成绩却造成七分影响者,有备受文坛冷落却在读者中间享有盛誉者,有每每获奖却被读者百般挑剔者……呜呼!作家自身,又何尝不是芸芸众生的一群?

其实,衡量作家的标准还是有的,而且是唯一的,即每位作家为社会所提供的精神产品,为读者所奉献的精神食粮。从古至今,以至将来,一切文学作品的高低优劣,都无法由少数人来“钦定”,亦无法由三五同道互相抬举而成定论的。一切真理都是明白无误的:既是社会产品,就只能由社会来筛选,由岁月来淘汰。沈从文先生的小说在被沉寂、冷落了二三十年之后,国内外重新掀起了“沈从文热”,即是最好的例证。

我常常对谭谈说,谭谈也常常对我说:眼前的东西,如朝露,如浮云,在岁月的长河中,瞬息即逝的。既当了作家,就应甘于寂寞,勤奋笔耕,善于学习和吸收,把一篇篇作品当作一块块艺术砖石,努力把自己堆砌得高一些、厚实些罢!

毫无疑问,谭谈的长篇新作《美仙湾》,是谭谈小说创作中、也是我们整个长篇小说创作园地里,一块极富魅力又极其厚重的艺术砖石。

一九八六年八月十八日于连云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