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维度玩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9章 唯战!乞活!叛军之路

苍茫大地,人间炼狱。

眼下帝国的局面是同时丢了莱茵河和多瑙河,差不多长江黄河两道大河防线都没有了。

“帝国残余的主力部队被匈人大军牵制。”

“大日耳曼尼亚的蛮族部落越过莱茵河夺取上下日耳曼尼亚,进逼高卢腹地,他们已经彻底失去了对后世法国地区的掌控。”

前方的岔路口钉着一排木桩。

远远望去乌鸦啄食,蝇虫漫天,全部都是一颗颗被砍下来的头颅,初步一算有大概数百颗,早就已经面目全非。看五官轮廓有点像是奴隶和隶农,这些年帝国内部叛乱不断,在帝国财政彻底崩溃后,不得不对底层的百姓进一步压榨,以至于逼得各地奴隶隶农造反起义。

罗马护国公-埃提乌斯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名将,但是他在内政方面并无太多的才能,常年都是在边境的战场上。

如果历史不出现太大的偏差,他未来几年就会被帝国皇帝谋杀了。

一排排的头颅被刺穿。

这些头颅钉在道路两边跟路灯一样,一米一个,有两百多米长,这是斯巴达克斯起义时期留下来的残酷刑法。罗马人对待奴隶一直很残忍,叛乱的奴隶都会被处死,斯巴达克斯起义失败后,从罗马至卡普亚的沿途道路上,全部都被钉满了处死的奴隶,大概有六千人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一共四百多颗头颅,足够垒起一座京观,看着这些死不瞑目的人头,邓肯才真正感受到这个时代的残酷。

蛮族入侵是来抢钱抢地抢人的,社会底层的那些贱民是真的活成了猪狗不如。

他们叛乱要死,不叛乱也要死。

“是勃艮第的奴隶起义。”

一旁的阿妮娅似乎知道更多,轻声道:“勃艮第人再次叛乱,裹挟了大量的奴隶和隶农。”

“虽然他们当初被埃提乌斯镇压,但依旧有不少的起义奴隶逃亡了其他地方。”

“他们往往会秘密鼓动大庄园的奴隶叛乱,一旦被发现就会被剿灭处死,钉在道路两旁警示他人。”

镇压勃艮第的大屠杀便是日耳曼史诗《尼伯龙根之歌》的原型。

埃提乌斯跟匈人帝王-阿提拉早年关系匪浅,年少时曾在匈人王那里作为人质,有点像是小说中的郭靖和托雷,他最后在匈人的帮助下,迫使西帝国恢复他的权力,成为了西帝国的统帅。

这期间的历史有点像是大宋和蒙古,因为埃提乌斯早年依靠匈人雇佣军打了很多仗。(匈人是松散部落,战败者遁入帝国境内,至今都还有许多匈人雇佣军效力于帝国贵族。)

最有意思的是,埃提乌斯被谋杀后,还是他的两个匈人朋友帮他报的仇,他们在皇帝检阅部队时刺死了瓦伦提尼安三世。

军营里面的士兵无一人上前,坐视皇帝被当场刺死。

兵强马壮者为奥古斯都!

阿妮娅虽然是二星白板,但是从她的口中,邓肯进一步了解到帝国的现状,更清楚此时高卢地区此起彼伏叛乱的源头在哪里。

巴达高运动。

帝国境内持续数百年的叛乱,始于公元3世纪60年代,将罗马在高卢的统治陷于瓦解,80年代遭到镇压,5世纪时再度兴起,给罗马帝国以沉重打击。

他们的起义规模甚至远超于斯巴达克斯,要不是被帝国末代名将-埃提乌斯镇压,估计能把整个高卢地区颠覆。

这些起义者是帝国的底层边缘人,他们隐藏于高卢山林中,至今都没有完全剿灭。

一行人继续北上。

仿佛是看邓肯对这些事情很感兴趣,女巫-阿妮娅又详细讲述道:“三年前,埃提乌斯镇压了阿尔摩利卡的巴高达人。”

“据说他屠杀了数万人。”

“一举击溃了叛军的主力部队,将整个高卢重新纳入帝国的统治。”

“不过很快因为罗马官僚的腐败统治,又让大量的人口选择出逃,最终这些叛乱者重新变成了流亡的巴高达人。”

叛军?

