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1章 一切恐惧来源于火力不足
全军覆没的场面在林锐脑海中不断闪现。
白刃战中力拼三个鬼子的王大猛死于乱刀之下,炸掉迫击炮后的赵勇发起决死冲锋,最优秀的狙击手孙大圣最终倒在乱枪之中。
虽然只是推演,可是画面却那么真实,林锐感觉有一块大石头压在胸口,推演结束的四个大字上似乎都沾满了同志们的鲜血。
问题出在哪?
骑在马上的林锐目光闪烁,搞不清鬼子的援军怎么来得这么快。
林锐打开复盘,准备看看回放。
进度条拉到战斗打响前,林锐缩放地图,看向伏击地点周围的几个据点。
果然,战斗打响三分钟后,最近的几个据点陆续出兵,张湾镇这个大据点里有汽车,直接载上一个小队迅速向这边驶来。
另外几个小据点也出动部队,徒步赶来,中间有两股部队在半路相遇,汇聚成了一个小队。
在他们身后,还有增援陆续赶来。
一旦被先到的援军咬住,炮兵连就再无逃脱的机会。
林锐又把进度条拖到战斗打响那一刻,这次把目光投向正面战场。
既然三分钟后,鬼子的援军就已经出动,那援军接到消息的时间只会更早。
林锐看着测向车的天线,有所怀疑。
果然,战斗打响不过十秒钟,有一辆测量车上面就浮现出一行小字——“发报中”
没过几秒,另外两辆测向车也陆续弹出“发报中”的提示。
虽然一分钟后,三辆测量车的天线陆续被摧毁,但求援的消息已经传递出去了。
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林锐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念头:可以同时摧毁三辆测向车的天线吗?
多找几个神枪手或许能击中天线,但天线不是什么精密设备,只要不断,轻微受损的话不影响发报。
同时扔手榴弹炸断天线?实现的难度似乎也不低。
思来想去,林锐还是决定更改伏击地点,让无线电测向车再多开二十公里,以此来推迟鬼子援军抵达的时间。
刚才的推演中,己方的伏击接近尾声的时候,鬼子的第一波援军才赶到。
只要增援时间能延长十分钟以上,炮兵连就有机会肃清残敌并钻进大山,彻底摆脱追击。
想清楚了,林锐晃了晃脑袋,强压疲惫之意,准备再次推演。
花了十分钟,重新选好伏击地点并做好部署,林锐再次按下了“开始推演”。
测向车从管元镇据点出来,跟上次推演一样,先进行了一次定位,而后朝西南方向驶来。
接下来的几个岔路口也是一样,重新定位后还是选择了同样的路线。
一切都按照预想的方案走,二十分钟后,车队途径了上一次推演的伏击地点,只不过这次没有伏击,安全通过。
还有二十公里,预计再有半个小时,战斗就能打响。
又开了五公里,再次来到一个岔路口,测量车依旧重新定位,可奇怪的是这次定位之后,测量车迟迟没有重新上路。
林锐仔细看过去,赫然发现,其中一辆测量车上竟然再次浮现出“发报中”的字样。
不是,老子还没伏击呢,你发的哪门子报?
林锐静静地看着这辆测向车,直到它上面的“发报中”消失,林锐再次缩放地图,看看哪里有异常。
没让林锐等太久,五分钟后,最近的两个大据点里陆续有汽车驶出,看方向,就是奔测向车的位置来的。
测向车就一直停在岔路口,直到又过了十分钟,两个大据点里来的车队陆续抵达。
测向车这才开始机动,后来的两波汽车一前一后把测向车保护在中间,继续向李家埠方向行驶。
地图上的车队还在行驶,林锐却已经不再关注。
这场推演继续下去也没有意义了,鬼子的车队加起来估计快有多半个中队的兵力了,林锐拿什么伏击人家。
感觉脑子昏昏沉沉的,林锐不确定是不是推演的副作用,干脆终止了推演。
强打起精神来,林锐看向地图,他尝试带入测量车的视角,从管元镇开始出发。
眼前刚才的行进路线一路观察,似乎没有什么问题,慢慢的,林锐的目光来到测向车停车的地方,再次观察周围。
是不一样!
找到问题所在了,从管元镇据点出发往西南行驶,地图上的日军据点愈发稀疏,大据点越来越少。
直到测量车停车的地方,再往西南方向看,地图上找不到一个大据点,就连小据点的数量也骤降。
如果自己是测量车车队的指挥官,看看地图也会警惕,这个位置快接近太行山腹地了,日军的掌控力较低,肯定要加强防卫才能继续前进。
林锐重新审视自己,最近胜仗打多了,不知不觉已经开始轻视日军了。
自己能想到的机会,日军指挥官凭什么想不到?
实际上,日军连士兵都接受过系统训练,指挥官更是大多军校出身,怎么可能有蠢人。
如果日军指挥官不聪明,如果日军战斗力不行,我们的抗战又怎么会长达十四年才取得胜利?
“我们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要在战术上重视敌人”
伟人的话一下浮现在林锐脑海中,是该铭记于心。
一个中队的鬼子自己肯定是解决不掉的,必须得搬救兵,最好是一个营才行。
可是如果那样打,自己的推演就没用了。
因为救兵的一个营才是主力,营长才是这一仗的最高指挥员,自己推演出再好的方案也得去说服营长照做才行,可是营长凭什么相信自己的计划?
你说你有系统,你推演过了?
就算你敢说,也得人家敢信才行。
林锐不觉得自己有那样的口才,那就还是得把伏击地点放在前段才行,不让鬼子产生警惕,继而提前集结援军。
第一次推演,伏击进行了半小时才接近尾声,导致炮兵连被鬼子的第一波援军咬住,最后被敌人的优势兵力围歼。
因此,只要能把战斗用时压缩到一半,炮兵连就有把握安全撤离。
作为后世的军校学员,亲身感受了兔子军队的崛起,林锐脑海里只浮现出一句话:
一切恐惧都来源于火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