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产业布局新趋势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 元宇宙的人机融生性,促进产业互联网生态发展

在元宇宙时代,每个人将拥有自己的“智械假身”,人类将会实现自然人、虚拟人、机器人的共融共生。这也意味着在未来,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元宇宙核心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必将融合发展,从而实现涵盖全产业、全链条的真正意义上产业互联网。

1.2.1 实现多模态人机交互融合

元宇宙是整合多种新技术产生的下一代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它能够基于AI和物联网实现虚拟人、自然人和机器人的人机融合性,在社交系统、生产系统、经济系统上实现虚实共生,每个用户可进行世界编辑、内容生产和数字资产自有。在元宇宙中,人们可以通过VR内生虚拟和AR外拓现实的方式实现感知升维,从而增强自身体验,同时,也可以实现自然真身、虚拟分身、机械假身三身合一来进行能力拓展。除此之外,虚拟数字人与高仿机器人、仿生机器人能够为人们带来全新的沉浸式体验,以满足人们在心理与生理上不同的需求。通过元宇宙多种技术加持,人们可以构建自己的虚拟分身和虚拟物品,并使其在虚拟世界中生成并运转,不需要借助真实场景的参与。

此外,借助强大的AI等技术,现实世界中的信息与虚拟世界中的信息能够相互融合并且相互共生,人们通过人工智能引擎可以操控虚拟人与仿真机器人与现实世界中的自然人进行交互。也就是说,自然人在与整个元宇宙的融合与交互中,往往能够获得感知力、决策力、行动力的增强,人在由实向虚的迁移过程中所失去的现实活动空间,将由智能物联网和机器人填补。虚拟人拓展了自然人在虚拟空间的能力,机器人拓展了自然人在现实空间的能力。在未来的元宇宙社会中,自然人、虚拟人、机器人三者共融共生,这种现实世界中人与虚拟世界的交互融合的化学反应可以称之为人机融生。或许人机融生的概念比较难以理解,但你一定知道《黑客帝国》《阿凡达》或《头号玩家》,基努·里维斯用黑客分身在虚拟世界Matrix中穿梭;詹姆斯·卡梅隆通过《阿凡达》构建了一个以Na'vi人形态进入的潘多拉星球,这些分身或化身就是自然人与虚拟人之间的融合产物。而自然人与机器人的融生,则可以用半机械人来举例说明,半机械人(Cyborg),也做半机器人,是一种“电子控制的有机体”,也就是说,是一种一半是人,一半是机器的生物。人类和智能机械结合在一起,兼备两者的优点,成为半机器人(Cyborg),这已经是现代科技发展的目标之一。当人们把 VR/AR 设备、脑机接口、外骨骼技术融合在一起时,科幻片中经常出现的超级英雄就从屏幕走向了现实。《我,机器人》中,男主角左臂就是经过机械改造的,更典型的形象则是人们都熟知的“钢铁侠”。

1.2.2 推动传统互联网迭代升级

元宇宙之所以能够发展至现阶段并且具有无穷的发展潜力,其基础是构建于多年来互联网的发展成果之上的。当前的元宇宙概念是由互联网演化发展而来,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元宇宙即是互联网未来的发展形态,并且能够填补当前传统互联网的生态短板,推动互联网进一步发展。

1.从Web1.0到Web2.0

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互联网经历了从建立在由互联网社区控制的开放协议之上,以信息单向传递为主的Web1.0到移动设备兴起,内容互动为主的Web2.0的过渡。如今的互联网成熟范式被称为Web2.0,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互联网几乎已经等于现实世界,人们的现实生活几乎都是围绕互联网进行的,人们的数字生活和现实生活变得同样重要。从每日的工作、日常联系互动的方式到购物支付再到游戏娱乐,所有的生活都围绕着网络进行,数字世界和现实生活变得密不可分。

对于这种转变,互联网、即时通信、社交媒体的普及以及Z世代的出现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996年以后出生的Z世代也被称为数字原住民,当前Z世代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群体,Z世代比之前的任何一代人都更注重数字体验。随着对于数字世界的深度体验,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互联网的种种弊端,Web2.0的中心化平台的矛盾逐渐突出。早在2006年,万维网标准之王、元老级Web设计师Jeffrey Zeldman便意识到,Web2.0架构下的互联网虽然有着极高的链接效率,尤其在建立人与人间的交互方面,但也容易产生互联网商业寡头,无法真正将互联网的价值赋予用户。随着近年来Web2.0“用户创造,平台所有,平台控制,平台分配”的模式越发成熟,在资金、数据、流量资源被高度垄断的环境下,Web2.0架构的弊端暴露得更加明显。以游戏为例,当前许多游戏玩家将他们的金钱和时间花费在Web2.0封闭式网络中,为自己积累数字财富,但大多数游戏开发商通过强制签订霸王条款等手段极力阻止玩家将他们的投资和数据转变成真正的经济利益。开发者禁止玩家与其他玩家交易物品,并将游戏世界与现实世界隔绝起来,这样玩家就无法将他们在游戏中的财富转移到实体经济中。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Web2.0中心化的短板,伴随着用户对于数字体验的重视,个人数字资产权利及数据隐私保护意识的觉醒,互联网产业尤其是消费互联网发展陷入瓶颈,制约着互联网进一步地快速发展,亟待破局。

