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文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2
文案创作中的3个难题

写一篇好文案是有难度的,这毋庸置疑。

但我们时常会遇到更令人郁闷的状况:想写一篇简单的文案往往大半天过去了还拿不出初稿,或者费了好大劲儿写出来却连自己这一关都过不去,哪里好意思给别人看?

费尽心力写出的东西,自己都不满意——这种情况,我有时也会遇到。写的时候越费劲,其结果无法令自己满意的概率也越高。究其原因,还是写作遇到了问题。

我归纳了一下,发现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3点:

①素材准备不足:文案显得粗糙、干瘪。

②没抓住重点:要讲的内容表达不清晰,没有写到点子上。

③没找到创作灵感:行文不流畅,难以引发共情,无法打动自己。

针对这3个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呢?

问题一:素材准备不足

这就像让小学生写一篇与小动物有关的作文。如果这个学生生活在城市里,家里一只动物都没养过,也极少去动物园,平时什么小动物都接触不到,那么他要顺利完成这篇作文就会比较吃力。但如果他恰好养了一只小猫,平时又特别喜欢跟小猫玩呢?那他大概率可以把作文写得生动有趣。

这就是没有素材和有素材的区别。我们面对文案和小学生面对作文是一样的,素材的准备格外重要。

我们可以把所需要的素材分为两大类:

☆ 积累型素材

☆ 即用型素材

积累型素材能够反映我们的文学素养和专业素养。这些内容需要我们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有意识地去收集、汲取,其中就包括一些奇闻逸事、古今诗词、名人名言、法律法规、行业数据等,也包括心理学、经济学,以及垂直行业、周边行业的相关知识,范围非常广。

这些素材在写作时不使用并不会遭人诟病,但如果运用于文案中,就会增色许多。例如“丁香医生”在《想要消痘不留印,这2个好物真不能少!》中的表述:

有人说:“世界上有2种东西是藏不住的,一是咳嗽,二是爱。”

但其实,还有一样东西也是藏不住的!

那就是痘痘。

一旦长了痘,就算10层的粉底都遮不住,还可能留下碍眼又难以消除的痘印或者痘坑。

“世界上有2种东西是藏不住的,一是咳嗽,二是爱”这句话,我们即使不知道也是正常的,然而“丁香医生”的文案作者恰好在某处看到,作为素材摘抄了下来并用在这里,引出对“痘痘”的描述,我们会发现文案变得更生动、更有趣了。

再如:

此前,有传言说2020年将遇到60年来最冷的冬天,后来被证实是谣言。

但近期,官方又给出一个消息,那就是这个冬天虽然没有谣言那么夸张,但真的会很冷!

如此表述,是不是比直接写“2020年的冬天会很冷”更有趣,也更让人感觉这个冬天会非同一般的冷呢?其中,“有传言说2020年将遇到60年来最冷的冬天”和传言“被证实是谣言”都属于积累型素材。

即用型素材是指和要写的文案紧密关联、不可或缺的素材。

如果是产品类文案,素材包括产品的特点、功用、针对的用户、要满足的用户痛点等。

如果是品牌类文案,素材包括品牌的最新事件、价值观、荣誉等。

如果是知识类文案,素材包括知识的要点、可解决的问题等。

……

这类素材的收集相对容易,可以通过看相关说明文档,采访产品经理、负责人、专家、体验者等途径获得。即用型素材是文案的核心内容,但如果想把文案写得出彩,更多依赖于积累型素材。

问题二:没抓住重点

在《颜氏家训·勉学》中,提到过一个“博士买驴”的故事——邺下谚云:“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

后来人们用这个故事形容有些人说话或者写文章不得要领,絮絮叨叨却没有讲到点子上。

现在生活节奏快,许多人看东西的耐心明显下降。如果你在文案中绕圈子,那恐怕无法吸引太多的读者。

那怎样写文案才能抓住重点,不绕圈子、不跑题呢?

答案是:①搞清楚文案的写作目的,并围绕目的进行选材;②限定字数。

先来说说如何搞清楚文案的写作目的,并围绕目的进行选材。

你可能会说:“搞清楚写作目的,这不是写文案最基本的要求吗?还需要你来讲?”

