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名师讲稿精要系列)](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323/53226323/b_53226323.jpg)
(二)阴阳偏衰
阴阳偏衰包括阳偏衰和阴偏衰。阳偏衰和阴偏衰都属于阳或阴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素问·调经论》概括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
阳偏衰也就是阳虚。人体为什么会出现虚证呢?一般而言,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先天禀赋不足,二是后天缺乏营养,三是过度操劳,四是久病或大病耗伤。
阳偏衰是指机体阳气虚损,失于温煦,机能减退或衰弱,代谢减缓,产热不足的病理变化(图2-7、表2-5)。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CCF75/31700184507872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txt003_11.jpg?sign=1738897007-28jb48XDjn0yWUIQcEmodbVBI4LJVXLW-0-f5201cf02ef242525b159a9acfec35f8)
图2-7 阳偏衰
表2-5 阳偏衰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CCF75/31700184507872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txt003_12.jpg?sign=1738897007-aoKRUdpJs4Qa1tuPUW2qInQYQnSf4ATS-0-12a4ccabfb6b177acd0d1ef56b9901bd)
人体阳虚时,会表现出哪些症状呢?属阳的主动、主热,主兴奋,一旦体内阳气不足,就会呈现出一种机能减弱或衰退,代谢活动减弱,反应性降低以及产热不足的病理状态。
阳偏衰的临床表现可见有面色㿠白、畏寒肢冷、舌淡、脉迟等一系列寒象,同时还会出现喜静蜷卧、小便清长、下利清谷等虚寒之象。此外,由于阳气不足,对津液和血的推动力减弱,还会导致瘀血和水湿的产生。
阳虚证候有什么特点呢?可以概括为两个字:虚和寒。是以虚为主,兼有寒象。这是阴阳对立制约关系的一种体现。因为阳气不足,无法制约阴气,导致阴气显得相对亢盛起来。也正因为此,阳虚所产生的寒,被称为虚寒;而前面所讲的阴偏盛所产生的寒,则是实寒。因此,中医学将阳偏衰时所形成的证候又称为虚寒证。
阴阳是互根互用的,所以,阳偏衰进一步发展,就会导致阴的不足,最后形成阴阳两虚。
阴偏衰即为阴虚,是指机体精、血、津液等阴精物质不足,阴不制阳,导致阳气相对偏盛,机能虚性亢奋的病理变化(图2-8、表2-6)。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CCF75/31700184507872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txt003_13.jpg?sign=1738897007-9wOYopQWstRq6LmET6mkWOQRrN2nFXZc-0-24630954229b7d027ec7487703f19a5c)
图2-8 阴偏衰
表2-6 阴偏衰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CCF75/31700184507872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txt003_14.jpg?sign=1738897007-hyKsBx3EtADKwEkD6ybkSWLyfR0R3m4N-0-667089dc54114c9ff782325fad0fb2b5)
阴偏衰的临床表现可见有形体消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心烦失眠、口干咽燥、两颧发红发热、大便干硬、小便短少、性欲亢奋、舌红、苔少甚至无苔等症状。
阴虚证候有什么特点呢?可以概括为:虚和热。以虚为主,兼有热象。热象也是阴阳对立制约关系的一种体现。因为阴气不足,无法制约阳气,导致阳气显得相对亢盛起来。也正因为此,阴虚所产生的热,被称为虚热;而前面所讲的阳偏盛所产生的热,则是实热。因此,中医学将阴偏衰时所形成的证候又称为虚热证。
同样的道理,因为阴阳是互根互用的,所以阴偏衰进一步发展,就会导致阳的不足,最后也会形成所谓的阴阳两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