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框架图鉴](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923/46039923/b_46039923.jpg)
序章
如何活用框架
先掌握基本概念
在详细解说框架之前,首先简单地介绍何谓框架,以及框架具备的功能。
何谓框架
首先,我想说明一下“框架”是什么。所谓的框架,就是“架构”。在进行思考或分析时,只要先建立架构,就能明确掌握我们应该思考什么、整理什么,进而加快思考的速度。
例如,当我们想“调查竞争对手”时,应该将构成4P(请参照→18)的因素,也就是产品、价格、流通、营销四个因素拆开思考,而非漫无目的地搜集资料,才能掌握具体而有用的信息。
前人所留下的智慧财产——为了达成特定目标,将自己应锁定的重点或关键点、范围、流程加以标准化的方法——就是框架。
摸索出最适合自己的框架运用方式
不过,框架并非万能。尽管它能提供解决问题所需的重要提示,但单靠框架无法让一切顺利进行,因为根据不同的状况和目的,最适合它的框架也会有些许差异。
先试着套入框架的态度固然重要,然而一旦演变为“为了套用框架而套用”,就本末倒置了。重要的是,必须随时思考“为什么要使用这个框架”,调整既有框架,找出对自己最具效果的运用方法。换言之,我希望你能抱着将本书升级为“商业框架图鉴2.0”的态度来活用本书。
达成共识
前面提到框架是一种“架构”,具有加速思考的功能。除此之外,框架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功能——在共同解决问题的伙伴间打造“共识”。
即使看见、听见一样的事,每个人的感受或想法也会有差异。当众多成员携手达成某个目标时,一旦彼此的认知出现差异,问题就会逐渐萌芽,等到发现时很可能已经非常严重,甚至导致策划案或项目功败垂成。例如,在构思创意时,思考的切入点为何、团队想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都必须先凝聚共识;在设定目标时,则必须对决策基准的优先级达成共识;在决定具体战略或战术时,确认每个词汇的意思和定义也是必要工作。
在现代,为了达成目标而由跨部门成员组成团队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因此凝聚共识、寻找共同语言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而框架正是一种可以有效凝聚共识的工具。
运用框架时所需的态度
在使用框架时,必须随时意识到“why”“what”与“how”(尤其是引导人)。为什么要使用框架?想要使用框架做什么?要如何使用框架?——在运用各种框架时,请站在上述角度思考。
本书在介绍各种框架时,会不断提及上述角度。除了个人运用,本书也会针对团体运用的状况进行解说。让我们利用框架整理讨论的内容,将结论可视化,再迈向下一个议题吧!
本书的结构
本书将七十款框架依不同场景分七章介绍,整体而言,以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来排序。顺利解决问题前的步骤,虽然会因时间、场合和状况不同而异,但当你烦恼着不知该从何着手解决问题时,希望本书能为你提供参考。
〈本书的结构〉
第1章 发现问题、课题
第2章 分析市场
第3章 思索课题的解决方法
第4章 制订策略
第5章 改善业务
第6章 管理组织
第7章 传达与共享
第1章至第4章主要介绍从发现问题到制订解决方案的框架与想法,第5章至第6章则会说明执行解决方案时所需的框架;具体而言,包括使业务可视化、改善业务内容和管理组织时可运用的框架。第7章收录第1章至第6章思考的内容与团队共享,或提案时可派上用场的内容。
此外,为了提供你思考时可参考的角度,本书在每一款框架的解说页中,也会一并介绍“促进思考的提问”,包括有助于了解各框架基本概念的问题、促进改变思考角度的问题,以及有助于提升行动力的问题等。为了让每一款框架达到最有效的运用,也请你自己再补充问题。
最后的“CHECK POINT”是评估达标率的参考指标。请参考“CHECK POINT”,来确认框架是否运用得当。此外,本书也附有每一款框架的模板和简单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