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省级营商环境评价分析
第一节 总体评价
本次省级行政区营商环境指数及排名考量的指标包括公共服务、市场环境、政务环境、融资环境、普惠创新5项一级指标,其中包括13项二级指标和24项三级指标。利用该指标体系对我国除港澳台以外的22个省、5个自治区和4个直辖市进行分析研究。
如表1-1所示,中国各地的营商环境明显不平衡,东部营商环境最优,中部次之,西部相对薄弱。沿海地区表现突出,前10强中,除北京、湖南、重庆、安徽4个省级行政区外,其余均为沿海省份。
表1-1 省级行政区营商环境指数前10名

一、中国省级行政区域营商环境评价结果
排名第1的上海市,5项一级指标得分非常均衡,均位居全国前5,尤其以公共服务最优,居全国榜首,其市场环境、政务环境、融资环境也位居全国第2。在二级指标中,开放环境、外贸依存度、融资事件数量、融资事件融资总额等指标均居全国榜首。
可以看出,排名前5的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广东属于第一梯队,得分明显领先;排名第5到第10的天津、山东、湖南、重庆、安徽属于第二梯队,与排名前5的省(市)相比,落差较大。
二、地理上的七大区域营商环境比较
从31个省份的得分情况看:
华东地区包含除台湾以外的上海、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7个省份,营商环境指数均值为62.92分,远高于全国总体均值50.70分。其中上海、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排名全国前10,处于全国上游水平,而福建和江西处于全国中游水平。
华北地区包含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5个省份,营商环境指数均值为52.13分,稍高于全国总体均值50.70分。其中北京、天津位于全国前10,河北处于全国中游水平,山西与内蒙古处于全国下游水平,由于内蒙古的5项指标表现都非常薄弱,因此对整体结果造成了较大影响。
东北地区包含辽宁、吉林、黑龙江3个省份,营商环境指数均值为42.72分,低于全国总体均值50.70分。其中只有辽宁处于全国中游水平,而吉林和黑龙江都处于全国下游水平,尤其是普惠创新指标,吉林和黑龙江都非常薄弱,极大地拉低了东北地区的营商环境水平。
华中地区包含河南、湖北、湖南3省,营商环境指数均值为54.42分,稍高于全国总体均值50.70分。其中只有湖南位居全国前10,湖北和河南处于全国中游水平,河南的政务环境和普惠创新相对弱势,对整体水平影响较大。
华南地区包含除港澳外的广东、广西、海南3个省份,营商环境指数均值为52.34分,略高于全国总体均值50.70分。其中广东位居全国前10,广西处于全国中游水平,而海南处于全国下游水平。海南的政务服务指标表现极好,进入了全国前10,但其他指标都非常薄弱,尤其市场环境表现最差,位居全国第28,对整体水平影响较大。
西南地区包含四川、贵州、重庆、云南、西藏5个省份。营商环境指数均值为45.69分,低于全国总体均值50.70分。其中只有重庆处于全国前10,四川和贵州处于全国中游水平,云南和西藏处于全国下游水平,云南和西藏相关指标表现都较为薄弱。因此,造成西南地区整体水平较低。
西北地区包括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5个省份。营商环境指数均值为39.61分,低于全国总体均值50.70分。其中只有陕西处于全国中游水平,其他4个省份均处于全国下游水平,其中青海和新疆的各项指标都比较薄弱,拉低了西北地区营商环境的整体水平。
三、八大发展战略区域营商环境比较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涵盖北京、天津、河北3省(市),其营商环境指数均值为60.67分,高于全国总体均值50.70分。其中北京、天津营商环境表现突出,均进入全国前10位,但河北营商环境较弱。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涵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和贵州11省(市),其营商环境指数均值为57.52分,高于全国总体均值50.70分。其中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湖南、重庆均进入全国前10位,而江西、湖北、贵州、四川处于全国中游水平,云南表现相对较弱。
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涵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4省(市),营商环境指数均值为69.82分,高于全国总体均值50.70分。4省(市)均进入全国前10位,表现突出。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涵盖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省(区),营商环境指数均值为44.71分,低于全国总体均值50.70分。其中山东在全国营商环境排名中进入前10位,四川、陕西、河南处于全国中游水平,山西、甘肃、宁夏、内蒙古、青海处于全国下游水平。
西部大开发战略涵盖四川、陕西、甘肃、青海、云南、贵州、重庆、广西、内蒙古、宁夏、新疆和西藏12省(区、市),营商环境指数均值为42.83分,低于全国总体均值50.70分。其中重庆进入了全国营商环境排名前10,四川、陕西、贵州、广西处于全国中游水平,甘肃、青海、云南、内蒙古、宁夏、新疆和西藏处于全国下游水平。
东北振兴战略涵盖黑龙江、辽宁与吉林3省,营商环境指数均值为42.72分,低于全国总体均值50.70分。其中辽宁处于全国中游水平,黑龙江和吉林处于全国下游水平,但在公共服务指标中,黑龙江和吉林两省表现较好,分别在全国排名第10和第16,其普惠创新指标表现较差,分别在全国排名第31和第30,对整体排名影响较大。
中部崛起战略涵盖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安徽、山西6省,营商环境指数均值为51.81分,略高于全国总体均值50.70分。其中湖南和安徽进入全国营商环境排名前10,湖北、河南、江西处于全国中游水平,山西处于全国下游水平。
东部率先发展战略涵盖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10省(市),营商环境指数均值为62.97分,高于全国总体均值50.70分。其中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广东均进入全国营商环境排名前10,而河北和福建处于全国中游水平,海南处于全国下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