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吴三桂的老师
哐当一声,一柄宝刀从林察腰间抽出顿时令衮衮诸公汗毛倒竖。
“骂呀,怎么不骂了!”
林察冷冷开口道:“藩主虽然走了,但老子还在南京呢!”
此言一出,衮衮诸诚惶诚恐再也不敢多说一句。
……
镇江地界,郑王爷的战船满载着士兵和金银。
即便吃水很深可是靠着顺流的江水郑军依旧速度很快。
没过多久就从南京水面进至镇江。
可是当郑军战船抵达镇江之时。
江面之上,炮声不断。
驻守在这里的明军正在开炮轰击江中的一些小船。
“发生什么事了?”
郑王爷衣衫不整地从船舱里钻了出去满脸不悦道。
看到好事又被搅合的郑王爷,统太郎连忙开口道:“藩主,守卫镇江的明军正在发生内讧。”
“看样子,是南方的浙兵正在炮击从北方逃来的边兵!”
此言一出,郑王爷顿时双眼一凝。
他拿着望远镜放眼望去,赫然发现一些来自关宁的溃兵正在努力划桨逃窜。
而守卫镇江的浙兵正在开炮轰击甚至还出动了水师准备对边兵赶尽杀绝。
“哎呦,我这是赶上京口兵变了。”郑王爷微微一笑道。
京口兵变,这是南明历史上的一段小插曲。
在李自成进京和吴三桂开关之时。
虽然北方的明军不是投闯就是降清。
但也有一些北方兵将对大明朝还是有点旧情的。
所以一批边兵或海或陆,历尽艰辛,陆陆续续从北方溃败至江南。
其中最为代表的就是黄蜚、张鹏翼、柏永馥、于永绶四人。
这四人中黄蜚是登莱水师总兵,并一度提督关辽通津等镇水师负责渤海地区的明军航运,地位最崇。
而张鹏翼、柏永馥、于永绶三人也是总兵官之职。
在关宁军中颇有名气。
甚至柏永馥这位关宁军老将还曾经教导吴三桂战阵。
与洪承畴一般被平西王尊一声‘老师’!
只不过这批溃败到江南的关宁军并没有得到南明朝廷的妥善安顿。
不但朝廷没有供应粮饷就连南方的士民也颇为敌视。
这让不少千里迢迢南归的北方边兵心灰意冷直接对大明朝绝望了。
如今在四大关宁总兵中。
黄蜚和张鹏翼由于是从登莱航海逆南风南下。
虽然即便历时两月也才堪堪逼近崇明出海口。
而柏永馥、于永绶二人则是从陆路南逃,速度较快已经来到江南。
只不过由于举步维艰柏永馥这位吴三桂的老师却是不得不低头归附于刘泽清。
这也是关宁溃兵大多数人的选择。
因为刘泽清是山东总兵距离关宁较近。
关宁溃兵除非一直航海,否则无论走陆路还是水路南下都会碰上刘泽清被他收编。
这也让刘泽清的部队实际上战力不错甚至还要在黄得功之上。
毕竟柏永馥这些人都是和清军交过手的存在。
手里攥着这批关宁老兵刘泽清的实力其实不弱啊!
只不过柏永馥虽然归附了刘泽清但是于永绶却不愿意低头。
而是带着自己的几百残兵驻扎在镇江。
如今这支小部队由于没有粮饷供应开始在镇江敲诈勒索。
驻守镇江的浙兵又由于人多势众和地域问题颇为歧视边兵。
在镇江士绅和百姓的支持下双方理所当然地开始火并。
只是于永绶的部队虽然人数很多但皆为边兵精锐。
所以前两天这伙几百人的关宁兵先是击破浙兵黄之奎部三四千人又败援兵李大开部上千人。
逼得苏松巡抚祁彪佳不得不调集各地南兵云集镇江围杀边兵。
于永绶见状也是害怕不已便率领部队抢掠物资和舟船渡江北逃。
在郑王爷的眼皮子底下被南兵用大炮和战船截杀了!
摸清楚情况后,郑王爷立马开口道:“打出旗号,令南兵停止炮击和截杀!”
“发出军令,让郑鸿逵和甘辉率领战船截住于永绶!”
鼓——
此言一出,旗舰之上顿时吹响号角。
一艘艘战船横亘在长江岸边示意南兵停火。
而郑鸿逵和甘辉二人则是操纵轻舟,如鱼得水。
将于永绶的部队拦停!
当郑王爷这头海上蛟龙带着千艘战船插上一杠子后。
无论是于永绶还是祁彪佳都识趣地就范。
毕竟两只猫咪在打架一头蛟龙杀了过来。
这尼玛谁还敢轻举妄动啊!
镇江七里港,一艘艘巨大的海船停泊。
郑芝龙带着于永绶登下战船面见了祁彪佳等人。
“下官拜见闽海王!”祁彪佳、黄之奎、李大开三人相继拱手对着郑王爷行礼。
“都起来吧。”郑王爷微微抬手。
“你们和于永绶之间的矛盾孤都清楚。”
“边兵扰民,引发众怒,尔等率兵保境安民,自无不可。”
“然而于总兵率领兵马数千里南下亦是于国有功。”
“此事不如就此作罢,边兵在镇江敲诈的钱粮和抢掠的物资由本王出面赔偿。”
“尔等各回驻地如何?”他淡淡地开口道。
此言一出,于永绶不由地大喜过望。
“王爷厚恩,永绶万死难报啊!”他连忙带着自己的部下下跪道。
于永绶、柏永馥这些关宁老将,你说有节操吧?最后剃了头了!
可你要是他们没节操吧?我大明朝都这样了。
这些关宁军还能历尽艰辛地南归这尼玛也说不过去啊!
其实在这个时候但凡能从北边南归的关宁兵将。
或多或少,都是有点节操的。
毕竟真要是一点节操都没有早特么跟着吴三桂开关了!
譬如柏永馥,他要是在关门就降清在我大清的待遇可就高了。
可是他偏偏历尽艰辛南归甚至不惜自损身份投靠刘泽清最后才在江南剃发。
到头来,头发没了,我大清也没重用,柏永馥直接混了个里外不是人。
只能说这些南归的关宁兵将家国情怀的确是有、
虽然并没有达到豁出性命的境地。
可是对比吴三桂这些人柏永馥、于永绶已经算是不错的。
至少不到无路可走这些人是不会降清的。
既然如此,郑王爷矮子里面拔高子。
给于永绶这些关宁兵将一条出路补充自己的陆战实力就是理所当然之事了。
“既然王爷都开口了,下官自然不敢不从。”祁彪佳微叹了一口气,看着船坚炮利,兵多将广的郑王爷不敢忤逆。
“哈哈。”郑王爷见状微笑道:“祁巡抚,看来本王这样处理委屈你们了吗?”
此言一出,祁彪佳没有说话。
关宁军在镇江敲诈勒索,甚至抢掠物资,屠杀百姓。
这远非郑芝龙一句话可以揭过的。
郑王爷看着祁彪佳顿时微微点头,江南多好臣。
可是祁彪佳却不在此列,此人在苏松素来爱民,并且满清南下后同样是落水他却是殉国了。
而且郑芝龙爱护百姓的口号都已经喊出去了。
关宁溃兵留下来的烂摊子郑王爷自然该擦一擦。
“来人!从船上给我搬十万两银子下来。”
“关宁军在镇江勒索的钱粮,本王三倍奉还。”
“在火并中死难的百姓,本王全部抚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