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透视绘画专业技法](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923/44315923/b_44315923.jpg)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1.4 视高和坡度
下图为下坡街道,图中最右侧的男子所处的台面与地面平行,他的视高为一个半人高,这个台面上的所有物体都可以以一个半人高的视高作为参照。中间和最左侧的男子处于下斜台面,在下斜台面中,男子越靠近地平线,视高就越高。中间男子的视高为两人高,最左侧男子的视高为两人半高。如果想具体推算位于斜坡的不同站立点的男子的身高,可以在斜坡上画一个和地面平行的台面,再看站立点的位置距平行台面以下多远。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D0CD2/23565460609162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cutq_29_59852_l.jpg?sign=1738894546-csKYKkINfHCN80kltW6EApp8DxXBqJOc-0-5b96ef38b6b16f7ba4fd0d328fcc2006)
下图为上坡街道,图中最左侧男子和中间男子处于平行台面,右侧男子处于上斜台面。和下斜台面同理,在上斜台面中男子越靠近地平线,视高就越低,在绘画过程中也同样可以用人的身高作为参照。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D0CD2/23565460609162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cutq_29_3425_l.jpg?sign=1738894546-UzPRVKhYRSRsNW9ri8oojeeVDLq7T67j-0-2732aed165acc83d96a97c36682db440)
如果是比较平缓的斜坡,地面的弧度不明显,可以通过人的身高来体现坡度的变化。例如,下图为乔治·修拉的《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图中右侧撑伞的女人的视高不到一人高,而河边站立的女人的视高将近一个半人高,通过这种差异对比可以把地面的坡度体现出来。当然仅仅依靠两个人的视高差也不足以体现坡度的平缓,在不同高低位置的斜坡上,所有物体都应该有视高的差异变化。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D0CD2/23565460609162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cutq_29_9181_l.jpg?sign=1738894546-oV4y8ApSER4T13ZwPKR3jnMXzXWioSw5-0-894a4badadb38957052d6af394804b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