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皇长孙:我大明始终遥遥领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1章 祭祖大典

“很简单,因为罪臣已经从皇上的言语和神态之中看到了整肃贪官的决心,如此恢弘的气概,亦令罪臣深深地敬仰,故而才略微体察到了皇上此举的深意,放弃了继续诤谏。”

听到这,朱元璋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缓缓开口说道:“起来吧!”

“谢皇上。”

“鼎石啊,不瞒你说,咱之所以这么做,还真就另有深意,实话跟你说吧!收回免死铁券只不过是第一步,而第二步,便是重新启用,并且重用朱桓,不对,现在应该叫他郭桓才对。你……能想清楚这其中的门道吗?”

“重新启用郭桓,而且还要重用?”

朱元璋自然看得出铁铉心中的不解,然而却并没有过多地解释,而是继续语重心长地说道:“没错,不仅要重用,还要将其打造成一个浪子回头的榜样。至于你的任务,便是以御史的身份给咱盯着他的一举一动,每隔十天,都要向咱上一道折子。”

“是,微臣领命!”

“很好,咱知道,这道旨意对你来说可能暂时还不能完全理解,但旨意就是旨意,理解了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在执行中理解,听明白了吗?”

“明白了!皇上放心,微臣一定严格按照您的旨意执行,绝不辜负您的信任!”

“啊对了,还有件事,后天的祭祖告天大典,就由你来负责好了。”

“是!”

两天以后,祭祖告天大典便在铁铉的主持下顺利开始了。

尽管这一次并不是朱元璋头一次在凤阳祭祖告天,但规模无疑是最为隆重的一次,因为此次祭祖参加祭祖的有皇帝和皇后,就连太子朱标以及身为皇长孙的朱雄英也赫然在列,仅凭这一点,就足以对得起这份隆重了。

可以说,此次大典,无论是对于皇家还是整个大明朝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铁铉作为主持者,自然也深知自己责任重大。

故而早在大典开始前,铁铉便精心安排了各项准备工作,从祭祖的礼仪、程序到人员的安排、场地的布置等都进行了细致的规划和布置。甚至亲自带领司仪,连夜进行彩排和演练,以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准确无误。

大典之上,铁铉身着庄重的礼服,神态庄严,威仪肃穆,严格按照规定的礼仪程序一步步地进行,同时也在暗中关注着每一个细节,生怕出现半点纰漏。

直到大典快要结束之时,朱元璋才命人点燃了祭祀的铜炉,自己更是索性直接将龙椅搬到了铜炉前。

刚一坐定,那些持有免死铁券的大明功勋们便一个个纷纷双手托着用黄稠包裹的铁券鱼贯上前。

“信国公汤和,主动请交免死铁券!曹国公李文忠,主动请交免死铁券!宋国公冯胜,主动请交免死铁券!凤翔侯张龙,主动请交免死铁券!延安侯唐胜宗,主动请交免死铁券!平安侯孙庆,主动请交免死铁券!华岳侯郑玉,主动请交免死铁券!……”

随着铁铉那一声声中气十足的高声宣布,那一块块象征着功勋特权的免死铁券也如同其被投入祭祀铜炉之后一样,化作了一滩铁水,汇入、淹没在了滚滚的历史长河之中……

眼看着队伍就快要来到尽头,从始至终都在做着天人交战的李善长终归还是强忍着内心浓浓的不舍,将自己的那块免死铁券拿了出来,缓步来到了朱元璋的面前深施一礼。

然而就在他刚要将手中的铁券投入铜炉之时,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却突然开口说道:“善长啊,你就不必了,都这么大一把年纪了,留着吧!”

李善长听了自然是心下一阵狂喜,可就在他准备领旨谢恩的时候,却听见走在队伍最后那人抢在了铁铉之前恭声对朱元璋说道:“启禀上位,末将徐辉祖,恳请代父主动请交免死铁券,还望上位恩准!”

此话一出,朱元璋的内心自然是十分地欣喜,不由得老怀欣慰地点了点头,但嘴上却还是说道:“难得呀!难得允恭贤侄你能有这份心,只是天德现如今尚远在北平日夜为国操劳,镇守边疆,咱实在是不忍寒了他以及边关将士们的心,所以啊,你这个块铁券也暂且留着吧!”

不想话音未落,那徐辉祖却态度坚决地摇头拒绝道:“多谢上位厚爱,然家父常常告诫末将,身为臣子,自当时刻以国事为重,以君为尊。免死铁券虽是皇家恩赐,但更是家父的一份责任和荣誉。岂能因为有重任在身,就置上位的旨意于不顾,大搞特殊呢?今日,末将恳请皇上允许末将代父上交免死铁券,不光是向上位聊表家父对上位乃至整个大明的赤胆忠心,更是要让天下人都好好看清楚,上位手下的兵,绝对不是只知道躲在一块小小的免死铁券庇护之下的孬种!”

“说得好!”朱元璋看着眼前的徐辉祖,心中满是赞赏,听到最后更是激动得站起身来,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高声说道:“你们都听到了吧?这才是咱大明的好儿郎!徐辉祖,你的忠诚和孝心,咱都看到了。这块免死铁券,咱今日就收下。愿你和你的父亲,继续为我大明江山,忠心耿耿,守护边疆。”

此话一出,众臣便纷纷齐声叩首,“皇上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然而如此一来,倒是让李善长有些骑虎难下了,心中更是五味杂陈只能用手托着自己那块免死铁券站在那里,进也不是,退也不是,那滋味别提多难受了。

好在朱标及时注意到了这个细节,有意无意地说道:“相国公,别愣着呀!父皇还等着您谢恩呢!”

李善长这才连忙拜倒在地,态度无比坚决地请交了自己的免死铁券,直到朱元璋点头,这才长长地松了口气。

于是这场祭祖告天大典,就在这样的氛围中落下了帷幕。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就在大典结束之后的这天夜里,却出了一件听起来十分离奇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