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殊宣纪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6章 第十六记

平靖伐梁灭顺历时数十年,平朝不可避免的走向衰弱,赵隆嘉的穷兵黩武,滥用民力,最终致使国内动荡,民生凋零。

着尘历四百四十一年,平朝携百万大军开征南梁,太靖,顺国,分三路共同进攻,让三国自顾不暇。

四百四十一年夏,靖国大败,十万靖军化为乌有,主将,副将尽皆殉国。

四百四十二年,平朝在各处战场中都获得巨大优势。但随后遭到三国的疯狂反攻,很快其余重镇纷纷易主。

平朝将领曾复战死,三万大军殇于鸣落峡。

442年3月,顺国将领朱发战死,安国公战死。

443年一月,平朝的霖值郡反叛,诸多世族响应,但很快遭到赵隆嘉的平叛人马击垮,多家世族就此除名。

445年,靖国大片土地落入平朝之手。靖国大将公孙阳战死,张扶云战死。

446年,甫京城破。邑丘王战死,

446年8月,靖国国都破,白安锦死于平朝之手。

449年,靖国灭亡。

同年,顺国平南王,顺帝驾崩。其余皇子争权夺利,顺国实力大减。

450年,平朝完成对南梁的包围。

450年3月,南梁大将李绥同战死。副将梁恪战死,数十万人尽皆战死。

451年,富宁州落入平朝之手,三月打开了顺国国门。顺国战死十五万人

452年,顺国大军溃败。大将郭均安战死。

五月,顺国国都破,顺帝降,自此顺国亡。

456年,南梁皇帝驾崩,其叔父梁海即位。是为南梁慧帝。

457年,南梁大将军梁玉战死,老一辈将领要么战死,要么是虚名之辈,年轻将领难以为继。

这一年,平朝攻破了南梁都城,自此南梁名存实亡。

这一年,赵隆嘉四十五岁。他即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

但此时国内早已是起义不断,各方势力暗流涌动。

平朝地方行政体系以都督府为核心,都督作为地方行政长官总揽政务,而都统则执掌地方军事大权。

自赵隆嘉即位以来,都统之位早已名存实亡,各地都督既掌军事也控行政,实力得到大大加强,导致他们野心膨胀。

对朝廷政令视若惘然,在战争初期赵隆嘉对他们的这种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随着战争的扩大和加剧,都督制严重影响了国家统一。

于是改制迫在眉睫。445年秋,朝廷正式颁布《地方官制革新诏》,对地方权力结构进行系统性重构:

原都督府更名为镇抚司,直属中央枢密院管辖。

新设立的镇抚司打破传统行政区域划分,全国划分为十九个镇抚区,每个镇抚区辖三至五个州府。

主官设置

原都督改称镇抚使,秩从二品,为镇抚区最高军政长官。

军政改革的主要内容:设立“监军御史台“,直属中央枢密院,实行“三年一换“的监军制度

推行“节度使幕府制“,允许镇抚使自辟军事僚属(长史、参军等)

首创“军粮转运司“,将地方粮草征收权收归中央户部。

在实行之前,首要问题是大都督实力过剩,已有割据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