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导读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又字仲晦,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被后人尊称为“朱子”。

朱熹出生时,金人铁蹄南下,南宋政权风雨飘摇。他少年丧父,随母投奔父亲的好友——建阳(今福建南平)五夫里的刘子羽,并在那里从学于刘勉之、胡宪、刘子翚三人。后来经过李侗的点拨,走上了理学的正轨,接续了二程(程颢、程颐)学脉,并由此上达孔、孟,成了一位醇儒。

朱熹是思想界的斗士。在南宋多元纷杂的思想环境中,他坚守理学立场,与不同的学术流派往复论辩。比如著名的“鹅湖之会”,他与陆九渊兄弟关于为学方法的争论,显示了理学与心学的不同学问路径。他与陈亮的王霸义利之辩更为激烈,两人的辩论持续了近四年之久。这些论辩并非朱熹的意气之争,目的在于指出治学的路径,为学界树立风标。

为了发扬理学,朱熹苦心孤诣,建造和修复了多所书院,如武夷精舍、沧洲精舍、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等等,并亲自授徒讲学,希望将修己成德的真学问发扬光大。讲学的同时他又勤于著述,在理学、经学、文学领域皆有论著,显示了宏阔的学术眼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凝聚了他一生心血的《四书章句集注》,该书建构了以“四书”为核心的儒学体系,也成为元明清的儒学法典和科举考试的重要依据,影响中国人的思想近千年之久。

朱熹一生心系国运民生,曾多次入都奏事,直言无隐,除了申述与金人“不共戴天”的立场外,还涉及吏治、外交、财税、救荒、灾异等方面的改革,且寄望于君王的“正心诚意”,期待迎来南宋王朝的“中兴”。朱熹还多次在地方任上推行自己的政治理想,但都因触犯了权贵的利益,最终失意离任。

庆元六年(1200)三月,朱熹在理学学派最危殆的情势下,因病与世长辞。但他在学界播下的种子却早已萌发,且在身后迅速生长蔓延:他的理学思想体系得到了继任皇帝宋理宗的高度表彰,到了元明清时期,《四书章句集注》更成了科场的标准。朱熹得到了后世的帝王不断追封和神圣化,但对朱熹来说,这些过甚的抑扬都是浮云,它们对日月的光芒均无所损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