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泡泡糖·“盐金枣”·冷饮·馒头
45
泡泡糖·“盐金枣”·冷饮·馒头
那时候,粮票作为吃东西的通行证,稀缺是必然的。对大多数农家来说,钱的稀缺更是痛不欲生、生不如死啊!
毋容置疑,那时的钞票,真“值铜钿”,钱真叫钱啊!讲给哪怕已是三十好几的八〇后、九〇后靓妹帅哥们听,更别说〇〇后、一〇后的小毛孩了,能看到的表情无疑全是一脸的茫然和问号,“你是老天爷派来的‘逗比’吧”。我是“逗比”吗?我欲哭无泪。
——“铜”发音“洞”。
——“钿”发音“低”。
——“值铜钿”发音“涩洞低”:值钱。
——“逗比”是一个网络用语,由“挺逗的二比”浓缩而成,意为某个人有点犯傻,你把它视作抑或理解为“傻逼”就差不到哪里去了,嘻嘻。当然,用在不同的对象上,意思会有所差异的。如说陌生人的,“傻冒”的含义多一点,如说好朋友的,调侃和玩笑的意味浓一些。
——“傻冒”,也有写成“傻帽”的,意思差不多就是“傻瓜”了。对这类朋友,我们当地原住民也有不少不太好听的称呼,包括“戆大”发音“杠肚”、“戆早死”发音“杠早细”、“戆浮世”发音“杠否思”、“好人”发音“好宁”、“好人搭塞”发音“好宁搭赛”等。当地原住民还有一个意思差不多的词语,叫作“猪头三”发音“子豆赛”。如“有权不用‘猪头三’”,说的就是某人傻乎乎。唉,二师兄招谁惹谁了呀。说到“傻冒”这样的“好人”,其中更有一类永远只会“进”不会“出”、不吃亏的主,这样的“好人”在新场当地原住民口中就叫“戆进不戆出”,呵呵。
那会儿,大人兜里的钱实在少得可怜,我们小孩呢,更是空空如也。不过,话说回来,就这么点看似说不出口、拿不出手的小钱,在当时却很能对付大场面的。
“泡泡糖”,类似今天的片状口香糖,一片三分。用一张正面印有一个小孩正口吐大泡泡的彩色画面的纸包裹着,很是抓人眼球,超级时髦货啊。
——“画面”发音“我米”。
——“纸”叫“纸头”发音“子豆”。
当时的小朋友嚼这口香糖,可绝不是为了清洁口腔,为只为嘴里一阵翻来覆去的搅拌、定位后,鼓起两边的腮帮,从自己的小嘴里无中生有地吐出个大大的白泡泡来。这还不算完,待到白泡泡越来越大,自个撑不住了,就会自行“啪”的一声“皮开肉绽”。破裂的白泡皮随即贴在了红润的嘴唇上,而嚼泡泡糖的主呢,伸出油腻的小舌头来回搜刮一番,又重新将白花花的皮子揽回嘴里,又使劲不停歇地咀嚼起来,为下一个更大的泡泡做最后的冲刺。吃上这玩意,要的就是这大泡泡、这大响声、这被同伴关注的眼神吧。羡慕得周边没有泡泡糖吃的小伙伴呀,眼红嘴馋,抓耳挠腮。
——“腮帮”叫“结骨肉”发音“结骨袅”。
特别温馨提示哦,一分,不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一分”,是人民币计量单位。一分,一角的十分之一,一元的百分之一,一百元的一万分之一。现如今,日常交易早已没有“分”的概念了,哪怕是马路小摊也用不上了,现在谁都不差这四分五分的不是。
——“元”叫“块”发音“葵”。
——“马路”发音“魔路”:公路。
——“小摊”发音“小态”。
就连银行柜台这个最正规的现金流通、交易场所,也都即刻给你四舍五入按“角”计算了。依然有分币出账的,储户也大都直接顺手投进了银行柜台边角处设置的“上海慈善基金会”的透明有机玻璃“捐款箱”,以显示自己依然怀有一颗无私博大的仁爱之心。也是啊,不以善小而不为,“爱心恒久远,颗颗金不换”哦。
——“正规”叫“正儿八经”发音“正儿掰经”,也可以叫“捉捉叫”发音“造造叫”。