2.元宇宙突破传统互联网发展瓶颈

从现阶段来看,当前消费互联网发展困境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一是由于消费互联网所带来的市场增长空间不足,流量红利逐步消失。据CNNIC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超10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1.6%,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6%。随着移动互联网普及率的不断提升,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已趋向稳定,增长规模有所放缓,流量增长空间几乎触顶,流量红利逐步消失。二是传统互联网内容呈现单一,用户体验单调。当前人机交互往往通过文字、声音、视频方式,无法达到现实生活中面对面交流所起到的效果,人与人以及人与物距离依然很遥远。三是传统互联网产业商业模式高度重合,突破路径尚未显现。当前中国互联网企业的主营业务大多聚焦于零售、物流、餐饮、出行等生活层面的服务业、实体产业的数字化是典型的to C业务。从商业模式来看,大部分是“资金投入形成规模化-获取流量-流量变现”的通过资本驱动的商业模式。从业务模式来看,大型互联网企业普遍在社交、互联网金融、零售、物流、餐饮、出行、酒旅、教育等领域进行布局。其商业模式、业务模式乃至盈利模式都高度重合。

3.未来互联网形态Web3.0—开放式加密元宇宙网络

随着中心化平台的矛盾逐渐突出,用户对基于加密技术的去中心化互联网Web3.0的呼声渐起。从元宇宙的构成及互联网的演进逻辑来看,元宇宙即是基于Web3.0未来互联网的3D虚拟空间。当前部分互联网企业及学术界也将Web3.0称为开放式加密元宇宙网络。元宇宙能够打破现有传统互联网的多重困境,推动互联网迭代升级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元宇宙市场发展空间巨大,为互联网创造了成长新空间,推动现阶段消费互联网走向产业互联网。据权威行业研究预计,2030年元宇宙市场规模将达到15 000亿美元,10年的CAGR(复合增长率)达253%。广阔的元宇宙市场将助力互联网市场发展壮大,推动互联网持续变革。二是内容呈现方式与交互手段的多元化大幅提升用户体验。元宇宙立体式的社交网络体系能够进一步满足人们的社交需求,真假难辨的沉浸式体验、开放的创造系统使用户体验大幅提升,多样的文明形态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交互方式,能够进一步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三是随着元宇宙的发展,VR/AR硬件、人工智能、数字孪生、云计算等关键技术逐步发展迭代,理论上可以把线下的一切都复刻到线上,互联网将诞生全新的商业逻辑,持续升级演化。同时,元宇宙的发展能够有效避免资本垄断情况的发生,Web3.0开放式加密元宇宙网络通过消除Web2.0平台中对所有这些虚拟世界强加的资本控制来解决这个问题。这种新范式允许用户以NFT的形式拥有他们的数字资产,用户能够在虚拟世界中创作自己的数字产品并与其他人进行交易,将它们同步带入其他数字体验中,创建一个全新的,可以在现实世界中实现数字资产货币化自由市场的互联网原生经济体系。

1.2.3 持续完善产业互联网生态

从产业的角度来看,元宇宙不仅能够有效推动互联网迭代升级,更能够完善产业互联网生态,推动产业互联网健康发展。

1.产业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

在消费互联网陷入发展瓶颈的同时,互联网产业也在寻求全新的突破路径,产业互联网成为继消费互联网之后的又一发展趋势热点。首先,简单了解一下产业互联网这一概念。早在2000年,美国的沙利文咨询公司就提出了有关产业互联网的设想,由于技术限制,该设想未被广泛接受。直到2012年,通用电气公司重新对这一概念进行介绍,这一概念才逐渐被业界重视。近年来蕴含更大发展潜力与商机的产业互联网成为众多互联网公司的发展重点。同消费互联网相比,消费互联网连接的终端是人、PC、手机等终端,其连接数量大约为35亿,而产业互联网连接的终端包含人、设备、软件、工厂、产品等,其潜在连接数量可达数百亿。随着流量红利逐渐减退,网络消费增长空间逐渐见顶,服务经济逐步向高品质产品、个性化定制及快速响应、深入拓展等方向发展,这就意味着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从增量经济转向存量经济,与之相对应的产业互联网也成为继消费互联网之后的新热点。当前行业普遍认为,产业互联网是一种运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下一代信息技术,促进企业内的人、物(如机器、设备、产品)、服务以及企业间、企业与用户间互联互通、线上线下融合、资源与要素协同的一种全新产业发展范式。它既是新生产方式、组织方式、运营方式,也是一种新的基础设施,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服务业、农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在中国,产业互联网并非新概念,只是早期应用领域较少。最初的阿里巴巴黄页等解决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互联网平台,就是最初的产业互联网应用模式。后续涉足仓储、物流、金融等领域的B2B公司逐步替代了传统经销商的位置,可以被看作是产业互联网的2.0模式。而未来,当真正的产业互联网到来时,多项新一代技术将无孔不入地渗入到生产的各个环节,连接起上游的生产与下游数据。通俗地讲,产业互联网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与传统行业进行融合,对其赋能、重构,因此,产业互联网区别于侧重to C业务的消费互联网,但也不仅是简单的to B企业服务,更是涵盖了传统产业中企业的内部管理、业务流程的在线化,线下实体业务场景的数字化,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数字联通等各个方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元宇宙时代之所以会来临和出现,其中一个更为深层次的原因是产业互联网的发展进入到全新的阶段,也就是说,产业互联网时代的成熟与完善,为元宇宙时代的来临奠定了基础。正是有了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完美逻辑,元宇宙才不会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存在,而真正成为一个触手可及的时代。

