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当文豪从写历史开始](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356/50433356/b_50433356.jpg)
第32章 全新美食
一看过去一双兔耳朵从草丛里面探了出来,是一只灰兔,见到顾清很快又离开了。
顾清看到兔子的第一种想法,不是因为它吃草的样子有多萌,而是关于兔子的一万种做法。
麻辣兔头是最经典的,最香!
红烧兔肉其次,还有冷吃兔,玉兔迎春,糯米兔兔,手撕兔,辣子兔。
都说当年猪八戒上天的时候是为了调戏嫦娥,在顾清看来,猪八戒分明就是想抓玉兔吃!
猪八戒怎么可能抵御得了速度!
都说环境影响很多人。
顾清制作的各种美食把陆元新熏陶了成了一个顶级吃货,朱琳这口味又开始变得挑剔了起来。
或者说在现在这个年代,能够吃上肉就行了,管你什么兔兔可不可爱,肉也吃不上,大家伙都只知道一件事情兔肉很嫩就成了。
顾清心中萌生出想要吃兔肉的想法,顺着台阶继续朝山顶前去,越往上山路就开始越曲折。
偶尔还能看到有乱坟岗,在山野之间出现这种情况都是很正常的,西屏山最别致的风景是在山顶旁边悬崖出的那一排刻字。
西屏山的山顶通常都有贩卖猎物的猎人,把打来的猎物放在笼子里面。
野兔野蛇都有不过都是那种无毒性的,街上都经常有人背着个大袋子,里面装着条蛇到处去卖,还时不时吐出蛇芯子。
最高官的猎人往往采取最朴素的打猎方式,先写作品捕获读者的心,然后再花钱去找猎人买兔子,四舍五入等于自己打了一只。
既然自己打不到,拿钱买就是了,要换成别的作家遇到这种场景,都得来篇小散文记录一下了。
顾清买完兔子以后顾不上身上的汗水就迫不及待的拉着朱琳回家去处理兔肉。
宰杀兔子就显得比较简单多了,就用手直接对着它的头一拍,把兔子拍晕。
然后一套流程下来切开一个小口得到一张完整的兔皮,然后再把兔肉剁碎。
搞点辣椒什么的给它拌一拌,然后大火下锅蒸,其实跟杀鸡没什么区别。
二婶闻着院子里面传来的真气,忍不住走进来就看到了灶台上面的大铁锅。
“顾清你们家又烧什么呢?这么香,最近几天闻过的荤腥味,都赶上我大半辈子了。”
顾清和朱琳坐在灶台面前,时不时的闲聊两句,然后往里面丢进去一点柴火。
朱琳的手里面时不时聊几句关于文学的东西捧着亲戚们给的一些零嘴,大多数是一些炒货。
都是一些自制的五香瓜子还有花生之类的,各种蜜饯也偶尔有几块。
这就是这个年代朴素的一面,哪怕自己家里面过得比较艰苦,只要聊得上头了,就会有分享欲,就把家里的干货往手塞。
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长辈对晚辈上面,顾清小时候的时候也仗着年龄小,蹭了不少东西吃,给什么说什么,事后才挑拣。
有的时候要了一块蜜饯过来,还怕老妈会因为容易蛀牙把蜜饯扔掉,就躲在巷子后头用手捂着脸偷偷吃。
现在想起来还真是满满的回忆。
灶台下面的火势越烧越旺,大铁锅里面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
兔肉正在高温中与各种大料逐渐融合在一起,现在已经很难掩盖出兔肉的味道了。
顾清开口道:“我陪同志去山上拍风景照的时候,看着那山上的灰兔肉琢磨着比较便宜,就买了几斤来,现在正放锅里面蒸着呢。”
“你们还上山拍了照片?拿来看看,这胶卷可不便宜啊,拍张照片得花不少钱呢。”
二婶说着说着脸上出现一些肉疼的色,照片这种东西一般都是结婚的时候才能拍两张。
而且得是家里面比较有地位的人拍,这都得是条件比较好的,通常条件最差的家里面是没有这个挂黑白照片的,就一般的家里面能见到一张。
顾清想了想开口道:“二婶以后条件好了都能够拍上的,不仅是黑白的,以后还会有彩色的,甚至于让图片动起来的,还能传播声音。”
二婶找人扶凳子,坐下并不把顾清的话当回事,只当他是开玩笑,在二婶的眼里,做梦都想不到这么高端的科技。
“害你就甭骗了二婶这图片怎么能动起来呢?还传播声音呢,黑白照片都是个问题呢,要真有这技术,报纸上面早就报道了。”
“老外那个什么漂亮国人!都能上月球看嫦娥玉兔了,都还没用上这么好的科技呢,你二婶怕是到死都用不上了。”
顾清的面色变得沉重了起来,因为漂亮国的登月一度让大毛这个强国走向崩溃,不过寇可往,我亦可住。
搞不好将来的某一天华国登月了以后,突然发现当初漂亮国登某个盆地是编出来的,什么视频其实是在好莱坞里面拍出来的。
邮寄员自行车的铃铛声响起,随后便停在了顾清家的门口,“顾清!你的报纸。”
“来了,二婶麻烦帮我后看着点,我去取一下信件。”
“唉呀,顾清又是这么多信件,我当初搬的时候可是搬了个累死累活了,瞧着这个松州县谁有你多红星机械厂的厂长那里都没这么多信勒。”
邮寄员虽然嘴上在吐槽,但是心里面却是一阵自豪,毕竟这是他们松州县的大作家,多多少少身上能跟着沾点光。
以后谁敢说他们松州县没有厉害的作家,就不用再拿出刘伯温跟他们掰扯了,直接搬出顾清的名字还省了点口舌。
顾清听着邮寄员的吐槽声,走到门口的时候都惊呆了整整一大袋的信件,不用想这些,肯定又是读者来信,而且有些信件鼓鼓的一看打赏就不少。
这些信件烧了不合适,肯定会寒了读者的心意,得找个地方好好存放,以后有机会的时候再给他翻看。
正好趁着炖兔肉的这个机会,先将这些信件进行分类,然后先给堆到水池旁边去。
顾清把信件拆出来,堆成一堆密密麻麻的小事,简单翻找了一下,很快就从里面找出了一张《燕京文艺》的来信,上面签的署名是总编的名字。
在看到这封信件的时候,他愣了愣,他现在在《燕京文艺》已经算得上是合同工的身份了。
过稿是不可能发愁了,燕京文艺还要给他来信件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