三分的好宝贝还有一样,“盐金枣”,营业员当场装入一个纸质的“三角包”里卖给你的。这玩意,大小和“枣”一点也不搭界,是个被切成一小段的如铅笔芯粗细的黑不点。样子实在不咋地,我们这帮小伙伴背地里都叫它“老鼠屎”。不过,说真的,卖相难看,可味道实在好吃!捏几粒送到嘴里,含着,舔着,磨蹭着,搅拌着,甜咪咪,咸塌塌,酸溜溜,各种滋味混和在一起,顷刻间填满了口腔的各个角落。啊呀,简直燃爆了你的小心脏啊!几番咀嚼、搅拌、翻转,味道也成了淡呱呱,便全部吞入喉咙。
——“盐金枣”发音“移金枣”。那个年代的一种小颗粒、蜜饯类的散装零食。
——“不搭界”发音“勿搭嘎”。
——“老鼠屎”发音“老思污”。好吃和难看本就不搭界哦,嘻嘻。
——“卖相”发音“码相”:外貌、形象等。
——“卖相难看”发音“码相奈窥”,叫“卖相坏透”发音“码相丘透”、“油水坏透”发音“油思丘透”、“油头水坏透”发音“油豆思丘透”等等:外貌、形象等不佳。
那会儿,散装出售的零食还有不少。号称上海特产的“五香豆”也在其中。营业员双手麻利地把一张四四方方的小纸片折成“三角包”,再麻利地把香喷喷、表面带着些盐粒的蚕豆倒进去,接着,一阵眼花缭乱地按来折去,“三角包”便鼓鼓囊囊起来。尽管是纸头做的,却不破口、不外漏,好手法!多少钱一包呢?从没买过呀。再说了,本就家里种着呢,自家大人也常炒来给我们吃,味虽差点儿,也好吃不打折,就不必花那冤枉钱了不是。
“赤豆棒冰”,一根四分。赤豆真的多,差不多占去了小半根,名副其实啊。
——“赤豆”发音“擦豆”。
类似的用来夏日降暑的冰冻甜品,统称为“冷饮”,倒是有几样的。比如同为四分的“盐水棒冰”、八分一根的“雪糕棒冰”。比如块状的“冰淇淋”,那时叫“冰砖”的,一盒也是八分。比如现制的冰镇“酸梅汤”,类似今天的冰冻鲜榨水果汁,一大杯还是八分。“雪糕”、“冰砖”、“酸梅汤”之类毕竟要八分呐,还是吃根赤豆的或盐水的“棒冰”来得实惠,最好是断了的,两三分就能搞定。
——“冰冻”叫“冰告”。用实物、实景“告”诉天下,我结“冰”了、发冷了,好贴切呀。
——“冷饮”发音“郎饮”。
——“盐水”发音“移思”。
——“冰砖”发音“冰醉”。
——“酸梅汤”发音“碎梅汤”。
——“水果”发音“思顾”。
“豆沙馒头”一只五分,“鲜肉馒头”一只六分。
——“豆沙”发音“豆梭”。
——“馒头”发音“美豆”:有馅的包子。
——“鲜肉”发音“细袅”。
在这款中国最常见的中式点心方面,我的家乡新场就不矫情了,只用一个名字,“馒头”,简单明了。当然,同样需要粮票,一只一两。有馅的,根据内容,叫“肉馒头”、“菜馒头”、“豆沙馒头”,或干脆就叫“馒头”。没馅的,就叫“淡馒头”。
——“点心”发音“滴心”。
——“馅”叫“咸头”发音“爱豆”:各类点心的各种馅的统称。你说有意思哇,在我新场老家,不管馅是“咸味”的还是“甜味”的,都叫“咸头”发音“爱豆”,即使是甜豆沙的,也要叫“咸头”发音“爱豆”,即“豆沙咸头”发音“豆梭爱豆”,呵呵。
——“淡馒头”发音“呆美豆”。
根据工艺,还有“生煎馒头”、“小笼馒头”。这两款大众小吃,吃客有时图省事,“馒头”两字也不带上了,只说“生煎”、“小笼”。反正我知你知他知她知,只要是当地人,绝不会搞错。
——“吃客”发音“丘喀”:老练、精明的食者。
“包子”一说,估计是从城里、市区乃至外域传到我们乡下农村的。新场当地原住民普遍对着“馒头”说“包子”的,应该是好久以后才发生的事。这,也算是地方乡土文化在不断地进行自我革命、主动融合和有机同化吧。
——“不断”发音“勿兑”。
——“自我革命”发音“私吾革命”。
二两散装的饼干,两角,二两粮票。当场称重、装袋,有一大包呢。
还有像读书用的铅笔、簿子、橡皮、小刀啥的,都是几分钱的样子……假如你口袋里好不容易揣上了一角两角,那你绝对是牛人一个,妥妥的小土豪,围着你打转的小伙伴绝不在少数哦。
——“铅笔”发音“凯瘪”。
——“小刀”叫“刀片”发音“刀皮”:指学生专门用来削铅笔头的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