兵源!?

在详细听完了阿妮娅诉说的一切后,邓肯的脑子里面立刻便蹦出来了这个词。

没错,就是兵源。

帝国的叛军!

那些饱受压迫没有任何社会地位只能躲到茂密山林的叛军,就是邓肯眼中最好的兵源之一。

“帝国阵营,只有两个选择。”

“一个是护国公-埃提乌斯,另外一个就是无能的皇帝瓦伦提尼安三世。”

“这两个我都不想选。”

“埃提乌斯虽然是历史上的名将,但他终归只是一个悍将,跟帝国皇帝的矛盾已经越来越无法调和了。”

“当初因果律推衍的未来一。”

“人间体作为埃提乌斯家族的养子,居然在战场上被重创,然后战死在了蛮族的围攻下。”

“这恐怕也有帝国内部政治斗争的因素。”

“帝国已经积重难返。”

“加入其中就好像是进入一个粪坑,反而没办法大展拳脚。”

邓肯此时的思路越来越清晰。

“匈人帝国不用考虑,游牧民族全靠统帅,阿提拉一死,立马分崩离析。”

“而且他们的统治阶层多是匈人。”

“蛮族部落和西哥特王国也不太行,他们极少重用外人。”

“不列颠群岛。”

“最重要的阵营就是凯尔特人和撒克逊人。”

“凯尔特人有自己的王国,还有诸多的部落领袖,就算我出手帮他们,也未必能打下一份根基。”

“那么我的基本盘从哪里来?”

一个外乡人。

邓肯从哪里招募自己的基本盘?

他肯定不愿意宣誓效忠于某位国王、酋长、领主等等,最多当个雇佣军,而且这个时代以下克上,还不如自己想办法白手起家。

巴高达人!

在女巫-阿妮娅的意外提醒下,邓肯很快想到了一个特殊群体。

——帝国叛军。

早在公元2世纪后期,罗马帝国的社会经济就已出现严重危机。

由于长期坐拥地中海世界的庞大资源,帝国的核心人群飞速腐化。无论是在城市中享受面包的公民,还是领到退休金和土地的退役军人,都在以最快速度消耗巨量的资源。

若非地中海各地的便捷海运与罗马管理制度相对高效,这样的局面可能在帝国建立早期就已经恶化了。

但随着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赤贫人口的比重开始成几何级增涨。

可帝国福利的维持能力,却无法惠及境内的每个角落,尤其是在缺乏大型城市的西部各省,种植园与农庄聚落的周围,总是容易漏掉很多不堪重负的社会边缘人士。

加上本地经济往往更依赖奴隶劳动,进一步造成经济结构的破败。

于是,就有大量流亡人口开始游荡在主流社会的边缘,并逐渐发展成独立的大型团体。

罗马人以巴高达之名来称呼这些边缘群体。

这个词的原意,是高卢土话中的战士。

这个群体后来逐渐壮大,加入了大量的破产农民、债务奴隶、罪犯、逃兵等等。

在公元三世纪前后,隐秘的巴高达群体又迎来了新的扩张机遇。

由于东方的帕提亚战争和北方的蛮族南下,罗马军队的兵力开始出现严重不足。当时的皇帝马可-奥勒留便大肆扩充军队,把大批角斗士、奴隶和强盗都收编入伍。

但他们完全无法承受高强度训练和军官的歧视性虐待,时常设法出逃到附近的巴高达地盘。

这就是第一次起义的根源力量。

角斗士的加入让他们迅速拥有了不俗的战斗力,把帝国底层的边缘人士变成了拥有作战力量的叛军。(注释:这里有点像斯巴达克起义,角斗士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最终他们爆发了一次声势浩大的起义。

此后很漫长的时间里,巴高达人不断地被镇压,不断地起义,不断地流亡,成功就洗劫屠戮帝国权贵,失败就逃亡到深山老林化整为零。

一直到三年前,埃提乌斯镇压屠杀了数万人,才将起义进一步镇压。

想到这,邓肯甚至恨不得把女巫-阿妮娅举高高。

他一直以来都想不到自己的基本盘在哪里,加入帝国还是得抱大腿,没有属于自己的军队,很容易死于政治斗争。至于加入其他的阵营,照样是没有多少地位,在这个山河破碎的乱世,手里头没有属于自己的军队,那是一丁点安全感都没有。

可军队哪里来?