没错,搞清楚写作目的是写文案最基本的要求,但不少文案创作者往往把它给忽视了或者搞错了。

当领导安排“写一下我们营销活动的推广文案”时,很多人会开始构思:“好,活动推广文案。我们的活动目的是这个,我们的奖品有这些,模块设置是这样的……”

发现了没有?思考了不少,但就是漏过了“我要怎样吸引人来参加这个营销活动”!这篇文案的写作目的,不是“告诉大家我们做了一个活动”,而是“吸引人来参加这个营销活动”。

如果是“告诉大家”,那么把活动的举办目的、参与方法、活动奖励等信息表达清楚就好了。但如果是“吸引人来参加”呢?是不是就要琢磨怎么表达活动的举办目的才更有吸引力?参与方法是不是简单易行?活动奖励是不是足够吸引人?

当你的选材和行文都围绕着“怎样才能吸引人来参加”进行,文案还会抓不住重点吗?还会绕圈子、跑题吗?想必不会了吧。

为什么要限定字数?

从阅读习惯上来说,很少有非常长的文案能够吸引人们读完。在手机上阅读,除非是小说,否则一篇3000字的文章恐怕是许多人的阅读极限了。

你写一篇5000字的文案,如果大家都读不完,那么你的目的如何实现?你的创作又有什么意义?而且,当文案过长,也很容易东绕一圈、西绕一圈,绕来绕去丢失了重点。

说书、讲故事讲究推到高潮就戛然而止。写文案也应该如此,给自己限定字数,在保证易读、有趣的同时,达到目的,能短则短,千万别做那位买驴的博士。

问题三:没找到创作灵感

创作灵感是很奇妙的东西。

有时候可以下笔千言、一气呵成;有时候却是东拼西凑、才竭智疲——这就是写作时有灵感和没灵感的区别。

那边交稿的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迫近,这边却找不到写作灵感,该怎么办呢?不妨试试这几种方法。

①放松心情,暂时不去想文案。许多时候,我们找不到灵感是因为手头的事情有些多,造成了心理焦虑,所以总和要写的文案风格搭不到一个频道上。

遇到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的心情放松下来。可以把写文案这件事暂时放下,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走一走、坐一坐,望望远处的风景,或者找一幅喜欢的风景画看一看。等心平气和了,再回过头琢磨文案应该怎么构思。

要相信,磨刀不误砍柴工。当情绪平和,不再有心理焦虑,动起手来才能事半功倍。

②和朋友聊聊,捕捉一闪而过的灵光。聊天可以让人放松,也能帮助我们打开思路。

如果总是写得不满意,那就找同事或者朋友,围绕文案所涉及的话题聊一聊,某一句话可能就会让你灵光一闪。

一次,我去拜访一位做电商的朋友,进了办公室,一个做新媒体的女孩正苦着脸坐在那里和朋友讨论文案。

朋友取了新到的水果,我拿起苹果咬了一口,感觉不是太甜,便随口说了一句:“你们说,现在的许多水果怎么吃不出咱们小时候的味道了呢?”

做新媒体的女孩眼前一亮:“太好了,我知道怎么写了!”

原来,她对自己所写的电商文案不满意,正发愁呢,而我无意间的一句话让她抓到了“吃出小时候的味道”这个点。

我对自己所写的文案不满意的时候,也会使用这种方法,可能不经意间听到的某句话或者某个小故事就可以带给我新的想法,让文案一下子鲜活起来。而且,通过聊天,有意识地谈论文案内容,还可以帮我们梳理思路。

③看一看竞品或者同类型的文案。翻一翻同类型的文案也是打开思路的有效方法之一。

写作遇到障碍的时候,搜索一些竞品或者同类型产品的优秀文案,认真读一读,想一想。这些产品本就是相似的,看看别人是从什么角度切入、如何架构的,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值得借鉴的手法或者激发自己灵感的内容。

④尝试从小故事入手写点儿东西。找到灵感的再一个方法,就是随手写点儿东西。例如生活中遇到的某个小故事,尽量把它写得精彩些。然后围绕文案主题随便写个小故事,一点点把思路调整过来。

就像我们骑自行车,打开锁,踩上踏板,一开始难免感到地面上的阻力大一些,但蹬几圈之后,就会感觉越骑越轻松,踏板甚至会推动着脚转动。

我们的大脑也一样,有时候需要先“热热身”,随手写点儿东西可以帮助它更快地“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