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是宁府石狮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1章 梅翰林的文章又来了

灵前的变故很快传遍东西两府。

贾珍等人本来不信,等亲眼见到那诡异的一幕,便都吓得不轻。

商议之后,贾珍让把秦可卿的灵堂移到天香楼,除了秦钟、瑞珠、宝珠在内烧纸,来往宾客只在外面祭奠。

赵珏见没了乐趣,正待切到迎春那边看看,就听宾客中有人道:“这边还在治丧,那静安居士既然也是贾家人,想必没有空闲去写词。”

“这你就有所不知了,我才听闻,静安居士马上就会有新的词作出来。”

“哦?还是诗集吗?”

“不是,是报纸。”

“那倒要看看了,梅翰林如此贬低,他若有新词,必然是好的。”

“那也不好说,诗词一道,哪有那么容易,若随便就有好的,我大夏岂不是人人都是大才子大文豪了。”

“我也是如此想的,想必是静安居士为了回应,临时创作出来的,如此这词作的质量就堪忧了。”

赵珏皱了皱眉头,怎么消息又泄露出去了。

第二天,他立即切到迎春这边,正好宝钗和探春也在。

赵珏便给迎春写字。

迎春感应到,望向宝钗道:“妹妹可知,咱们才刚定下计划,外面就传起来了,说是我要和梅翰林打擂。”

宝钗先是一愣,随即明白了什么,强作镇定道:“不会又是我哥哥说出去的吧。

姐姐且安心休息,我这就去寻他问个清楚。”

回到梨香院,正好薛蟠昨日喝醉了酒,这会才刚起来。

宝钗道:“哥哥,昨儿我和你说那报纸的事情,你是不是又对别人说了。”

薛蟠捂着额头道:“昨儿在珍大哥那边喝酒,我喝醉了,听别人说五柳居和静安诗集不好,我就反驳几句。

至于有没有说报纸的事情,我自己也记不得了。”

宝钗叹了口气,“哥哥千万别再如此,否则日后惹出祸来,不把薛家说出来就是了。”

薛蟠道:“妈妈这样说,妹妹也这样说。

我到底做什么了,如何就惹出祸了。”

说完也不理会,径直出门去了。

宝钗无奈,只得又来到迎春这边。

只说薛蟠听人贬低迎春,为了维护迎春名誉,才把报纸的事情说出去了。

迎春未说什么,赵珏却是忽地动了念头。

宝钗虽是个精明的,她身边的人却不是这样。

比如……香菱。

一旦得了她这个连接点,不仅可以复活秦可卿,还可踏踏实实吸收一波肉身值。

只是,还需要谋划一番才好。

迎春没力气写字,赵珏也没别的连接点可用,出报纸的事情只得搁置。

他自己也算乐观,东游西逛,收了不少精神力。

然而才只过了两天,程婉儿又来了。

迎春听得司棋通报,立即就要起身下床迎接。

谁知程婉儿脚步很是轻快,三两步到了迎春床前,见了迎春,先是一愣,随即握住她的手道:“好妹妹,她们说你病了,只躺着就好,别冲了风。”

说着,扶着迎春躺下,又给她掖好被子。

见迎春病恹恹的,她摇头道:“我若早知妹妹病了,便早该来看看的。”

赵珏见这程婉儿对迎春如此关怀备至,不由奇怪。

按理说这两人总共也只见了两次,这程婉儿为何会对迎春如此好?

程婉儿和迎春说了一会,忽道:“听说妹妹要出报纸,不知是不是有了新的词作?”

迎春有些不好意思地点点头,“倒是有了,只是身体不好,所以给耽搁了,我自己心中也十分愧疚。”

程婉儿宽慰道:“妹妹千万不要如此说,还是保重身体要紧。”

接着,她又道:“我那日听人说妹妹要出新词作的,本来十分高兴地等着。

谁知过两天,又看到那梅翰林在《雅音汇编》上大放厥词。”

她的丫鬟小兰拿出报纸。

赵珏也探头看过去,果见最醒目的地方有一名为《静安居士临阵退缩?》的标题。

作者:梅仕德。

他扫了一眼,发现这梅仕德还真是有些才能的。

短短一篇文章,极尽嘲讽之能事。

先是言明听说静安居士不日就将有新的词作出来。

谁知等了许久,却始终不见踪影。

所以怀疑静安居士是江郎才尽,亦或是本就没什么诗才。

正与他之前说静安居士只会化用前人诗句的观点对上。

文章最后,他说会再等静安居士七天,若还没有,便会考虑把静安居士先前的咏梅诗词从《雅音汇编》上移除。

七天吗?

赵珏看向迎春。

她这两天慢慢有了胃口,想来应该是要好了。

七天之内,写出词作、时文、故事,再让探春和宝钗整理排版,最后送往五柳居印刷出版。

好像,有些仓促。

不过他本乐天,也不太在意这个梅翰林。

只要自己的内容好,不管是七天还是七十天,肯定还是会引起轰动的。

然而他虽不急,薛姨妈却有些着急。

晚上,她叫来薛蟠,语重心长道:“若不是你把迎春要出报纸的事情说出去,那梅翰林又怎么会抓住这事不放。”

薛蟠道:“妈妈管他说什么,又不碍着咱们。”

薛姨妈道:“你可知道,那梅翰林的儿子和宝琴是有婚约的!”

薛蟠先是一愣,继而问道:“有婚约又如何?和迎春出报纸有什么关系?”

薛宝钗道:“二姐姐还在病中,七天之内,她必然无力去弄报纸的事情。

而报纸出不来,梅翰林便把她的诗词从《雅音汇编》中移除。

到时候,二姐姐会怪谁?”

薛蟠脱口而出,“自然是怪梅翰林。”

薛姨妈被他气笑了,“我刚才是怎么说的,你根本没放在心中。

你要是不把迎春出报纸的事情说出去,梅翰林怎么会抓住这件事不放,又怎么会要移除迎春的诗词。”

薛蟠这才反应过来,“所以是怪我?”

薛宝钗点点头,“若是梅家公子与宝琴成亲,与咱们也算是亲家了。”

薛姨妈接过话头,“他与咱们家是亲家,与贾家却是仇家……

唉,咱们夹在中间,必定是两头受气。

你说说,你做的这叫什么事。”

薛蟠挠了挠头,“那该怎么办?事情已经这样了。

要不然,妹妹去催催迎春。”

薛宝钗气得不行,没搭理他。

薛蟠自己想了一夜,忽地蹦出一个念头。

既然迎春没办法在七天之内写出诗词来,那自己帮她写不就行了。

反正也没人知道是不是静安居士写的。

梅翰林那边只要看到词作就不会移除迎春的诗词,也不一定必须是什么惊世之作。

不过他也知道自己肯定写不出来,便花了二百两银子,找人帮他写了两首。

然后,他便拿着这两首词到了五柳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