兵源哪里来?

现实毕竟不是游戏,不能像骑砍那样路过个村庄招募几个部队,路过个城市再招募几个人。

所有的一切都指向了四个大字——【帝国叛军】!

那些帝国社会最底层的边缘人士,身份各异的帝国贱民,高卢人、凯尔特人、法兰人、罗马人、日耳曼蛮族等等,他们的出身有农夫、奴隶、破产者、牧民、罪犯、逃兵等等。

这些人是真正的帝国贱民!

贱得不能再贱民。

他们当中的大部分连身份都没有,只有在活不下去爆发起义的时候,他们才能拥有一个‘叛军’的身份。

这些人是邓肯未来最容易获得的兵源!

什么帝国?什么蛮族?什么匈人?

眼下只有叛军才是他最有机会快速崛起的阵营之一。

………………

“前面有情况!”

半空中传来了乌鸦的嘶鸣声,鸦后-特莉丝瞬间勒马,转头望向了邓肯。

不知不觉间,邓肯已经成为了这支队伍的领袖。

女巫的侦察范围更加大,特莉丝似乎可以影响鸟兽,只不过她的侦察必须是大事件,比如说有规模数百人的战斗,又或者哪里有很多的尸体,才有可能被她发现。如果只是小规模的劫掠强盗,那么几乎不太可能被女巫提前觉察到。

邓肯瞬间拿起北地战弓,集中意识进入维度空间。

上帝视角下。

在他们前进的方向,大概有十来公里的距离,两支军队正在茂密的森林道路两侧交战。

严格来说,也不能算是军队。

因为其中的一支部队,甚至有拿着粪叉的农夫与牧民,他们的装备极为简陋,数百人的规模,只有不到三分之一拿着还算像样的武器,但大部分都没有甲胄,也就是少部分人装备一些简陋的皮甲,看起来像是首领的几人穿戴着罗马戍边军的破旧鳞甲。

另外一支部队装备很好,打扮很接近罗马野战军,但明显属于私兵,看起来像是帝国内的雇佣军士,他们武器铠甲接近正规军,还配备了弓箭短弩,以数十人的兵力抵御将近十倍的敌人。

当然,敌人大部分都是农夫、隶农和奴隶等,真要是面对如此规模的正规军,他们早就已经落败了。

——巴高达人【流亡者】【叛军】!

——帝国私人兵团(庄园护卫)(外籍蛮族雇佣军)(私募骑士)!

交战双方的实力相差非常悬殊。

叛军的尸体遍布道路两旁,根本无法攻破前方的车阵,路边至少有数十具尸体,还有许多中箭受伤的人在哀嚎,他们强攻了几次都被击退,明明士气溃散,但却依旧没有撤退,许多人双目死死地盯着马车上的粮食物资。

这些叛军看起来面黄肌瘦,好似长期营养不良,真正能打的就那么几十个人,大部分人都是炮灰的水平。

帝国称呼这些贱民为巴高达人,而他们则自称为‘流亡者’。

意思就是没有任何土地、房屋、财产的人。

他们是真正的破产者。

帝国数百年来镇压了无数次的叛乱,但是叛乱始终没有停止过,因为整个帝国内部会有源源不断地底层人民沦为破产者,帝国对百姓的剥削压迫是无止境的,常年的战乱更是进一步敲骨吸髓,最终破产者们只有两个出路。

一个是沦为奴隶和隶农。

另外一个就是成为流亡者,逃亡西部地区,成为游荡在文明之外的边缘人士。

只要帝国还在,贱民就会源源不断地变成‘流亡者’。

邓肯其实也算流亡者。

帝国边境布兰村被溃兵给屠了,他逃亡到了高卢地区,没有土地,没有房屋,没有安身立命之处,妥妥的一个流民,就差起兵造反了。

只不过他开着外挂,武力很强,硬生生杀出来了一条血路。

至于其他的流亡者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们加入叛军,前几年才被罗马护国公-埃提乌斯镇压屠杀,残余的幸存者继续往西部逃亡,要不是匈人帝国大举入侵,恐怕他们还得继续被蛮族外籍雇佣军团围剿。

