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写说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中药资源是国家战略资源,是中医药事业和中药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荆楚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药圣”李时珍的故乡。湖北省中药材资源禀赋得天独厚,素有“华中药库”之称,中药植物资源达4457种,全国知名道地药材16种,优势特色药材30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43个,形成了大别山、武陵山、秦巴山、幕阜山及江汉平原五大中药材优势产区。自2021年以来,湖北省委、省政府以强烈的政治担当,作出了推进重点农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加快由农业产量大省向农业产业强省转变的决策部署,将道地药材纳入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进行重点打造。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打造湖北道地药材知名品牌,推进中药材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湖北省农业农村厅与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湖北省“十大楚药”道地药材遴选工作的通知》,开展“十大楚药”道地药材遴选工作。其要求一是遵循“三个原则”,即“道地与传承”“绿色与发展”“药用与食用”。二是坚持“三个结合”:道地性与临床应用相结合,助推全民健康;独特性与先进性相结合,助力中药材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相结合,助跑中医药强省建设。三是遴选过程遵循公开、公正和公平的原则。该通知下发后,各中药材产区所在的县市区积极行动,踊跃申报。经科研单位、行业协会及药物检验、中医临床等专家论证评审,正式评选出“十大楚药”,分别为蕲艾、半夏、天麻、黄连、茯苓、福白菊、苍术、龟鳖甲(包括龟甲和鳖甲)、银杏、紫油厚朴和黄精(并列第十位)。考虑到部分药材产业基础好,在乡村振兴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还评选出“五大特色药材”,分别为资丘木瓜、野菊花、虎杖、金刚藤(菝葜)、马蹄大黄。因此,“十大楚药”和“五大特色药材”也被称为“鄂优十六味”。2022年7月15日,湖北省政府举办了“十大楚药”道地药材新闻发布会。
为了以品牌力量推进道地药材的种植、生产、加工及其产业化发展,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充分激活湖北省中药材研发、生产、加工、销售、投融资等各方主体,实现产业兴旺、企业强大和造福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取得更加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特组织湖北省内中医药教育、科研、生产、医疗及管理等单位专家撰写《十大楚药》一书。
《十大楚药》一书系统整理了各药材的基原品种、产地分布、种植(养殖)技术、产地加工炮制、品质评价、成分药理、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科学信息,开展了严谨的道地性考证,收录了种质评价、新品种创制、道地性特征等方面的原创性成果,并梳理了产业发展情况,对于推进“十大楚药”的道地性科学内涵研究,建立道地药材标准以及品牌建设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书编撰历经三次编委讨论会、两次统稿会、一次定稿会,历时一年完成,倾注了全体编委及指导委员会成员的汗水和心血。最后,在此书出版之际,衷心希望“十大楚药”继续传承与创新,形成湖北省道地药材的品牌力量,促进一产种植、二产加工、三产应用相融合的高质量发展。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可能存在不足及疏漏之处,恳请读者朋友不吝指正,我们将不断予以完善提高。
《十大楚药》编委会
202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