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时代的名号变迁与政权转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鲜卑、匈奴等北族名号与“代王”号的整合

分析“代”“魏”名号的意义,不能忽略北魏政权的北族特征。毕竟“代人”这一华风浓郁的称号来自华夏的王号以及后世史家的记载,而拓跋氏本是活动于“匈奴故地”鲜卑,有自己的社会组织乃至政治制度,早期可能都不使用华夏的语言。《魏书·序纪》称:“爰历三代,以及秦汉”,“不交南夏,是以载籍无闻焉。”(88)《三国志·乌桓鲜卑传》注引王沈《魏书》载,秦汉之际,“鲜卑自为冒顿所破,远窜辽东塞外,不与余国争衡,未有名通于汉,而自与乌桓相接”(89)。所谓鲜卑“未有通名于汉”,也就是说汉代中央政府还不知道有鲜卑部族的存在,这又恰好能与《序纪》“不交南夏,是以载籍无闻焉”的记载相照应。那么“代王”称号及其背后的西晋王国制度,与拓跋氏原有的部落制度,乃至于匈奴等其他北族的社会组织形态或政治制度的关系,都值得讨论。现存史料很清楚地表明,西晋政府在封授拓跋氏首领“代公”“代王”等封号的同时,还有“大单于”这样的北族封号。这些封号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拓跋氏原有的名号系统有何关系,还有待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