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古代石窟佛像概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丝路固原

传统上以西汉武帝时期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作为官方开通“丝绸之路”的起点,但事实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更加悠久。[2]早在距今7000年前的齐家文化时期,固原境内就已经有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痕迹。先秦时代,黄河流域的华夏族和中亚远古民族就有交往。《穆天子传》是晋代在汲郡(治所在今河南汲县西南)的战国时期魏王墓中出土的先秦古籍之一,作者不详,晋郭璞作注。据《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西行大致由宗周(镐京,在今西安市西)出发,北经现在的山西,出雁门,西北溯河水,经现在的内蒙古、宁夏到达甘肃,再西出玉门关入新疆,逾天山西北而南还,东南复经甘肃的西北,再东过弱水,穿过今宁夏南部的固原地区,又南至今宁夏境内的贺兰山尾,再循河水而下,经内蒙古,东南入于山西,又南过雁门,逾太行济河水,然后回到宗周。这段记载表明早在周穆王西巡时就已经沿着古老的通道经过固原地界,去往遥远的西方部族游历。

一 固原是历史悠久的丝路古镇

固原,古称原州,地处黄河中、上游地区,位于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传统的“丝绸之路”北道即途经此地。固原在“丝绸之路”上的地位十分重要,从固原至河西的“丝绸之路”大致有以下几条:第一条,出固原,过海原,到达靖远西北渡黄河、抵景泰至河西走廊。第二条,从固原沿泾河,过六盘山,经隆德、静宁、会宁、定西、榆中,在兰州附近渡过黄河,到达河西走廊。第三条,出固原,过六盘山,经德隆、庄浪、秦安、天水,在兰州地区渡过黄河。[3]由这三条通过固原的道路可知,途经固原的中西通道极为重要,这条道路上的中西方民族之间的交流曾经非常频繁,西亚、中亚等地的各种奢侈品、技术、艺术、文化等源源不断地传播而来,中原内地出产的丝绸、铁器等物质产品,儒家经典、文化艺术等精神财富也通过这条道路输往西方。除了物质交流以外,“丝绸之路”对东西方文明影响更大更深远的是精神文化和艺术等的交流,尤其是宗教的传播与交流。随之传入中原内地的宗教主要有摩尼教、祆教、基督教、佛教等,其中,对固原地区影响最大、最重要的宗教莫过于佛教,“由于外来佛教的强力介入,使原先中国的主流文化发生了变异,佛教深深地浸入当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原先不事偶像崇拜的中国社会,开始将大量财富用于制作顶礼膜拜的佛教像设和象征物,用于营建覆盖这些像设和象征物的殿堂楼塔。”[4]因此,众多佛教建筑、石窟等相关遗物、遗迹留存在固原地区——这个昔日的丝路要塞上。

文献记载,西周时期与西北强族猃狁有联系的地名应是大原。《诗经》中关于猃狁、大原的诗很多。《小雅·六月》:“薄伐猃狁,至于大原。”《小雅·采薇》曰:“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学术界一般认为此大原在今宁夏固原、甘肃平凉、庆阳一带。春秋时期,固原是义渠、乌氏戎等少数民族聚集地,《史记·匈奴列传》称:“岐、梁山、泾漆之北有义渠、大荔、乌氏、朐衍之戎。”[5]秦惠文王时置乌氏县,亦有朝那这一地名。

