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复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序一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的骨科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中医学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自古论述颇多,该病属中医“腰腿(脚)痛”“偏痹”范畴。历代医家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对其分型,论述不一。《诸病源候论·腰脚疼痛候》指出:“肾气不足,受风邪之所为也,劳伤则肾虚,虚则受于风冷,风冷与真气交争,故腰脚疼痛。”《普济方·身体门》亦曰:“夫足少阴肾之经也,属于腰脚而主于骨,足厥阴肝之经也,内血而主于筋。若二脏俱虚,为风邪所乘,搏于经络,流于筋骨,故令腰脚疼痛,筋脉挛急,不得屈伸也。”说明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肝肾亏虚、劳损及风寒侵袭等有关。腰为肾所居之处,故《素问·脉要精微论》云:“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素问·骨空论》云:“腰痛不可以转摇,急引阴卵。”“督脉为病,脊强反折。”《灵枢·经脉》云:“膀胱足太阳之脉……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肾脉贯脊抵腰中,督脉亦贯脊入腰,膀胱之脉挟脊抵腰中。可见,腰痛与肾经、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等经脉有密切关系。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人群年轻化,复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越来越多见。何升华教授将以下情况总结为复杂型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源性马尾综合征、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胸腰交界区椎间盘突出症、巨大腰椎间盘突出症、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高度游离腰椎间盘突出症、严重钙化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骨骺离断症、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高龄腰椎间盘突出症、严重肥胖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并发腰椎间感染、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相邻节段椎间盘突出(邻椎病)等,并将复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概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及论述。

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以经非手术治疗缓解或治愈。其治疗原理并非将退变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回纳原位,而是改变椎间盘组织与受压神经根的相对位置或部分回纳,以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松解神经根的粘连,消除神经根的炎症,从而缓解症状。本书系统地对当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治疗方案进行系统阐述,并对经验方腰突颗粒的组成、方解及临床运用经验进行分享,此外,另有专门章节介绍了自制腰椎巴布膏的组成、方解及临床运用。

中西医结合微创治疗是当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手段。近10余年来,腰椎微创技术发展迅速,作为传统的中医人,何升华教授不仅善于钻研采用中医药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更是早在2008年就开展了腰椎脊柱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采用该技术治疗了大量复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该书对此部分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在总结多年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验的基础上,何升华教授提出了复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三维组合分型理念,用于指导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内镜治疗,实乃一大创新。

作为新时代的中医药人,传承经典至关重要,但突破创新更是一大重任,如何使中西医结合得更加紧密是每一代中医药人不懈奋斗的目标。期待何升华教授不忘初心,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方面取得更大成就。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原党委书记

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骨伤》杂志主编

2023年12月