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我以意境通武神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4章 古老年代的往事

相较于西明禅师住所的随性简陋,大慈安寺便是精致雕琢。

仅仅是山门处,依旧保持着古色古香的韵味,尽可能少的采用现代装饰,还原古朴典雅。

其中占地虽不能跑马点香,但也远胜李继贤的润泽园,实在是一方不染人世喧嚣的净土。

更关键的是,他能感受到,这里的“气”很足,难怪古代高人都爱隐于名山大川。

苏合来到山门,门便自动打开,里面一小沙弥:

“苏施主,贫僧在此恭候多时了。”

苏合入门,望着小沙弥道:“早就听闻佛家有天耳通修行之法,和尚你能隔着山门知晓我的到来,果然玄妙无比。”

被苏合这么一夸,小沙弥有些脸红,辩解道:

“苏施主,你想多了,我知晓您到来是因为门外有摄像头,天耳通岂是我能修行的。”

即使自己出错,苏合没有脸,故弄玄虚道:“善。”

“苏施主,德一大师在藏经阁恭候您的到来,请随我来。”

藏经阁,乃是收藏经文武学之地,大慈安寺中数一数二的重地,在这种地方接待苏合,可见德一大师对他的重视程度。

跟随小沙弥的步伐,苏合路过天王殿、大雄宝殿、祖师殿等建筑,皆只是远远望去瞟一眼,没有深入。

甚至由于他的出现,让许多小沙弥抬头,心止不住的想向外看。

袅袅香火气,幽幽古刹路,置身松柏翠绿之间,苏合原本躁动的心也宁静了几分。

藏经阁前,小沙弥识趣的退下:

“苏施主吗,后续的路需要你自己走,小僧先行离去了。”

藏经阁门户大开,从其中飘出香火气息,苏合迈步进入其中,便见一排排古朴书架,未见半分人影。

他并未出声呼喊,只是在书架之中默默走动。

漫步书架之中,望向其中收录的一排一排的武学,皆是中品起步,上品武学更不在少数,大多境界都远在凝种之上,看得他眼花缭乱。、

他的道路在脚下不断延伸,所见的武学也逐渐眼花缭乱。

如此奇景,只要是个武夫,便难以拒绝,苏合也不例外。

行进了不知多久后,他才在藏经阁的尽头见到了德一大师。

德一大师身边侍立着一位是十四五岁左右的青年,衣着一袭简陋袈裟,容貌俊雅,整个人透着一种阴柔的美。

这种美,并非源于刻意的妆造,也与后天气质无关,而是源自先天骨肉皮相。

苏合敢肯定,如果这位小僧有俗心,配合一些经纪公司的包装,完全有成为当红明星的潜力。

德一大师见到苏合,礼貌问道:“苏小友,菩提明镜法可修得满意?”

“很好,多谢德一大师成全我。”

德一大师抚须一笑,淡淡道:“我不过是略微指点而已,武学的精髓都是你完成的。”

“今日寻你来,也是为了再送你一桩机缘,不知你意下如何?”

苏合眉头微挑:“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大师,若有事情便直说,我尽力而为。”

“哈哈哈~”德一大师忍不住夸赞道:“好悟性,慧觉,替我取来那两件法器。”

听到“法器”,苏合不由得想起半个月前那场遭遇战来,对方持有法器偷袭,换其他骄子来,十有八九得陨落。

当时由于情况混乱,他没有深思就把那对父女交给警方,忘记询问他们来历。

后来深思良久,他隐隐觉得那对父女与他此前梦中的佛陀脱不了干系,大概率是对方派来的。

趁着慧觉取法器的间隙,德一大师道:

“说起来,那日苏小友遇袭也与我们大慈安寺有一定联系,毕竟白骨袈裟与人皮鼓,追溯起来,都是大慈安寺昔年供奉的法器。”

听过此话,苏合忍不住退后一步,莫非,这表面宁静祥和的大慈安寺,实则是一处人间炼狱!

德一大师看出了苏合的紧张,便问道:“苏小友,你上次月考历史成绩多少?”

“90,错了一道选择题,大题半道思路错了。”

“那我问你,数百年前的青萍城是何景象?”

“当时名镇北城,华夏西北边疆,同妖兽争锋不断,八百里大漠黄沙,藏不住的荒凉破败,古老年代的文人骚客评价:穷山恶水出刁民!”

德一大师微微颔首:“尽管大慈安寺现如今香火不断,多有僧众前往边境御敌,是秦北佛宗执牛耳门派,但如你说所一样,古老年代中,这里也曾发生过许多泯灭人性的暴行,血莲花、人皮鼓、灌顶仪式等等,数之不尽。”

“那两件,也确实是我寺的供奉之宝,还望苏小友理解。”

听了德一大师的解释后,苏合也重新收拾好思绪,追问道:

“多谢大师开悟,不过我心中还有一个疑问,当年这两件法器,究竟是如何丢失的呢?”

面对这个问题,德一大师像早有预料一般,从容道:

“莫急,我先为你讲一个故事,一个佛门弟子入魔的故事。”

“数百年前,也就是青萍城还名曰镇北城的年代,一个地主家的仆人孩子,我们姑且称他为阿达,在一年冬天后,阿达终于忍不了地主的压榨,趁着夜里,偷偷离开家门。”

“由于不知道去哪,阿达选择走上了母亲睡前故事里的朝圣之路,听说只要一路虔诚,便可实现心中愿望,他三步行一长头礼,在月色下一点一点磕头前行,狼狈的像一条蠕动的蛆虫。”

“不知道多少个日夜后,他终于来到了父亲口中朝圣的地点,一处山门前,山门后,是一间名曰大慈安寺的禅院。”

“寺庙内的僧众见他如此心诚,便动了恻隐之心,暂时收留了他。”

“后续的日子里,阿达逐渐展示出惊人的天赋,青年之时便能在辩经中败退当时秦北的其余佛宗大师,按照败者须改信对方信仰的规则,完成理论意义上的佛学一统!在武道上,破境界速度堪称古来罕见,自创上品武学无尘法,更是早早地就觉醒了属于自己的武道意境,迈入开花境称霸一方。”

“完成这一切时,他还不到四十岁,正是人生中最意气风发的年龄,已经是整个秦北武道公认的骄阳了。”

“若故事在此结束,那么他一定能够名传千古,成就一代美名的,可惜,诸行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