这些流亡者被完全打散,他们逃到深山老林,有些变成土匪强盗,有些还保留着叛军的编制,在茂密的森林深处建造山寨,活不下去了就出来劫掠一番。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斯巴达克起义的影响,这些流亡者洗劫帝国权贵庄园后,还会稍微接济一下贫困,所以社会底层的隶农、奴隶其实多有暗中支持他们,乃至是提供一些情报。

他们早期的口号是‘让奴隶主变成奴隶’,然后被多次镇压屠杀。

“乞活军!”

“这些人简直就是天生的乞活军!”

邓肯想到了五胡乱华时期的一支军队。

这是夹缝中求生的一群人。

邓肯看着那些面黄肌瘦,明明被全面碾压,无论是装备武器,还是军事素养,又或者是个人身体素质,都被彻彻底底碾压的流亡者们不断地涌上去,留下十多具尸体,然后又退回来,短暂修整,再度涌上去,留下更多的尸体。

他们根本攻不下车阵,却又迟迟不肯退去。

这些人只想活命,只为了活下去!

他们面临着一场残酷的乱世,不亚于中原大地的五胡乱华,贱民们别无选择,顺从被帝国压榨而死,反抗被当做叛军剿灭屠杀。

既然都是死路一条,那还不如轰轰烈烈起义造反!

流亡者叛军阵营就是这么来的。

邓肯知道自己下一步该怎么做了。

他的兵源有多少,只取决于帝国到底有多腐败,有多少人被逼的活不下去!

不管是在不列颠群岛扎根(移民),还是在帝国西部地区造反,他都需要这样一群人,一群为了活下去而战的人!

在这个动乱无比人命如草芥的时代。

只有‘乞活军’才能真正效忠于他一个贱民出身起于微末的外乡人!

去他妈的帝国,爷这波要靠叛军起家。

………………

【注释1:流亡者叛军,帝国西部边缘底层的贱民,活不下去就造反。他们面对帝国的压榨,蛮族的入侵,匈人的威胁。跟其他的势力相比,叛军无组织,无纪律,装备差,以农民、隶农和奴隶为主,但却最容易招募,给条活路,给口饭吃就行。】

【注释2:这些流亡者成员鱼龙混杂,数目庞大,最后被法兰人吸收,促使了法兰克王国的崛起,并补充了大量青壮劳动力和兵源。】

【注释3:因果律推衍的分支之一,人间体成为埃提乌斯的养子,便是源自于罗马帝国的养子传统,等于是替换身份,摆脱贱民的出身。帝国皇帝如果没有合适的后代,会收养继承人为养子,罗马帝国早期17位皇帝中有7人是养子继位。

贵族家庭也差不多,如果没有男丁,或后代不优秀,会让养子挑大梁(一般会联姻嫁女),继承自己的权力地位和政治遗产,养子拥有合法的继承权。

在帝国的传统中。

当一个人被收养成为一个家庭的成员之后,那么无论这个人之前的身份如何(是蛮族还是贱民),他现在的身份都将与收养他的家庭保持一致。

这些被收养过来的继子,其所受到的待遇也不会有差于亲生子女。

贵族收养,一般都会挑选家族其他女性嫁给他,养子继承家族的姓氏,继承政治遗产,并受到社会认可和法律承认。

那个分支里面人间体死了,便意味着护国公-埃提乌斯挑选的合法继承人之一,暴毙在了战场上。

邓肯一开始不知道养子地位这么高,后来才意识到养子死了,跟死了个亲儿子没太大差别。

因为帝国政治贵族只会挑选看重的优秀后辈收为养子。

另外一点,罗马传统收养子嗣,都是成年男子。图拉真45岁被收为养子,指定为帝国继承人,并打下了罗马帝国历史上最大的版图。

帝国后期收养子嗣,类似丁原认吕布为义子,更多出于政治目的,但养子的地位依旧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