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地震行政执法依据
(一)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一国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宪法关于国家机构及其权力的设置是地震工作管理部门实施地震行政执法的最高法律渊源。
(二)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适用于全国范围内防震减灾及其管理工作的相关法律。我国现行的规范地震行政执法行为的法律主要有:《防震减灾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环境影响评价法》《计量法》《标准化法》《行政强制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等。
(三)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发布的规范地震行政执法的法律规范。我国的地震行政法规主要有:《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地震预报管理条例》《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地震监测管理条例》《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等。
(四)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发布的用于规范地方地震行政规定的地方性地震法规。各地根据地方地震管理的需要制定的地震地方性法规主要包括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防震减灾条例》《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条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规定》等约50部。
(五)部门规章。国家地震行政执法机关(中国地震局)及有关部门制定发布的地震部门规章。国家地震行政执法机关制定的地震部门规章主要有:《水库地震监测管理办法》《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地震行政规章制定程序规定》《地震行政法制监督规定》《地震行政复议规定》《地震行政执法规定》《震后地震趋势判定公告规定》等。
(六)地方政府规章。地方政府规章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发布的地方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规范。目前全国各省、市制定的地震地方政府规章如《重庆市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规定》《山东省防震减灾知识普及办法》《山东省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管理办法》《四川省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灾害管理办法》《天津市地震群测群防管理办法》等50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