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少林方证
随着左冷禅被收服,嵩山派也一并被卓不凡收归麾下。
嵩山派势力极强,哪怕嵩山派十三太保折损过半,高手数量依然不是五岳剑派其他四家可以比拟的,连左冷禅的弟子都有二流实力,可想而知整个嵩山派该有多强大。
卓不凡以涅盘死气为左冷禅疗伤,其他人收拾着战场,将一些被杀或者受伤的门人弟子抬下去安置。
嵩山派剑法气势森严,大开大合,极其适合战阵厮杀,
嵩山派所使用的长剑也是宽阔而长,前部开刃,与后世的戚家刀有几分相似之处。
如此一来,嵩山派反倒是最适合在站场上与倭寇厮杀的门派。
卓不凡所创的破锋八刀,破浪剑法便参考、借鉴、吸收了嵩山剑法的优点与风格。
否则,卓不凡绝不会因为隐功秘法而留左冷禅一命。
他看重的是左冷禅的能力,以及嵩山派的实力。
“启禀主人、盟主,少林掌门方证大师来访。”
这时,有嵩山派门人上前禀报。
“主人,容我出去,先将方证老和尚打发走。”
左冷禅道。
“不用,这里又没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何故将人打发走。”
卓不凡摆手,对那个嵩山派弟子道:“请方证大师进来。”
那名嵩山派弟子领命,退了出去。
不一会儿,方证便带着几个中年和尚来到了嵩山派驻地,沿途之中,见到了许多厮杀之时留下的血迹。
方证大师眼底中闪过了一丝凝重之色,不由提高了警惕。
嵩山派一定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要么是发生了内讧,要么是有强敌入侵,可以嵩山派的实力,能进攻到门派腹地的势力整个江湖中也唯有日月神教。
难道是日月神教打过来了?
还是说是那些左道人士?
不对,若是日月神教与江湖左道人士,必然会兴师动众,不可能悄无声息的潜入嵩山之中,而且,嵩山派虽有厮杀痕迹,却不见尸体,不像是日月神教、江湖左道人士大规模进犯。
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方证心底泛起一阵疑惑。
他对身旁的几个中年和尚使了个颜色,让几人提高警惕。
一路畅通无阻,方证大师一行人被带入了嵩山派大堂之中,然后,便看到了站在两侧的左冷禅与任盈盈等人,还有端坐首位的卓不凡。
“这……”
方证大师向左冷禅投去了一丝询问的眼神。
然而,左冷禅却视而不见。
这让方证大师心中升起了不好的感觉。
嵩山派能够崛起,背后其实有着少林派的影子,否则,即便左冷禅能力再如何出众,在门派高层尽丧,武功传承断绝的情况下,想要崛起也不现实。
一山难容二虎,更何况是两个武林大派。
少林派容许嵩山派复兴崛起,其目的就是将嵩山派当做马前卒,与日月神教打擂台。
这样,少林派就可以隐藏在后方,坐收渔翁之利。
原著之中便是如此,江湖纷争不断,五岳剑派之中,华山派、嵩山派、恒山派传承几乎将要断绝,日月神教也遭受了相当惨重的打击,实力不复往昔,江湖之中的左道人士也死伤不少,可少林、武当两个门派,几乎没有遭到损伤,这就不得不让人产生怀疑。
“在下卓不凡,久闻方证大师之名,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
卓不凡自座位上站起,对方证大师道。
方证大师一身月白僧衣,身材矮小,容颜瘦削,须眉皆白,神色慈和,双眼之中精光内敛,好似普通僧人。
可是,卓不凡却知道,方证大师可以说是正道十大高手之首,易筋经修炼至大成,身怀千手如来掌、金刚禅狮子吼等佛门武学,实力极高,怎么可能是普通僧人,只可能是实力达到返璞归真之境,才会如此。
“卓不凡?少侠可是来自福州?”
方证大师一愣,表情愈发变得凝重,因为,卓不凡自打出世以来,双手之上便沾染了诸多成名已久的武林人士的鲜血,博得了“蓝衣血手”的名号,而且,卓不凡还疑似有着锦衣卫的身份,而这更让人忌惮不已。
江湖与庙堂,本就是两条不想交的线条。
可当两条线条交织在一起时,江湖这条线势必会被庙堂这条线所牵引覆盖。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话可不是说说而已。
天大地大,王法最大。
而当今天下,锦衣卫就代表着王法。
一个锦衣卫的少年副千户杀入江湖之中,没人心中不会产生担忧。
“不错,正是在下。”
卓不凡上前一步,问道:“大师来此所谓何事?”
“贫僧在那少室山上隐约听到嵩山派这里有厮杀之声传出,又恰逢天下左道人士齐聚嵩山,忧心嵩山派遭到袭击,特来一探。”
方证大师道。
“多谢大师挂念,那些厮杀之声,不过是嵩山派门下与在下几个仆人之间的切磋而已,并没有什么左道人士。”
卓不凡解释道。
可卓不凡的解释反而让方证大师心中蒙上了一层阴影,他对封不平等剑宗三不恭喜道:“恭喜三位为国报效,他日必将青云直上,大展宏图。”
方证大师认出来封不平、成不忧、丛不弃三人,以为三人加入了锦衣卫之中,成为了朝廷鹰犬。
然而,封不平三人对于方证大师的恭喜毫无表示,三人根本就不是加入锦衣卫,而是被卓不凡通过涅盘死气控制,收为了仆人。
见封不平三人并不理会自己,方证大师养气功夫十分了得,并未有任何表示。
“哈哈哈,既然大师恭喜华山剑宗的三位,不若一并为国报效如何?”
不待方证大师说话,卓不凡继续道:“隋唐时期,少林十三棍僧下山,帮助秦王李世民建功立业,建立大唐一朝,如今,东林祸国,倭寇侵犯,海盗肆虐,少林身为武林泰山北斗,应该有所表示才对。”
“卓施主此言差矣,少林寺乃是放外之地,寺中僧人也是方外之人,修行慈悲之法,如何可行杀戮之事?”
方证大师委婉的拒绝道。
“本官以为,大师此言,极为不妥!”
卓不凡驳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