2.元宇宙与产业互联网密不可分

元宇宙更像是一种产业互联网的外在展示,或者说是产业互联网的一种外在诠释。有了产业互联网对于产业的深度变革,有了产业互联网实现的数字孪生,有了产业互联网达成的沉浸现实,元宇宙才有了实现的基础。缺少了产业互联网的改造,缺少了产业互联网的孵化,所谓的元宇宙就彻底沦为一个概念。从产业互联网的概念与特征来看,其与元宇宙拥有诸多共同点,元宇宙是建立在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新技术的基础之上的,但仅仅只是这些新技术本身,抑或是仅仅只是这些新技术的累加是远远不够的,人们还需要将这些新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特别是用新技术去解决传统产业的痛点和难题,从而实现全产业高度数字化。只有真正让产业互联网有了彻底而又全面的改变,用户触手可及的才是新的产业,而这些新的产业共同组成的这样一个新世界,正是现在经常提及的元宇宙时代。

同时,元宇宙的出现与发展使产业互联网焕发新生机。长久以来,由于产业互联网的概念中包含“互联网”的字眼,因此人们在了解产业互联网的过程中,往往会从互联网的传统角度入手,错误地将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与消费互联网的发展模式混为一谈,以流量思维来理解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概念不同,产业互联网还需要构建其与C端世界的联系,而元宇宙的出现恰逢其时。一直以来,虽然业界始终都对产业互联网将带来产业变革抱有充足的信心,但部分人依旧将产业互联网看成是消费互联网的延续,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当前始终缺少合理、直观的例证来展示真实的产业互联网场景,因此当人们谈到产业互联网,往往感觉不真切。如果说前些年的产业互联网是一片死气沉沉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的能量并未得到真正意义上的释放。困囿于互联网的产业互联网是无法进一步发展的,这也是产业互联网的概念出现了这么多年,一直都无法获得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但随着元宇宙概念的出现,诸多应用场景通过元宇宙得到实现,以往遥不可及的产业互联网拥有了新的理解方式。通过元宇宙,人们可以将原本虚无缥缈的产业互联网真真切切地带到人们面前,从而使人们真正理解为何产业互联网会有如此强大的想象空间。

3.元宇宙助推真正意义上产业互联网的实现

元宇宙的出现,特别是元宇宙所描述的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虚实共生与交互融合、新技术的落地和应用、新体验的提升优化等场景,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人们对传统产业的认知,传统产业将不再是一个老气横秋的存在,而是变成一个充满活力的存在。通过元宇宙,人们能够预见一个诸多新技术深度融合发展,且兼具新的技术变种发展态势的不断发展变化、充满生机的生态系统,这同样也是产业互联网的真正愿景。真正的产业互联网,不仅仅只是有互联网技术与新技术的深度融合,而且还有它们在深度融合之后产生的新技术、新形态、新产物的出现。在此基础上,产业互联网还需要强化技术融合,找准技术与产业的切入点,在产业生态等更深层面上进行融合发展。元宇宙的出现,使产业互联网能够快速跳出传统互联网思维,真正进入到全新的、可预见的、更富想象力的新发展阶段。未来几年,当元宇宙与产业互联网之间的关系逐渐明晰,市场发展前景逐渐明朗,一场以元宇宙为主导的产业互联网的资本新红利时代即将出现。元宇宙对于产业互联网的持续激活,带来的不仅仅是资本层面的活跃,同样可以进一步激活产业互联网发展能量。元宇宙之所以能够颠覆传统发展逻辑,源于它对于传统产业的改造是彻底而全面的。

透过元宇宙,人们看到的是一个完全有别于传统的新产业,由此,推演到产业互联网的身上,人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产业互联网将会真正给产业本身带来一场彻底而又全面的改造。人们有理由相信经历了产业互联网的改造之后,互联网产业不仅可以承接消费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经验,而且还可以将产业的发展推向一个全新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