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一路诗歌一路情——读《踏歌行记》旅游诗词集的感悟(代序)
前不久,索奋起同志请我为他的《踏歌行记》旅游诗词集写篇序言。当时我感到有点为难,因为我对诗词很少涉猎,即便偶尔胡乱写点,也不成体统。什么词牌格律平仄,都不够精通。但考虑到与奋起一块工作七年,而今他登门要求,因此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勉强应诺下来。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我与索奋起同志是20世纪80年代在介休工作时的同事。相处七年,对他最深的印象是胆略过人,工作能力强,为人诚实,而对他的“全貌”了解不足。直到2003年我退休后在安泰公司当独立董事,和奋起同志又有了新的接触和了解,知道他为安泰公司处理外事和法律服务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不过,要说比较全面深刻了解他的“真面貌”,还是这次细读了他交付我的《踏歌行记》旅游诗词集文稿以及之前送给我的其他诗册。
索奋起同志出生于山西省原平市的一个农民家庭,家境贫寒。他十年苦读,长期自学,“寒门出贵子”,最终成才。他志存高远,爱好广泛,不仅是工程师、律师,而且文学艺术琴棋书画音乐体育无所不能。更加可贵的是热爱祖国,忠于人民,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性格直爽,品格高尚。可以说人才难得也!
《踏歌行记》旅游诗词集以及他的其他诗作,我拜读后,从字里行间感悟到不少教益。
首先,他从小便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他的父母亲是老党员、老干部,从小给他灌输的思想是共产党好,毛泽东是大救星。后来上学、参军、工作,都受的是党的培养教育,一步一步地树立起牢固的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加之他有理想,有志向,所以在长期的生活、工作中,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尤其是身处逆境),都意志坚定,充满信心,乐观豁达,踏歌而行。这种态度是值得我学习的。
第二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索奋起同志年逾花甲后,用十余年的时间,跑遍世界五大洲和全国三十四个省市自治区(包括港澳台地区),并且一边旅行一边写诗作词,其行程大约可绕地球十几圈,其诗词作品达千余首,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壮举!从中可以看出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大自然的博大胸怀,也流露出他童心不泯的阳光心态。他走在世上的足迹光彩照人,这一点是我的缺陷。我从小不爱游山玩水,工作后亦然。曾经到过一些地方,都属于工作方面的应酬。即便遇上一些景观,也懒得一看。这方面应向奋起同志学习。
第三是奋起同志的旅游诗词达千余首,连同以前所作其他诗大约近2000首,可谓高产。这也是他人生轨迹的真实记录,难能可贵。古今诗人很多,有多少位诗作数量达到这么多?我是不知。我虽不精于诗词,但大体也能从中看出其难能可贵。奋起的旅游诗词多写于车马劳顿的旅行途中,用时短出手快,有的虽略显粗糙,但都属触景生情,有感而发,通俗易懂,朴实感人。比如《天安门》《拉萨之歌》《登泰山》《钱塘观潮》《南疆行吟》《痴迷巴黎》《科罗拉多大峡谷》等,数不胜数。全套读后,使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从中不仅领略了全国各地和世界上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壮丽河山、社会状况,也使我体会到诗词歌赋的魅力,激发了我从头学习诗词的兴趣和走出家门忘情山水的冲动。然而为时已晚矣!但愿老天爷允许我这个耄耋之人还能补上自己的这一短板。
确确实实,读《踏歌行记》旅游诗词集,我的感悟教益多多,在此不一一赘述了。请奋起同志谅解!
张松龄
2018年11月于榆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