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超声诊断学(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乳腺正常声像图

由浅至深,正常乳腺结构分为3层,分别为皮肤、皮下脂肪层、乳腺组织层(包括腺叶、导管)(图2-2-1)。不同生理状态下声像图表现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皮下脂肪组织厚度及腺体层回声的差异。由于乳腺肿瘤可能浸润胸壁,或胸壁肿瘤可能误诊为乳腺肿瘤,因此,应注意观察胸壁结构[1-3]

1.皮肤层

表现为一条平直的高回声,光滑、整齐,厚度约2mm;乳头大小因年龄、发育及经产情况而异。年轻、乳房发育良好及未生育者,乳头较小,哺乳后乳头增大。乳头回声均匀,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图2-2-2、图2-2-3)。

2.皮下脂肪组织

与周围腺体相比,脂肪组织显示为低回声,介于皮肤层与腺体层之间,除乳头外,腺体层均被脂肪组织覆盖。皮下脂肪的厚度个体差异较大,因年龄和肥胖程度不同而不同,青春期皮下脂肪较薄,随着年龄的增长,皮下脂肪逐渐增厚。在腺体层与皮肤之间有一三角形的韧带相连,称为Cooper韧带。Cooper韧带一端连于皮肤和浅筋膜浅层,一端连于浅筋膜深层,牵拉乳腺小叶,使腺体表面在韧带附着处不平整略呈波浪状(图2-2-4,图2-2-5)。Cooper韧带通常在老年女性和皮下脂肪较多时容易显示。在声像图上Cooper韧带表现为弧形高回声,可伴有后方声影;将皮下脂肪分隔为结节样等回声结构,检查时需注意观察,勿误诊为肿瘤。皮下脂肪组织伸入腺体或腺体内出现局限性脂肪团时,容易误诊为肿瘤,应注意鉴别。

图2-2-1 乳腺层次结构

A.超声图像;B.超声图像所对应的组织标本图(HE×1):1皮肤层,2皮下脂肪层,3 Cooper韧带,4腺体层,5腺体后脂肪层,6肌层,7乳头。

图2-2-2 彩色多普勒乳头部(箭头指示处)可见少许彩流信号显示

图2-2-3 超声弹性成像示乳头部弹性值较低,与周围皮肤层、皮下脂肪等相近

图2-2-4 箭头指示为Cooper韧带,年轻女性皮下脂肪较薄,韧带显示较短

图2-2-5 皮下脂肪层较厚时,Cooper韧带容易显示(箭头指示处),呈弧形高回声带

3.腺体层

与周围脂肪组织相比,正常乳腺内由导管小叶单元及周围脂肪纤维组织构成的乳腺腺体组织层显示为高回声,腺体组织层内经常交织低回声的乳腺小导管(图2-2-6)。年轻未生育女性腺体层表现为较均匀的高回声,因中央区导管结构相对较集中,周围区导管小叶单元相对较多,中央区回声比外带腺体回声相对较低,导管通常不显示(图2-2-7),随着年龄的增加中央低回声区范围逐渐减小。已生育妇女大都表现为腺体回声逐渐增强,腺体内强弱相间,各象限分布均匀;随着年龄的增长,腺体组织的高回声一般逐渐为脂肪组织的低回声所替代,腺体层变薄。而妊娠期及哺乳期的乳腺表现为腺泡及导管的显著增生,腺体层明显增厚。

图2-2-6 箭头指示为乳腺导管(导管内呈细线状高回声)

乳腺导管在乳头周围呈辐射状排列,当其在乳头汇聚时管腔变细呈树枝状分布。正常乳腺导管在非哺乳期处于闭合状态,内径约为1mm,绝大多数女性乳腺不显示导管的管壁和管腔暗区,偶见部分女性乳腺导管内可见细线状高回声(图2-2-8)。妊娠晚期和哺乳期可见扩张的乳腺导管呈管状暗区,管壁呈细的双线状较高回声(图2-2-9);乳腺外带在哺乳期通常不显示导管的管状暗区。目前尚无公认的乳腺导管内径标准,普遍认为乳腺导管内径大于2mm,被认为乳腺导管扩张[4]

图2-2-7 乳腺容积超声(ABUS)成像:年轻未生育女性腺体层表现为较均匀的高回声,因中央区导管结构相对较集中,周围区导管小叶单元相对较多,中央区回声比外带腺体回声相对较低,导管通常不显示

A.横断面(RLAT);B.冠状面(RLAT)。

图2-2-8 成年女性乳腺组织呈高回声,内见低回声导管结构(箭头处)

图2-2-9 哺乳期乳腺,腺体层内可见明显扩张的乳腺导管(箭头处)

正常情况下,乳腺腺体内的血流信号稀少,偶尔可见部分乳腺滋养血管显示,呈稀疏点状或节段性细条状彩色血流信号,有时彩色取样框内可无彩色血流信号显示(图2-2-10)。妊娠期及哺乳期乳腺内血管增多、增粗,血流速度加快(图2-2-11)。

图2-2-10 正常乳腺内血流稀少

4.乳腺后间隙

浅筋膜深层和胸肌筋膜构成乳腺后间隙。超声断面呈线状或带状低回声,大多数年轻女性乳腺后间隙的两层筋膜不易分辨。老年女性,尤其脂肪较厚时,乳腺后间隙境界清楚,呈薄层低回声。

5.胸壁

胸壁肌层呈低回声,显示与解剖结构一致的肌纤维纹理,排列整齐。肌筋膜为线状高回声,连续光滑。肋软骨为低回声,短轴呈球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形态规则。肋软骨短轴断面与乳腺纤维腺瘤的声像图相似,但肋软骨所处的解剖层次与后者明显不同,与肋间肌相连,且肋软骨后方伴声影(图2-2-12)。

图2-2-11 哺乳期乳腺,乳腺内血管增多

图2-2-12 肋软骨为低回声,短轴呈球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形态规则(箭头指示部为肋软骨内钙化)

6.区域淋巴结

高频探头常常可以发现最大长径在5mm以上的淋巴结。正常腋窝淋巴结形状类似卵圆形,纵横比> 1:2,淋巴结窦部表现为与周围脂肪回声相似的等回声,淋巴结皮质回声位于被膜下,呈薄层低回声。正常淋巴结血流信号稀少,部分可显示淋巴门中央血流,胸骨旁淋巴结、胸肌间淋巴结通常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