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目标特性及MATLAB仿真](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200/43738200/b_43738200.jpg)
2.1.3 RCS的统计分析方法
雷达目标双基地RCS同时是目标姿态和双基地角的函数,由单、双基地RCS等效原理可知,仅在双基地角较小时才与单基地RCS具有等效关系,因此双基地RCS与单基地RCS相比,自变量更多,情况更加复杂,需要借助统计的手段具体描述、认知两者的差异性。雷达目标RCS统计特性总结起来主要包含以下三类。
(1)RCS统计参数:RCS位置特征(均值、最小值、最大值),散布特征(极差、标准差、变异系数、平滑度)和分布特征(标准偏度系数、标准峰度系数)。
表2.2 RCS统计特征归纳表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0AB91/23020645501658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42452_26_1.jpg?sign=1738892943-CZlCP3zmgaz2YYqNBuLNB6jMV4VeImlu-0-74132a2c25ba8532a5fc09d36a76182a)
(2)卡方分布、对数正态分布、混合正态分布等RCS起伏分布模型。
通常采用统计模型定量描述RCS起伏,分析起伏对雷达检测性能的影响。RCS起伏模型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建立了非起伏模型和Swerling模型。Swerling模型于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兰德公司Swerling和Marcum等创建,是两种概率密度函数与两种时间去相关情况的组合。然而,大量动态实测数据表明,Swerling模型难以详细描述甚至是简单概括目标的起伏行为。
1964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Weinstock提出了χ2分布模型,该模型具有可变的自由度,拟合精度高,开启了起伏模型研究的第二阶段。这一成果被美国政府长期保密,直到1997年才对外公布。1972年,Wilson对目标特性测量雷达获取的大量动态数据进行了统计拟合分析,结果表明,只用一种起伏模型描述目标在不同姿态下的信号特征是不合理的。此后,Swerling将工作推向深入,把χ2分布模型应用到恒虚警检测和动目标显示等方面。这一成果也长期处于保密状态,直到1995年Shnidman首次将其引用。第二阶段提出的其他统计模型还有英国皇家雷达学会Scholefield提出的由一个定常幅度与多个瑞利散射元组合的目标模型,Rice分布模型和对数正态分布模型等。国内许小剑、黄培康等提出用非参数法建立起伏模型。
(1)对数正态分布模型:该分布适用于高分辨力雷达,RCS概率密度分布有较长的拖尾,其概率密度函数表示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0AB91/23020645501658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42452_27_1.jpg?sign=1738892943-SRR4IRkCxjcdawlYrR9H8Vw9pUlBjc2S-0-32bd7428720b066e4e3b878af9709cd0)
其中,σ为RCS值,μ为lnσ的值,S为lnσ的准差。
对数正态分布曲线如图2.10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0AB91/23020645501658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42452_27_2.jpg?sign=1738892943-DWHNsLoL3Cp6OugQG0jua1CxFB6u6gNR-0-823a7ffc282d2262d7c6c06b8ba1cdf2)
图2.10 对数正态分布曲线
(2)瑞利分布模型:该分布适用于多个独立且同分布的小散射体的情景,是低分辨力雷达的常用模型,其概率密度函数表示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0AB91/23020645501658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42452_27_3.jpg?sign=1738892943-S5is2EoAX0wEIlx9JS7Ab4hdJBjR99RI-0-b8aac04e3bba2ec52f03670c67a0775c)
瑞利分布曲线如图2.11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0AB91/23020645501658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42452_27_4.jpg?sign=1738892943-ewpvMIFVBJXhdP7kTvxTYMS2Oo6q6EH8-0-1cd9934a05ed0ed8614dad41dc4e5c0b)
图2.11 瑞利分布曲线
(3)卡方分布模型:其概率密度函数表示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0AB91/23020645501658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42452_27_5.jpg?sign=1738892943-An7dCh5I6ZJCgDK6tpDIR562n9hEEvCX-0-54805adc98a4124d15973f570e9e84e2)
其中,σ为RCS值,为RCS的均值,k为卡方分布的双自由度,反映了RCS的起伏情况,k越小说明RCS起伏越剧烈。
卡方分布曲线如图2.12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0AB91/23020645501658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42452_28_2.jpg?sign=1738892943-4aGszkq5I7z9G7Z4owyXBTcVvG5nAaH9-0-f9405dbf4785a4be8d9d94e8c8a01c9f)
图2.12 卡方分布曲线
(4)K分布模型:K分布适用的条件范围很宽,在不同雷达分辨力和雷达视角下都有很好的适用性。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0AB91/23020645501658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42452_28_3.jpg?sign=1738892943-C8EuDyKY4tEjUzpo6aOW00c2ufsQehWl-0-32d85e2fa0b4d3f6fbd8b41e6478cd19)
其中,σ为RCS值,v为形状参数,α为尺度参数,Γ(·)是伽马函数,Kv(·)是第二类修正v阶Bessel函数。
K分布曲线如图2.13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0AB91/23020645501658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42452_28_4.jpg?sign=1738892943-yvwJMPnda266vAECWS5jUuWHVcFre2d1-0-b22b9d324cae44065712551350918020)
图2.13 K分布曲线
(3)主瓣宽度、周期等RCS序列波形参数。
RCS统计参数描述了目标RCS序列数值的位置、散布和分布特征,可作为目标隐身设计的参考指标和目标分类的特征。RCS起伏分布模型可用于目标RCS分布特性的研究,以及拓展雷达检测理论。RCS序列的周期、主瓣宽度等信息可以反映目标的运动和结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