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5章 发展
二龙山,原本的土匪山寨已经被龙少钦改为二龙山军事学校。
校长办公室内,龙少钦看着眼前的联防支出详细报告有些发愁。
“支出汉阳造步枪232支,老套筒步枪144支,弹药10000发,粮食12000斤。”
阅!
一笔落下,龙少钦放下手里的报告,来到窗前,看着正在进行各种战术训练的学员,思绪展开。
目前学校上下一共450名,其中36名老兵教官,剩下414名都是之前参加战斗的民兵,龙少钦在征求他们的意见后,将他们全部丢进了军事学校深造,为以后的部队扩大搭建好架构,到时候这414名学员一毕业,至少都是班长职务。
而随着自己消灭了吴二虎,在周边百姓心里留下了巨大的声望,有了群众基础,以后招募人员就会更为简单方便。
当然也不能只在这十几个屯子一直招募,靠着消灭土匪吴二虎的声望,再让那些自己帮助过的屯子牵线搭桥,龙少钦现在已经将联防工作扩散到周边几十个屯子,使得民兵队伍的人数又多出了四百多人。
甚至老百姓还起了一个名字——联防军!
可伴随而来的问题也不少,先不说民兵只需要武器和弹药简单武装,就说这414名学员。
军事学校会潜移默化影响着每一名学员,让其保证极高的忠诚度,而每一名学员在军事学校的深造后,就会成为一名技能娴熟的职业士兵,而职业士兵所需要的装备那就复杂多了。
参考了一下警卫连的标准,两套夏季作训服,两套冬季作训服,两双作战靴,一床棉被,一个可容纳五十公斤的战术背包,水壶等不少生活用品。
装备中防护服一套,钢盔一顶,迷彩服两套,手表一只,望远镜一只(班长配备),指南针一只,军刀一把,护目镜等战术用具。
枪械配置包括自动步枪、冲锋枪、狙击步枪、手枪等。弹药除单兵枪械所用的子弹外还包括手雷、手榴弹,还有无线电通讯器材等各类战术器材。
当然,龙少钦想了想,以现在的财力自然是玩不起这么高大上的配置,得先做些取舍,先吃饱再说吃好。
生活用品较为简单,衣物和棉被这类最好解决,之前缴获的4万大洋里,两万用来兑换余额,剩下2万大洋就是为了这些日常开销准备。
同时也是秉承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龙少钦和联防屯里面的妇女商议,让她们接下手工衣物的缝制,材料和工钱都由龙少钦出,多劳多得,按劳分配。
一来富足了乡里乡亲,二来穿着自己亲朋好友缝制的衣物,对战斗力也会是个巨大提升。
武器装备那一块防弹衣可以不要,望远镜现在够用暂时不考虑,自动武器那些在没有武器生产工厂的前提下,打完了弹药和烧火棍没区别,暂时就先使用缴获的武器,等到自己的兵工厂建立起来后再统一换装。
无线电配置不需要配备到班一级,目前这个时代的通讯能力,基本上都还是骑马跑步通知,或者就像一战中那些交战国那样,骑着自行车传达命令。
而像龙少钦这只警卫连里的通讯设备已经可以配备到班上一级,甚至可以达到个人的程度,各国看到了都只能说一声,恐怖如斯。
再按照每名士兵每人每月两块银元的支出,一人至少都是10块银元的成本。
不过就以他们学会的技能来说,完全对得起这个价钱。
将思绪理清楚后,龙少钦回到位置上,拿出了纸张和笔,将刚刚的想法写了下来。
“二龙山的粮食以现在的人员规模完全可以吃到明年去,暂时不用担心。”
“落日谷伏击战的消耗,要不是靠着缴获土匪的武器弹药,联防工作恐怕都展开不了,而且现在周边百公里的土匪差不多都已经清除干净,看来得尽快想办法解决武器弹药的生产问题。”
“我现在有煤矿,完全可以招募工程师修建燃煤发电厂,有了电,再找铁矿,就能修建炼钢厂,有了优质钢材,武器换装就不成问题。”
“甚至再招募些工程师,建立化学厂,弹药的生产也可以提上议程。”
至于其他重武器的生产,暂时先放置一下,这个所需要的人力物力不是那么容易,现在优先完成轻武器的建设。
龙少钦将这些全部写下来后,又理了理思路。
兵营,现在是军事学校,其中的职能之一是消耗一定余额点数可以进行转职。
龙少钦想了想,随即安排通讯班一半人员进行转职,缺少的一半再从学员里面挑。
选择他们的原因自然是他们的理工基础很好,能够更加快速完成转职,减少时间。
还有那留下来的几百矿工,有的是发钱回家,有的是被土匪杀光了全家,无依无靠,龙少钦就让他们和二道坎子那群小孩子们一起组团生活。
待工程师完成转职,问问他们愿不愿意组建个工程队,自己就出钱雇佣他们,在工程师的指挥下修建一条安全的煤矿生产线,这样也算有了一份稳定的生活来源。
思路渐渐打开,龙少钦脸上也没有多少喜色,简单粗略算了一下人力物力,发现凭借自己目前可以使用的人力物力还是太少了。
“以目前的财力可以支持队伍半年开支,人口不足,我不可能将每个屯子的男丁都带走,即便带走人力也不够。”
拿出一份简易地图,在军事学院培训和开展联防工作之际,四周侦查的工作也没有停下,以二龙山为中心,探查范围数百公里,目前已经发现好几座人口众多的县城。
龙少钦简单测算观察了下距离和地形。
“密山县!”
“宁安县!”
“东宁县!”
“密山和宁安这两块地方都要翻越长白山才能过去,太过消耗人力物力。”
龙少钦思索了片刻,放弃了密山和宁安这两处,看向东宁,记忆中闪过一些资料。
“东宁县,这可是个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