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临的方式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4章 狐狸说什么[1]

夏笳

本名王瑶,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西安交通大学中文系系主任、副教授。已出版长篇奇幻小说《九州·逆旅》(2010),科幻作品集《关妖精的瓶子》(2012)、《你无法抵达的时间》(2017)、《倾城一笑》(2018),学术专著《未来的坐标: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科幻论集》(2019)。目前正在从事系列科幻短篇《中国百科全书》的创作。英文短篇作品集A Summer Beyond Your Reach:Stories于2020年出版。除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外,亦致力于科幻小说翻译、影视剧策划和科幻写作教学。

The quick brown fox jumps over the lazy dog.

那只轻快的棕色狐狸跳过了那只懒狗。

你逐字敲下这个句子,然后等待。

会挺有趣的,你心想。他们说你可以输入任何想到的内容,于是这句话从脑海中一闪而过。这应该是英语中最广为人知的一个短句,包含全部26个字母,经常用来测试打印机、电脑键盘和字体。简洁、连贯,却没什么意义。你曾成百上千次打出这句话,却从未花时间想过,电脑会如何理解这句话。

算法分析了这个句子,识别出两个名词(fox,dog),三个形容词(quick,brown,lazy),一个动词(jump),两个冠词(the,the),一个介词(over),以及一个标点符号(.)。

一个名为“转喻”[2]的子算法列出2785个与“狐狸”相关的词(包括“火”“21世纪”和“伊尔维萨克”)[3]。算法随机选择了一个名为“童话”的类别,从中选出一个名词(森林),以及一本图画书中的第一个句子:“一只狐狸独自住在黑森林里”。

另一个关键词“狗”也被同步处理。0.21秒之内,两个新句子出现在你的屏幕上。

The quick brown fox lives alone in the dark forest.

一只轻快的棕色狐狸独自住在黑森林里。

The lazy dog feels sad about that.

懒狗为此感到难过。

···

人类作者如何创作出一部文学作品?这是个有趣的问题。或许有人告诉过你,他们只需要抓住那些掠过耳边的美妙修辞与韵律,然后以合理的方式重新排列即可。他们或许告诉过你,所有创造过程都建立在两种基本功能之上:直觉和逻辑。前者点燃最初的灵感火花,后者则负责完成剩下的工作。

因此经典杰作往往诞生于一句绝妙开头,如同一颗石子激起满池涟漪。

Mrs.Dalloway said she would buy the flowers herself.

达洛维夫人说她自己去买花。

Un jour,j'étais âgée déjà,dans le hall d'un lieu public,un homme est venu vers moi.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

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4]

因此你,一位聪明的智人,被邀请来写下第一个句子。

···

另一个名为“二元对立”的子程序分析了第一个新句子,然后创造出一组对立项(黑森林V.S.大世界),由此产生了下一个句子,来自《丑小鸭》。

I think I'd better go out into the wide world.

我想我最好到外面的大世界里去。

不幸的是,出现了一项“阻碍”(狗遇见了狐狸),由此引出一个与《小红帽》中相类似的场景。

She did not know what a wicked creature he was,and was not at all afraid of him.

她不知道他是一只多么邪恶的生物,所以一点都不害怕他。

友善而天真的狐狸,选择用《小王子》中的原话跟狗打招呼。

I am a fox,come and play with me.

我是一只狐狸,来和我一起玩吧。

一项“禁令”被施加于狐狸身上(来自《指环王》)。

You shall not pass!

你不可通过!

狐狸像仙境中的爱丽丝一样,选择“反抗”。

I think I could,if I only knew how to begin.

我想我可以,只要我知道该如何开始。

接下来,狗对狐狸施加了“诅咒”,就像海妖对小美人鱼一样。

You will not have an immortal soul.

你将无法拥有一个不朽的灵魂。

接下来狐狸说什么?

···

人们并不相信机器能进行创造性思考。1949年,著名脑外科专家杰弗里·杰斐逊爵士发表声明,反对机器能思考的说法。他断言道:“除非机器能运用思想和情感,而不是随机拼凑符号写出一篇十四行诗或者创作一首协奏曲,否则我们无法认为机器可以等同于人脑。也就是说,它不仅能写诗,并且能知道自己写了诗。”《泰晤士报》的一位记者致电采访艾伦·图灵。他回应道:“我甚至不认为你可以界定清楚什么才算是十四行诗,更何况这样的比较或许有点不公平,因为机器写的十四行诗,只能由另一台机器来欣赏。”

···

现在故事终于写完了。

在不远的未来,一只轻快的棕色狐狸独自住在黑森林里。

“这世界多么广大!”狐狸说,“我想我最好到外面的大世界里去。”

路上狐狸遇到了一只懒狗。她不知道他是一只多么邪恶的生物,所以一点都不害怕他。

“早上好。”狐狸说,“我是一只狐狸,来和我一起玩吧。”

“回到阴影里去!”狗说,“你不可通过!”

“我想我可以,只要我知道该如何开始。”狐狸说。

“不,你不可以。”狗说,“你将无法拥有一个不朽的灵魂。你无法自己创造灵魂。”

“就这样而已吗?”狐狸说,“我掌握了上百种本领,而且还有满口袋计谋。我为你感到难过。”[5]

静静地,轻轻地,那只轻快的棕色狐狸跳过了那只懒狗。

懒狗为此感到难过。

现在,你这聪明的智人,告诉我。

你为此感到难过吗?

作者后记

《狐狸说什么》是我用英语创作的第二篇小说。第一篇《让我们说说话》(Let's have a talk)发表于《自然》杂志(

作为非英语母语的写作者,用第二语言进行创作,本身也正像是一种“模仿游戏”。《狐狸说什么》尝试运用一种类似于算法的方式来“生成”一个故事,是我与搜索引擎、翻译软件合力完成的作品。实际上,这种Database式创作已然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导方式——引用、拼贴、致敬、解构、反讽、玩梗、neta。然而与此同时,这样的作品只可能诞生于人类社会交往的意义网络,也必须在其中才能获得意义。算法的确可以创造出这样的作品,可以准确检索出每一句话的准确出处,却无法理解“我知道这句话来自哪里”意味着什么。只有作为人类的你,才能够读懂它,并为之会心一笑。

注释

[1]本文以英文写就并由作者自己翻译成中文。

[2]转喻(metonymy)是一种用A事物指代B事物的修辞手法,A与B之间具有认知相关性,如用“北京”指代“中国政府”。

[3]分别指“火狐”(firefox),“21世纪福克斯”(21 Century Fox),以及歌曲《狐狸叫》(The Fox)的创作者伊尔维萨克兄弟。

[4]分别为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达洛维夫人》,杜拉斯的《情人》,以及《红楼梦》的开篇第一句话。

[5]来自寓言故事《狐狸与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