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海上贸易
朱由校感到有些窘迫。
“满门忠烈啊,锦衣卫中的一些百户甚至住上了两进、三进的大宅。”
“有些人拥有千亩良田,珍宝多得家里都放不下,要在半夜在床底挖坑才放得下,仆人如云。”
“而你们家却如此清贫,这样的人才,朝廷若不重用,实在是朝廷的损失。”
赵鹤天听到这话,更加不好意思,有时听到半夜在床底挖坑,更是忍不住缩了缩脑袋,怎么说的好像是他爹做的事。
他家里哪是什么奉公守法?哪是什么坚守职责?
赵家自赵鹤天往上数几代,大多数都是放荡不羁之人,虽然不至于做出伤天害理之事,但也是贪图享乐。
家中那点微薄的产业怎能经得起他们这般挥霍?
几代下来,自然无法换得更大的宅院,可这绝非因为奉公守法。
既然朱由校都如此说了,赵鹤天也不好反驳。
奉公守法就奉公守法吧,满门忠烈就满门忠烈吧,虽然听起来有些怪异,但他也只能接受。
他只能低声说:“天子恩宠,臣的家族并非如此慎独。”
朱由校深受感动,他赞叹道:“忠诚啊,这便是忠诚的真谛。如此诚实而又谦逊。”
旁边的魏忠贤听到这话,脸色却变得难以言表。
赵鹤天家族的真实情况,他心知肚明,然而他又无法多言。
要说他愚蠢,那绝无可能。
他知道此刻再向朱由校述说赵鹤天的不是,毫无意义,反倒像是他对赵鹤天更大的打压,也必定会惹得朱由校的不满。
最明智的策略,便是与朱由校站在同一战线上。
因此,他只得沉默不语,只是低声附和道:“确实,赵百户是个真诚之人。”
朱由校一听此言,心中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
连与赵鹤天关系并不和谐的魏忠贤都如此评价,可见赵鹤天确实是个诚实的人。
“既然如此,朕决定再赏赐你城外皇庄的千亩良田,并在城外为你建造一座三进的宅子。”
“至于城内,年前有个户部的主事,因行为不端已被撤职,宅子也成了空置。也是座三进的大宅,也一并给了你。”
赵鹤天听后,不禁倒吸一口凉气。三进的大宅听起来似乎没什么特别,但实际上它的面积非常之大。
他急忙说道:“陛下,这太过于丰厚了。”
朱由校笑道:“这并不为过,你此次为朝廷筹集到了资金,解决了大问题。这是你应得的。”
“不过这座宅子有些破旧,需要稍加修缮才能入住。”
“你自己收拾吧,你不是已经积攒了两万多两银子吗?应该够用,还会有所剩余。”
赵鹤天深深一拜,“臣感谢陛下的恩赐。”
朱由校满意地点头,“不必言谢,只要你日后继续为朝廷好生效力即可。”
“朕一直将你视为自己人,希望你不要让朕失望。”
赵鹤天想起叶逢春的事情,便笑着说:“陛下,正巧有一件事要向您汇报。”
他随后详细描述了叶逢春的情况,朱由校的表情逐渐转为严肃,他在屋内来回踱步。
经过深思熟虑,他脸上露出一丝喜悦,但同时也带有些许谨慎地说:“那些从事海上贸易的人,真的能赚到那么多钱吗?”
赵鹤天没想到朱由校会有此一问。
他也叹了口气,说:“确实,他们能够赚到很多钱。”
朱由校好奇又期待地问:“这是怎么回事?你说的可有证据?”
赵鹤天微微一笑,“陛下,您是否听闻东南沿海近来出现了许多红发番鬼?”
“他们大多乘船而来,船上还装备着西式的火炮。”
朱由校当然知道此事,近来确实有大量红发番鬼出现,他们的船只装备精良,甚至与大明水军交过手。
“我们的弗朗机炮,还有红衣大炮,不都是从他们那里得来的吗?”
“说起这个,之前礼部的侍郎徐子先对这方面颇有研究。”
朱由校叹息着,提及了徐子先——即徐光启(字子先)。“徐侍郎的为人正直不阿,对朝廷事务常有独到见解。”
“他的开明姿态,朕甚是欣赏。然而,世事无常,终归是造化弄人。”
他心知肚明,朱由校口中的“可惜”二字,所指何事。
徐光启固然才华横溢,胸襟开阔,且在兵器制造上造诣非凡。
可惜他与东林党的深厚渊源,使他在朝堂上的立场变得微妙。
对于力图肃清东林党势力的朱由校来说,无论徐光启如何卓越,其政治倾向已让他的价值黯然失色。
感慨之余,朱由校很快便将这些杂念抛诸脑后。
他转向赵鹤天,道:“赵爱卿,请继续。”
赵鹤天微笑应道:“陛下,海上贸易乃是聚宝之源。试想,若非巨额利益驱动,那些航海者又怎会跨越万水千山,历经生死考验,来至我大明疆域?”
“他们远离故土,跋涉千里,无非是为了金银财宝。因此,若问东南商贸是否有利可图,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大明的海商们赚得盆满钵满,却也希望在享受中寻得一丝名正言顺。故而,他们大多将财富藏匿海外,而在国内则寥寥无几。”
“这些大明商人需要一个合理的幌子,以光明正大的方式挥霍他们的财富。因此,他们期望我们每年至少举办两次拍卖会。”
“不仅东南的官员们有此需求,大明许多其他地方的官员亦是如此。一则,通过拍卖会,他们能将银两洗白,挥霍无度;”
“二则,若能让自己的藏品在拍卖会上高价成交,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对他们的名声也是大有裨益。”
“因此,拍卖会不仅是一场短暂的盛会,更是为朝廷带来持续财源的良策。”
朱由校听罢,心中涌起难以抑制的喜悦。他原本以为拍卖会不过是一时之举,没想到竟能成为长久之计。
赵鹤天暗自叹息,这拍卖会的本质,不过是金钱的洗涤之地。
在后世,那些国外的拍卖行便是此道高手,他们能将无名之辈捧为大师,以其作品卖出天价。其中的水分,唯有局内人才知其深浅。
而在大明,此类手法尚属罕见,即便有,也只是小打小闹。
赵鹤天来到这个时代,竟然将此道规范化,甚至得到了朱由校的鼎力支持。
随着拍卖会的声势日渐壮大,朱由校洞察到了其中蕴藏的丰厚利益。
“既然如此,不妨考虑每年增设两届拍卖盛事如何?”他心中泛起一丝期盼,继而道出:“这样一来,朝廷岁入或将增加百万两银子。”
“这无疑是对国库的一场甘霖,对于朝廷来说,正是迫切所需。”
然而,赵鹤天却摇了摇头,提出了不同的见解:“陛下,若是一年之内举办两次拍卖,那倒不如索性成立一个专职的拍卖局,专责此事,更为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