西汉时期,汉武帝于元鼎三年(前114),析北地郡西北置安定郡,辖21县,郡治高平(今宁夏固原原州区)[6]。东汉安帝时,羌族起义,迫使安定等三郡内迁。永初五年(111)安定移治武功,顺帝永建四年(129)三郡复归,安定治临泾(今甘肃镇原)。三国时,固原为匈奴余部所据,主要是“高平屠各”。十六国时,前后赵、前后秦、赫连夏等国均于此置平凉郡、高平城等。[7]北魏太延二年(436)置高平镇,正光五年(524)改为原州,治高平城。对于定名“原州”,宋人乐史在《太平寰宇记》卷33《关西道九·原州》有过这样的解释:“盖取高平曰原为名。”[8]《尔雅·释地》云:“大野曰平,广平曰原。”高平便是高原,以“原州”为名应该来源于此。原州所属有高平、长城二郡。高平郡辖二县即高平、默亭。长城郡属县有黄石、白池。其中黄石县名源于匈奴一部,《后汉书》卷76《任延传》李贤注曰:“黄石,杂种号也。”《晋书》卷103《刘曜载记》亦云:“黄石屠各路松多起兵新平、扶风,聚众数千”,“秦陇氐羌多归之”。由文献记载可知,匈奴皇石部落曾聚居固原,并活动频繁。西魏恭帝年间(554—558)改高平为平高。北周时期,于原州置总管府。建德元年(572)李穆出任原州总管。隋开皇三年(583)废诸郡,置州县,时为原州。大业元年(605)曾置他楼县(今宁夏海原县至李旺一带,属原州,后废)。大业三年(607),又改原州为平凉郡,属县有高平、百原、平凉等。

李唐王朝建立之后,“高祖受命之初,改郡为州”,在边地“置总管府,以统军戎”。武德元年(618)改平凉郡为原州,属关内道。贞观五年(631)置原州都督府,管辖原、庆、会、银、亭、达、要七州。天宝元年(742),又改原州为平凉郡,乾元元年(758)再次改为原州。“安史之乱”后,秦陇之地尽为吐蕃占据,元和三年(808)在泾州临泾(今甘肃镇原)置行原州。大中三年(849)泾源节度使康季荣等人收复原州及原州七关。原州七关即石门、驿藏、木峡、制胜、六盘、石峡和萧关。大中五年(851)赐名萧关为武州。唐末黄巢起义后,再移原州于临泾。[9]

二 固原在“丝绸之路”上的地位

固原地处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活动的交界带上,是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文化的缓冲地带。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文化多元、开放和包容。历史上固原地区是一个多民族杂居交融的重要区域,匈奴、鲜卑、突厥等民族的文化及其影响至今仍有蛛丝马迹可寻。同时,固原地处关中和西域的“丝绸之路”交通要道,既是一个西方文化传入的窗口,也是中原文化辗转向西传播的中转站。汉唐时期发达的中西文化交流,为佛教在固原地区的传播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固原地区为关中之屏蔽,河陇之咽喉,[10]固原是古代“丝绸之路”由长安到河西走廊最短线路的必经之地,也是陇右丝路的重要枢纽。这里不仅开发最早,且自从张骞开辟西域“丝绸之路”直到唐代“安史之乱”爆发以前兴盛不衰。

魏晋时期,虽处纷乱之中,但割据和战乱并没有完全阻断中西交往。北魏统一北方后,太祖拓跋焘与伊犁河流域的悦般国联合,东西夹击,给占据西域的柔然以沉重打击,扫除了丝路障碍,使西域及中亚各国与北魏都城洛阳之间的往来络绎不绝。当时有不少佛教僧侣、使者、商人等经由高平(今固原)前往长安和洛阳。《洛阳伽蓝记》载:北魏建义元年(528),波斯使者向北魏贡献的狮子,途经高平(今固原)时,被万俟丑奴截留,并因此把年号定为“神兽”以壮大声势,求得吉祥。[11]频繁往来于东西方的使者、商旅们,把西方文化和奇珍异宝带到原州一带,极大地丰富了当地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

20世纪80年代开始,考古工作者依据原固原县文物工作站勘探调查的结果,有重点地对数十座春秋战国、秦汉墓葬进行抢救性清理,并对十余座北朝、隋唐墓葬进行了科学发掘。犹如开启了深埋在地下的文物宝库,大量带有北方民族特色的青铜器、金饰件,色彩绚丽的漆棺画,造型朴拙的陶俑和充满西方异域情调的金银器、玻璃器及金银币等珍贵文物纷纷呈现在世人面前。这些重大考古发现,使固原这座古城再次引发了国内外学者们的重视与新一轮的研究热潮。丰富精美的文物与文化遗存的考古发现,只是汉唐繁盛丝路盛况的缩影,但惊人的发掘成果反映了固原地区中西文化交流的真实情形,对研究固原地方历史、中西交通及文化史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